【摘 要】 本文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阐述了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滨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要扎实推进过剩产能化解;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制造业研发力度;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推动品牌建设高端化。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转型升级;山东省滨州市
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及意义
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4月28日召开会议,部署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工作,滨州市于2017年5月8日召开会议,拉开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序幕。2018年1月初,国务院批复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十九大之后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1、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实施振兴实体经济战略的重要标志
新旧动能转换是激发实体经济新活力,挖掘实体经济新潜力,拓展实体经济新空间的必然选择。在美国:制定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法案及行动计划,力图掌控全球經济转型发展主导权。在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重塑国家经济竞争新优势。在法国:实施新工业法国计划,助力重返全球经济第一梯队。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践证明,实体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制造业是稳定经济、实现创新、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工业是立国之本,要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积极发展新动能,逐渐成为引领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这种背景下,挖掘旧动能,构建新动能,将是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3、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实现滨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滨州坚持把工业作为加快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2017年,滨州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116.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2.7%;从实缴税金看,工业实缴税金占全市全部税收近一半。能否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保持旧动能企稳的同时大力培植新的发展增长点,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发展。
二、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滨州市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
传统产业占比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总量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如铝产业深加工率仅为30%左右,活塞、轮毂等终端制品仅占铝产品的10%左右;化工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重,初级化工产品多;家纺产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耗能行业仍是工业主力军,六大高耗能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截止去年底同比增长14.75%,高于全市8.25个百分点,给环保、能耗指标带来较大压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制造业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组装业为主,龙头大企业偏少,创新能力弱,信息化程度低,产品层次不高;全市高新技术企业84家,仅占全省的1.8%;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1063.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27%,低于全省平均值7个百分点。企业总体结构欠合理,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前十位的企业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仅魏桥创业就占到全市的40%左右,大企业经营指标波动,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大。
2、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足
近年来,滨州市部分龙头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涌现出了一些亮点。但总体讲,全市实体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产能扩大,企业盈利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低价能源和资源等途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主流,两化融合的力度和深度需进一步加大。比如,铝产业自主开发投入不足,大部分属于跟踪开发,在高端产品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地位;化工产业生产装备工艺总体落后,科技研发能力不足,高新化工企业产值比重依然较低;家纺领域只有亚光毛巾、愉悦家纺、魏桥家纺等大企业具有一定知名度,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技术人才缺乏,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培育不够重视;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仅海洋渔业、盐及盐化工产业就占到海洋产业总值的一半以上。
3、支撑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金融机构对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上浮3.5%、4.9%、24.4%;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偏低。研发创新平台数量偏少,全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至今未实现突破,全省院士工作站298家,滨州市有7家,占比仅为2.35%。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全省拥有“千人计划”人才148人、“泰山学者”人才871人,滨州市分别仅有2人、8人。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对国家、省围绕科技创新出台的系列政策规划,由于把握不准、衔接不畅等原因,落实效果欠理想,科技发展专项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享受普惠性政策的企业比重偏低。
三、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推进滨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1、扎实推进过剩产能化解
紧紧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组织开展“僵尸企业”排查清理工作,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实现市场出清,做好“腾笼换鸟”文章,为更多“俊鸟”、“靓鸟”腾飞提供资源要素空间。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等标准,聚焦传统重点行业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增强行业发展活力。继续做好粗钢产能化解和违规电解铝项目清理整顿后续工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制造业研发力度
一是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力度,为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指导企业规范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植创新型企业,提升产品和产业竞争力。三是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为重点,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载体,实现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环节的无缝对接。深化魏桥与中航工业集团、苏州大学合作,建设高端铝材料制造及应用技术研究院,提升企業竞争力。推进渤海活塞与山东大学、盟威戴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大力发展高端新材料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和终端迈进。四是持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针对“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其他行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题培训,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提升境界,全面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管理水平。
3、推动制造过程智能化
智能制造既是传统产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途径,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必须走的路子。围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机器换人”技术改造、试点带动提升、智能装备补短板、专业人才队伍培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引进等方面,开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智能制造带动提升行动方案,培育标杆企业,辅导带动行业相关企业,推动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积极引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增强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服务能力。探索开展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引导企业发展高水平智能制造。抓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和国家项目争取,每年选择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智能工厂改造,选择部分行业骨干企业实施智能车间改造,选择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进行智能制造专业智能培训,引导广大企业加快智能改造。
4、推动品牌建设高端化
加快培育国内外知名自主品牌,推动品牌优势向价值优势转变。一是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自创等方式,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创建培育打造滨州市自己的品牌,解决本市企业长期贴牌问题,提升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以“三品”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打造“滨州精品”。深入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推进制造业品牌高端化,努力提升滨州工业品牌的影响力。三是支持优秀生产企业和经营户联合设计和应用“博兴老粗布”、“惠民绳网”、“滨州毛巾”等区域品牌商标;组织本地企业以抱团形式参加国内外各类展会、新产品发布会和上下游产品洽谈对接会,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冯锐,张顺.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耦合发展模式研究——广州萝岗区科技金融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市场,2018(01)39-40.
[2] 董祥峰.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开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7)144-146.
[3] 李国芹,朱立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山东制造业质量强省与品牌建设战略.
【作者简介】
李硕雅(1982—),硕士,中共滨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