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峰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12)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常以难以入睡、睡中多梦易醒、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同时伴有疲乏、白天昏昏欲睡等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疾病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系统相关问题,甚至有自杀倾向。调查显示,我国失眠症患病率达10%~15%[1]。目前,失眠症临床上多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针灸、中药等方法进行治疗,而长期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副反应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的依赖性;针灸、中药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差,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治疗,导致临床效果常常难以满意。我们采用吕氏脐药灸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患者依从性较好,现将其报道如下。
1.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门诊就诊的失眠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吕氏脐药灸治疗组(治疗组)和脐疗对照组(对照组),每组60例。吕氏脐药灸治疗组中男25例,女35例;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2±13)岁;病程最长22年,最短1个月,平均(11.16±6.42)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32例;年龄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3±13)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3个月,平均(11.38±5.6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医诊断标准依据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失眠”以及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不寐”制定。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失眠症的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5]总评分>7分;③年龄在80周岁以下,生命体征稳定,能有效交流,完成疗效评定;④对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价依从性良好;⑤自愿加入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4 排除标准 ①脑功能不全,智力障碍,不能有效交流并回答问卷者;②不愿意接受临床观察者;③不符合失眠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者;⑤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不全者;⑥治疗区域有伤口未愈、感染病灶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⑧肿瘤患者;⑨精神疾病患者。
1.2.1 吕氏脐药灸治疗组 操作步骤:①制备相关“脐疗安眠方”专用药物(将生酸枣仁、炒酸枣仁、夜交藤、夏枯草、半夏、炒远志、石菖蒲、紫石英、紫贝齿等药物按一定比例研末打粉),每次取用3~5 g,并将其装入滤纸包。②关闭门窗,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注意保暖。③制作面圈(直径10 cm,内径2.5 cm,高1.0 cm)。④清洁患者脐部,将面圈以脐为中心,置于脐部。⑤将装有“脐疗安眠方”药物的滤纸包放置于面圈中,倒入无菌注射用水,放入青盐3 g。⑥点燃艾条,放入艾灸盒内,将艾灸盒放置于治疗部位。⑦治疗结束后,取掉艾灸盒。⑧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将治疗部位清理干净,休息10~20 min后,协助患者穿衣。治疗时间为120 min/次,5 次/w,10 次/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1.2.2 脐疗对照组 操作步骤:①制备药物(将生酸枣仁、炒酸枣仁等量研末打粉),每次取用3~5 g,并将其装入滤纸包。②关闭门窗,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注意保暖。③制作面圈(直径10 cm,内径2.5 cm,高1.0 cm)。④清洁患者脐部,将面圈以脐为中心,置于脐部。⑤将滤纸包放置于面圈中,倒入无菌注射用水,放入青盐3 g。⑥点燃艾条,放入艾灸盒内,将艾灸盒放置于治疗部位。⑦治疗结束后,取掉艾灸盒。⑧用一次性无菌纱布将治疗部位清理干净,休息10~20 min后,协助患者穿衣。治疗时间为120 min/次,5次/w,10次/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工具,PSQI由23个项目构成,划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7个指标,每个指标按0,1,2,3来记分,累计各指标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睡眠质量评定,PQSI总分减分率≥75%为痊愈,50%~75%为显著好转,25%~50%为好转,<25%为无效。
2.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3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均下降更为明显(P<0.01,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1,4)P<0.05
组别 时间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 总分对照组 治疗前 2.32±0.57 2.52±0.60 1.98±0.95 1.05±0.72 1.95±0.68 1.93±0.66 1.87±0.63 13.41±4.21治疗后 0.98±0.421) 0.56±0.891) 1.21±0.741) 0.76±0.601) 1.12±0.301) 0.97±0.312) 0.89±0.451) 7.21±3.471)治疗组 治疗前 2.41±0.47 2.52±0.76 2.12±0.34 1.17±0.79 2.03±0.52 1.92±0.76 1.84±0.93 13.62±4.43治疗后 0.87±0.331)3) 1.37±0.791) 1.11±0.651)4) 0.56±0.361) 0.92±0.451) 0.17±0.351)4) 0.39±0.261)3) 5.11±3.711)3)
失眠症是临床中常常会遇到的疾病,多数患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特别是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逐步改变,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失眠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中青年也成了失眠症的高发人群。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失眠患者的痛苦,预防其进展和复发,成为当前临床和实验研究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目前,多数失眠症患者仍长期采用口服巴比妥类药、抗焦虑药以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等方法来改善睡眠,此类药物常只能延长睡眠时间,改善一部分失眠症的症状,而不能彻底地治疗失眠症。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治疗容易产生成瘾性、耐药性、戒断性、损伤认知-行为功能,还可能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6]。研究表明中医中的针灸、中药等疗法治疗失眠,因其具有绿色、副作用小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喜爱[7]。其疗效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特别是针灸疗法[8]。中医针灸不仅能有效提高睡眠治疗,延长睡眠时间,消除失眠症所导致的各种伴随症状,而且可以达治愈目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的弊端。但是,中医针灸治疗同样存在不能长期坚持、少数患者不能接受、容易中断治疗,特别是外出携带不便等情况,故而治疗往往半途而废。
吕氏脐药灸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用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专用中药脐药灸方剂贴敷脐部,施以艾灸,通过发挥经络的联络作用、药物的调节作用和艾灸温阳通脉的作用,达到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疗法。
“脐疗安眠方”由生酸枣仁、炒酸枣仁、夜交藤、夏枯草、半夏、炒远志、石菖蒲、紫石英、紫贝齿组成。方中生酸枣仁清肝宁心安神,炒枣仁补肝宁心安神,二药参合,一清一补,清补合法,相互促进安神宁心的力量增强;夜交藤养心安神,引阳入阴,通络止痛,祛风止痒,与枣仁配伍,能补肝宁心,养心安神,阴平阳秘,治失眠之力增强;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伍用,和调肝胆,平衡阴阳,交通季节,顺应阴阳,引阳入阴而治失眠;远志芳香清冽,辛温行散,补养心血,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宁心安神,散郁化痰,菖蒲辛散温通,通九窍,明耳目,辟浊化湿,理气化痰,活血止痛,远志通于肾交于心,菖蒲开窍启闭宁神,二药伍用,开心窍、通心络、交心肾,益肾健脑聪智,开窍启闭宁神之力增强;紫石英入于血分,上能镇心,定惊悸,安魂魄,镇逆气,重以去怯是也,下能益肝,填补下焦,散阴火,止消渴,暖胞宫,紫贝齿亦走血分,既能清肝明目,又能镇惊安神,为去怯佳品,二药相互为用,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之力益彰。全方合用,共奏化痰开窍,调和阴阳,镇惊宁心安神之功。
本研究采用“脐疗对药方”治疗失眠症,既发挥了脐疗的独特作用,又能够发挥中药治疗失眠的优势,避免了各种因素导致疗程不能持久的缺点,为失眠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