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波跃
《渔歌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诗文精粹”中的一首词,词人张志和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字里行间透出词人淡泊的情怀。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在理解词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画面,体会词的意境。那么,怎样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海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呢?
(板书:钓)
师: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五千年的文化。写字,形成了“书法文化”;朗读,形成了“吟诵文化”;喝茶,形成了“茶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其实“钓”亦是中国一种特殊的文化产物。
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出示: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同学们,在姜子牙眼中的“钓”是一种等待;那可爱的蓬头稚子学垂纶,“钓”的是童趣,是顽皮;而到了唐代诗人柳宗元那里,他的“钓”又变成了一种孤寂。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著名“钓”者——张志和,走进他的《渔歌子》,看看他“钓”的又是什么。
思考:传统文化这笔财富如何被学生认识、了解,并被他们接受、传承和发扬,取决于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自身的专业修养。教师不单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继承者,更是传播者。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把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渗透进去。而有机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使得学生既能学到语文知识,又学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师:张志和这位词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他把画画的这种技巧融入到了写词中。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他的好朋友,夸他“酒酣兴起,或击鼓,或吹笛,舞笔飞墨。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意思就是说,他写的词就像一幅画。同学们,请拿起笔,把这幅画中所描写的景物一一写出来。
(出示:白鹭图)
师:白鹭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答:纯洁,自由,悠然……)
师:这白鹭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感觉一样吗?揣摩一下,感觉是不同的,一个“一行”,一个“上”,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冬去春来那种勃勃生机,那种生命力的感召。而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一个“飞”字,让我们想起郭沫若的《白鹭》,是“悠然”,是散淡的美。是啊,白鹭自古到今已然成为“悠然”的代名词,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桃花流水——
(出示:桃花流水动态图)
师:西塞山前的景物不仅仅只有这些,但张志和为何重点写这“桃花流水”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词的出处。
(出示: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师:桃花流水,给我们带来了如仙境一般的画面感,后人提到“桃花流水”一词便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世外桃源”,于是它也就自然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成为一种文化的意象。词人置身此景中也是超然的。请读:青箬笠,绿蓑衣——
(生读)
师:同学们见过“箬笠”和“蓑衣”吗?
(出示:箬笠和蓑衣图片)
师:(简介箬笠和蓑衣)同学们,不对呀!我们看到的这箬笠和蓑衣分明是棕色的呀,为何词人说是“青箬笠,绿蓑衣”呢?是词人老眼昏花,还是?
(生谈猜想与感受)
师:是呀,词人想融入到这美景之中,想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这便是传统的“隐士”文化。
思考:教师要用新的眼光、新的方法钻研教材,通过认真分析去发掘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从书本中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鉴赏时,不但要注意感受其形式方面的美,而且要激发学生深层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修炼和熏陶。这样,学生在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培养了审美情趣和自由意识。
师:张志和这一曲《渔歌子》钓出了如此多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钓者,张志和到底钓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了解词人的生平,会有更多的发现。
(出示: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他还精通音律。16岁时他写“治国良方”的折子给皇帝,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意外事件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
师:他的哥哥张松龄担心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同学们,哥哥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生答)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不须归呀!
师:且须还哪!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景色太美了,并且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
师:兄弟啊,听说你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钓到了什么?
生:悠闲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
师:“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张志和就这样直钩垂钓,天天在溪流边,这溪流就成了他的一面镜子,每天透过这面镜子,仿佛自己跟神仙高人在谈话。张志和在太湖边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每天出门时,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过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生活!
他早就厌倦了官场的争斗。他流连于山水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鱼钩是没有鱼饵的。没有鱼饵,钓得到鱼吗?张志和却说,他钓到了很多很多。他钓到了什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钓来飘逸。他的一曲《渔歌子》更加丰富了这一传统的“钓”文化内涵,也让我们窥见“隐士”文化的博大精深(隐者的深邃与豁达)。同学们,也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可能也会去垂钓,或三五相邀,或一人独钓……那时候,你定会钓出一份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情怀!
思考: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让学生的胸怀更为宽广,让学生的目光更为敏锐。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会更加真切地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