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静
(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必修公共课,其开设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爱国情怀,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就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状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活《纲要》课程教学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时无刻不拿着手机,除了少数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拍摄教学课件外,大多数同学则是利用手机进行与课堂内容全然无关的活动,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极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从学生角度看,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薄弱。许多大一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无关紧要,加之他们本身缺少自控力和纪律性,导致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二、从教师角度看,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枯燥乏味。在《纲要》课堂上,许多教师忽视对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固守 “教师讲、学生听” 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此外,一些《纲要》课教师照本宣科,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加之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玩手机、上课睡觉,听之任之,久而久之,课堂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三、从学校角度看,大班授课致使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性较差。大班授课由于听课学生较多,使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难免顾此失彼,增大了课堂管理难度,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互动场域”。当听课的学生表现出专注和理解,会让教师觉得讲课其实是一种愉快的思想对话和相互启发。[1]而当满腔热情的教师望着忙于玩弄手机的 “低头族”和“瞌睡族”时,教师授课的激情和积极性难免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沉迷手机网络,极易导致思考的惰性、学业和情感的自我迷失。
面对上述课堂困境,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置入法和利用智能手机或影视资料提高互动性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高效实体课堂。
(一)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顾名思义,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就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师生角色互换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2]具体而言,就是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由教师对学生所选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进行总体引导和把关,学生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分组,一般以每组 6人左右为宜,经过“备课”,每组最终需推选一名学生进行课堂讲授。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课堂的积极主导者,学生为了当好“老师”而去积极地钻研教材、消化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成就感。这种将以往单一的注入式教学行为转变为让学生自主研究、主动合作的新型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置入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凝聚在地方的历史、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中的地域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和杰出人物等”。[3]《纲要》教材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一百多年历史的整体概括和宏观叙述,当代大学生与《纲要》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着距离感。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本土所特有的、书本所无法代替的活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具有“近、亲、熟”的特点。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中,能够赋予该课程浓厚的乡土人文气息,为大学生营造出直观、生动的历史形象,使教材中抽象、固化的历史事物变得立体和丰满,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利用智能手机或影视资料提高互动性。王竹立教授研究认为,手机成为传统课堂和教师的挑战者,大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手机上网、微信交流、玩游戏等,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4];因此,面对智能手机对课堂带来的挑战,与其严防死守,不如因势利导,把手机作为新型教学媒体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手机便于携带、交互性强、资源丰富、多媒体播放等优势[5],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合理地运用手机资源,并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
比如在考勤环节,可以采用即时“扫码签到”、“共享位置”的模式进行。课堂上随机安排“手机签到”时间,如此不仅增加了签到的有效性、趣味性,还极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需要拓展的知识用二维码的方式呈现,让学生通过扫码自主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利用社交平台、APP讨论区等可进行匿名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学生担心发言错误而不敢表达的心理状态。在这种自由讨论、自主发言的轻松氛围下,学生们对知识的深度了解与创意激发会更加顺畅与积极,他们的创造意识也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也符合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除了利用智能手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近现代中国历史为题材的优秀影像资料非常多,借此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感官,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这种教学手段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精选电影,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剪辑,而且教师要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观看电影,并在观看影片后开展讨论。实践表明,学生不仅能将影片与教材知识点结合进来,还能将其课外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分析影片背后多重因素,并通过积极发言将观点表达出来,形成热烈且有效的课堂气氛。
(1)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中,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和调控课堂。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不管。教师需要在上课前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主讲学生更好地把握重难点和理清思路。此模式下的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主讲学生大都会设计一些问题或互动环节,这就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的讨论和关注点离题万里的情况,甚至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疑问和刁难,课堂有时甚至会变成辩论会。此时教师一定要适时地调控课堂,把学生的关注点拉回到教学重点上,对于学生无法解答的疑问,老师要及时给予解答和补充。
(2)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时,应当坚持吻合性与可操作性原则。《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教师在选择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时,要紧密围绕教材内容,吻合学习目标,选择能突出教学重点的相关资源,以便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准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如果教师选用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简单随意,不适合相关教学内容,就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另外,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选择上,还要具有可操作性。选取的历史文化资源既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又不会增加学生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如果能够将学生的课外参观或教育活动与《纲要》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结合,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影视资料的运用要注意科学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历史影视资料浩如烟海,在使用影视资料教学法时教师必须对所选资料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进行审视、判断。尽量选择可信度强,具有权威性、准确性、真实性的记录、纪实、专题类影片开展影视教学。而经过艺术加工、夸张或演绎过的影视类作品不适宜作为影视资料,即使选用也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另外,影视资料的运用一定要把握适度性原则。如果影视教学单纯是放映影视资料,没有讨论,没有分析,往往会造成课堂的自由散漫,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和教育效果。所以合理选择影视资料和放映时间,教师必须整体把握,既要适当,还要适度。
综上所述,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学习倦怠状况,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借助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法、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置入法和利用智能手机或影视资料提高互动性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虽然在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时,也会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就一定能有效激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