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性问题”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2018-02-22 17:32黄素娟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3期
关键词:窗花剪纸思念

黄素娟

案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姥姥的剪纸》教学

(课文片段: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我”有声有色的梦境里到底会有什么声音,出现什么情景呢?

生:姥姥刷刷刷的剪纸声,姥姥的笑声。

师:你想得很有道理。还有什么情景呢?

生:“我”和姥姥在一起玩耍的情景。

生:姥姥给“我”剪纸的样子。

师:非常好!理解得很正确。还有没有其他的情景了?

生:姥姥站在村口想念“我”的样子。

师:是呀!这句话写出了“我”对姥姥深深的思念。

师:你还体会到什么感情?

…………

(课堂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至此,教师自圆其说:“其实‘我’不仅梦到了姥姥,可能还梦到了家乡。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思念,也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已经没有开始时的兴趣,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注意力。)

“‘我’有声有色的梦境里到底会有什么声音,出现什么情景呢?”这是一个极其开放的问题,但学生的理解如此单一、零碎、肤浅、机械,没有什么情感可言,更无深度思维发展,甚至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这种围绕主问题进行平面“散步”、缺少提升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很多课堂上。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问题实施过程中没有关注教学目标与学生思维,忽视学生理解中所闪现的问题,而且不能对“原问题”进行重新组合与加工,以生成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问题。

“加工性问题”是美国MarylouDantonio和PaulC.Beisenherz在《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中提出的“促进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进而能帮助他们理解隐藏在表面观点背后的思想的问题”,是针对学生对于核心问题的回答进行的追问,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促使他们去重新考虑、重新回顾或者更新他们的初始回答。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知道的程度有多深及怎么看待这些想法,并在窥探了学生理解力的同时,找到提出补充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思考,理解自己的想法,从而建构高质量的回答。

针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对上面的教学案例进行“加工性问题”的引导,就有了如下的教学效果——

师:“我”有声有色的梦境里到底会有什么声音,出现什么情景呢?

生:姥姥刷刷刷的剪纸声,姥姥的笑声。

师:你能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生:唰唰唰的剪纸声,“我”和姥姥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笑声。

生:还有姥姥和左邻右舍爽朗的谈笑声。

师:哦?你是怎么想到的呢?由这样的声音,你想到什么情景?

生:我从“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想到“我”和姥姥在一起肯定是笑声不断,姥姥那么热心为左邻右舍剪窗花,邻居们肯定也很开心。

师:从文中找到关键的词句,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产生了让我们对作者的梦境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生:“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可见,作者的梦中常常出现姥姥剪纸时的样子,慈祥专注,可见作者对姥姥的思念。

生:想到姥姥,也会想到姥姥教“我”的做人道理——广结善缘,勤劳,还有熟能生巧。

师:写这篇文章时,作者笑源的姥姥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也离开了家乡,(音乐响起)他只能在梦中思念,思念着——

生:思念着疼他爱他的姥姥。

生:思念着家乡的亲人,思念着左邻右舍窗户上的窗花。

生:思念着大平原的那个小屯子,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师:作者无论何时何地,也不曾忘记那个曾经给他带来快乐的姥姥,教他做人的姥姥,不能忘记那个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那一张张通红的窗花。

(学生热烈地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最后一起朗读时,很多学生紧绷的脸上忽闪着深邃的目光,深沉而又专注,很显然此时他们的情感已经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不是并列提问,而是在学生已具备的理解基础上,对已有的问题进一步加工:“你能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声音呢?”“你是怎么想到的呢?你又想到什么情景?”“作者笑源的姥姥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也离开了家乡,他只能在梦中思念,思念着——”将横向问题变成一连串纵向提问,意象丰盈,情感饱满,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语言和思维都得到了发展。教师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问题的方法,加深了理解,促进了想象,不仅提高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位。

语文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任何一个问题的解答都不能指向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所以课堂教学中,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都不可能一次性理解得正确完美、全面而深刻。当然,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答非所问,教学内容理解错误,更是“如影随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补充、加工一些新问题帮助他们思考,生成高质量的问题理解。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将“原问题”进一步“加工”,智慧提问呢?

1.重新聚焦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当学生由于不理解或者不能准确把握核心问题而答非所问或者偏离中心内容时,我们可以使用重新聚焦问题的策略来调整学生思考,让问题的重点重新聚焦到核心问题上。可以先叙述学生的回答,然后再重新陈述原始问题。

2.解释性问题——放飞学生思维。当学生对于核心问题的解释不够清晰、准确时,解释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用语言表达出他们对于某个问题的理解。适时运用解释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回答用语,使之更贴近学生真实的思维。

3.验证性问题——激发个性解读。在提出验证性问题时,教师实际上是让学生举例子、叙述个人经历、引用权威或参考书中语言,或者是为讨论中的内容提供证据。

4.限定焦点的问题——促进深入思考。当学生分享的主题信息较为繁杂、涉及面较广,或者没有注意到概念的关键特征的特殊含义时,教师可以追加限定焦点问题。限定焦点的问题是紧扣学生回答的准确性,删繁就简、帮助学生一语中的,把他们的回答提炼到更高的层次。

5.支持性问题——寻找陈述理由。一般情况下,学生表达的观点与给定的主题联系不大的时候,就会用到支持性问题。要求学生抓住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为自己的判断陈述理由。例如: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中相同的情节?书中的人物与你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接近?这样的判断,你的依据是什么?这类问题,经常用“假如”开头,目的就是要增加课文和学生的生活关联,让学生换位感受,进一步思考。支持性问题,让学生重新理解自己是如何生成回答的,从而回归主题思考。

6.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互动生成多样。它也是使师生生成和引出的观点更加多样化的一种问题。为了引出更多的对话,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教师在上课期间也应该经常提出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从尽可能多的学生身上索得多种回答。重新直接询问的问题例子如下:还有谁(再问一次你的问题)?关于(再问一次你的问题),你还有其他什么想法?

“加工性问题”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追问”,但又不同于“追问”。“追问”强调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刨根问底”。“加工性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后,重新调整问题,精心设计,与核心问题密不可分。此时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量身定做”的问题,这无疑是独特、新颖、具有开创性的,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其思维深入发展。

猜你喜欢
窗花剪纸思念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剪纸
剪窗花
思念
剪窗花
剪纸
剪纸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