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18-02-22 06:11牛海霞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平分线勾股定理导学

牛海霞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第四中学 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000)

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中心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者和实践者的身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一、设置针对性问题

数学具有缜密的逻辑关系和思维关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导学教学,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随后,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梳理数学知识脉络,完善数学知识结构。

例如,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有效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本节课课程导入中,笔者使用问题导学教学策略,直接提出问题“什么是勾股定理”。面对全新的数学概念,学生开始小声讨论。为充分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究兴趣,笔者使用多媒体展示商高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小故事。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发现勾股定理就是“”。“很好”笔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表扬,并提问学生“是如何得到的”,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问题驱动下,学生开始深入研究勾股定理公式的产生。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开展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性情境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战场,足以见得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氛围的渲染与烘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课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组织学生复习与角平分性质相关联的知识,以此缩小学生对本节课的陌生感。首先,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什么叫角平分线”。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内容,说出角平分线是一条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角的射线;其次,笔者提出第二个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什么”,学生回答,“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接下来,笔者使用尺规作图法绘制∠AOB的角平分线OC,并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OC是角∠AOB的角平分线”,结合三角形全等判定公式,学生利用“边边边”定理证明出OC是角∠AOB的角平分线;然后,笔者过直线OC做出分别垂直于角∠AOB两边的垂线CA和CB,垂足分别为A、B,并提问学生“CA和CB有什么关系”学生借鉴第三个问题,证明△AOC≌△BOC,即“CA=CB”。最终,笔者结合学生的发现,组织学生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环环相扣的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发现数学新知,并有效学习数学新知。

三、结合生活化问题

数学教学的最高宗旨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使用问题导学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着手,设置生活化问题。促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解决问题,并有效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消元法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最有效的求解方法,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帮助学生有效使用消元法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笔者结合学校即将开展的篮球比赛设计生活化问题:在本次校园篮球比赛中,学校规定每赢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共22场。本班篮球对如果想在比赛中获胜,最少要得到40分,那么“本班篮球队可以赢多少场,又能输多少场”笔者最后提出问题。学生结合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列出x+y=22,2x+y=40。在求解的过程中,学生陷入困难,之前只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列法,没有将求解方法。这时,班上一名学生提到之前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笔者立即提问“是不是可以将二元一次转化为一元一次”。学生顺着笔者的思路开始研究,最终将x+y=22转变为x=22-y,并带入2x+y=40,求出y=4,即x=18。结合学生的计算结果,笔者对消元法内容进行讲解。问题导学讲解初中数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为依托,从中提出问题、渗透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内容。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导学策略的应用,充分挖掘数学教材,设计出精准、明确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研究方向,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内容。这样一来,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平分线勾股定理导学
勾股定理紧握折叠的手
用勾股定理解一类题
玩转角的平分线
应用勾股定理的几个层次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