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燕
(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安徽 237400)
虽然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及未来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少中职教师未能深刻意识到的数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责任心不强,因循守旧,对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这需要中职教师的积极反思和总结。本文将分三点,就中职课堂教法的优化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教学准备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准备上提高重视、勤于用心,则可以在教学中较好的驾驭课堂,较为全面详实的讲述数学内容,自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准备上精细化操作。
进行细化教学准备,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对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和教材研讨,掌握中职学生最近的学习状况、数学知识积累量、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学习能力水平,对学生的个人生活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思路、编写理念及模块组成、内部章节之间的有效联系进行掌握了解。只有从总体上认知学生和教材,才能把握住教学的大方向不会偏差。其次,教师要对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研究,全面覆盖教学的基础知识、易混淆知识、重难点内容,设置较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例如,在学等差数列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就该节内容来看,主要的教学目标有:①理解等差数列的具体定义、等差数列的性质②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③会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公差、首项、第n项④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等等,对课堂总体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性。最后,要对数学课堂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仔细推敲,不断借鉴其他同行教师的有益教学经验总结,优化教学流程,提升自己课前准备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多样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单一的口授法实施教学,导致课堂上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升。鉴于此,教师要在教学法上勤于在钻研,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章节内容时,中职教学可采用问题探究法实施教学。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精选一些覆盖教学知识点、挑战性强、启发效果好的数学问题,如,①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并举例说明②随机抽样的概念是什么,其包含哪两大特性?③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有什么不同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极具探索意义的问题,去学习该节内容,全面激发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潜能。紧接着,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分组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而教师要在学生探究时维持好探究秩序,做好解疑答惑的准备,有效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和学生对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解决,巩固课堂问题探究学习的成果。显然问题探究法要比单纯的口授法要好许多。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数学建模法、问答法等实施教学,无论哪种方法策略,只要能将学生学习兴致充分激发,教师都可以勇于尝试和运用。
教学评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强调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依然是教师主导下的封闭、单一式教学评价,鉴于此,教师要积极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理念,在课堂开展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评价。
例如,在学习了《平面向量的内积》后,进行多主体教学评价。学生甲称,自己准确理解了两平面夹角,对平面向量内积的定义、性质也有了较为深入的掌握,但对平面向量的运算律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学生乙评价甲称,其学习速度快,但是知识的遗忘速率也是最快的。教师根据二者的叙述,作总结性评价。对甲能大体掌握教学内容给予表扬,并对其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提醒甲生注意知识的及时复习。这样多主体参与下的教学评价,有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巩固。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对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职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心尽责,勇于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手段,用精细化的教学准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全面促进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较好形成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