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向纵深发展,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挖掘,对文本的“情”进行品词析句,拓展文本深度,对文本的“美”进行挖掘,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理解人文性,体现人物的独特魅力。
一、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语言,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人生境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类课文很多,因此,有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营造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则是这类教材情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记叙文。文中描述了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换床单,作者第一次抱自己的母亲时,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与融合。这一抱使“我”对母亲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朴实和伟大,让妈妈感到儿子的孝顺。因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母性的爱,促进学生的情感感悟升华。
二、课前交流谈话,感知人物形象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些遥远,所以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我们可以尝试从课文中寻找一些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联系的话题。《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对于教者来说,表述简单通俗且容易打动人心,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却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懂这篇课文,就必须要让他们读懂母亲的人生阅历。基于这一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一些有关“母亲”的话题,例如大家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妈妈有哪些可爱之处呢?类似于这样的课前对话,能起到三个作用:从学生自己的母亲入手,回忆平日母亲能打动自己的事例,将思维集中在母亲身上;用学生自己的事例,为他们学习课文、走进文本提供了一种生活铺垫;课前对话可以让学生读懂课文中作者细腻的笔触背后对母亲的爱,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
三、品析文本语言,体悟人物形象
让学生感知并把握人物形象,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描述人物形象的,文本语言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述,就是学生认识人物形象的拐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好人物描写的重点,并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组织教学。以《第一次抱母亲》为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抓住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文本中对人物生动的语言描写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读好人物语言是感受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的内容是教学中的重要抓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体悟文中人物的形象,比如文中“我”“护士”“母亲”的对话就可以重点训练朗读,并让学生领悟到这种写法在烘托母亲形象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文中母亲轻描淡写的两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这个反问句中你们又读懂了什么?通过反问句和陈述句的比较,让学生读懂反问句背后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2.抓住人物的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可以使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用笔在文中圈画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并逐一体会这些动作背后所蕴藏的含义。《第一次抱母亲》文中没有直接描写母亲的动作,但却重点写了我两回抱母亲。两回抱的动作截然不同,第一回是“使劲一抱”“用力过猛”,第二回则是“轻轻摇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先是用力抱,然后再一次轻轻柔柔地抱,“轻”“重”之间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女的呵护和关爱,感叹母亲承担家庭责任的勇气与辛劳,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3.抓住文中的插图,感受人物形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大多出自名人之手,形式多樣、内容丰富,和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是一种形象化的课程资源,能发挥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两幅插图,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图文结合,采取给插图取名字、说理由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瘦弱”和“力大无穷”,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再次认识人物形象。
四、人物拓展阅读,提升人物形象
有效的课堂拓展可以让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在学生理解文本语言,体悟到母亲不求回报的伟大形象后,教师可以继续通过课外图片的拓展,让学生忆及自己的母亲,当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场景对接时,学生就会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就能真正走进文中人物。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文本和学情特点,适当补充描写母爱的古诗句,也可以拓展一两篇课外描写母亲的文章,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富有层次和厚度。
综上所述,教师要带领学生踏踏实实地走进文本,循着语言的路径去感受作品的情怀,领略人物形象的魅力,努力做到在“语文学习”中濡养精神,在“人文滋养”中学习语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