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尖子生”耐挫力的培养

2018-02-22 08:31余文卫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尖子生班主任心理

余文卫

(新丰县第三小学 广东 韶关 512000)

一些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待“尖子生”常常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却很少发现其缺点,甚至认为学“尖子生”自觉性比较强,没有必要进行思想教育。这种错误的认识和教育方法,助长了一些学优生不良心理的形成,从而失去一些做人应有的优良品德,其结果是很令人担忧的。

在我的教学中,也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带的班中,曾有一名学生担任班长和中队长的职务。该生一向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是班上同学们公认的好榜样,老师的得力助手。但这样的学生,却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她借着帮老师拿教具的机会,把教具拿走;后发展为在老师的抽屉私自拿东西。她的行为被我发现了。我并没有在班上点名批评她,因为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而且很倔强。我在班上不点名讲了这件事,希望给她一个机会,让她勇于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主动找老师归还物品。本来以为她会来到我面前坦白说清楚,但她并没有来。于是我私下找她谈。在谈话过程中,我讲了很多道理,她也点头表示明白,但当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她却怎么也不肯说出原因。我找来家长,把事情说清楚,希望家长能配合找出原因。在与家长沟通时,我强调不能惩罚,因为她是一个明白道理的孩子,应该用引导的方式,听她讲心里话,而不是盲目地教训孩子。父母和老师之间,孩子会更害怕老师,这是一个常见的情况。孩子希望自己在老师心里留下好印象,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孩子父母的配合下,我知道了原因。孩子觉得老师做的教具很漂亮、很吸引人,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于是就拿了。后来因为被别人发现并告诉了老师,她害怕老师的批评,一直说“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书包里”。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呢?明显的,她是为了躲避惩罚。[2]

针对这些优生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正确认识“尖子生”的“尖”——不良心理

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优等生心理问题的探析绝对不容忽视,培养高分低能、有人格缺陷的人材不是我们的希望,尽管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我们可以培养“全人”即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优等生身上存在以下问题:

虚荣心理。尖子生由于在班级中大多数是各项工作和各种活动的骨干,老师对其过分信任和偏爱,以至于他们在班级中处于一种非常优越的地位,享有较高的威信,得到的总是教师的表扬和支持以及同学们的崇和羡慕。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太小,心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从而盲目自尊、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上就会产生片面性,特别是当外界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时,就会产生虚荣心理。而一旦老师或同学指出其短处时,又表现得非常敏感,不虚心改正,固执已见,而这种现象很显然也是虚荣心在作怪。

自傲心理。“尖子生”一般素质好、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学习成绩好,而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往往表现出坚决果断、争强好胜、倔强不服输等心态。这些都是优生的优点,但如果这些优点不正确对待,不加以调控,就会变得盲目自傲、目空一切。这种心理在优生中表现得较为普遍,由于他们经常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这样就必然会受到集体的排斥和冷遇,又会形成跟同学的对抗和矛盾。

嫉妒心理。“尖子生”大多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表现得比其他同学突出,故得到的表扬和赞誉也就多,伴随的总是鲜花和掌声,而一旦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而又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就会产生嫉妒心理。

二、合理教育“尖子生”的“错”——多管齐下

(一)策略一——褒贬有度。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我们的教育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如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等等。我们认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使学生尤其是优等生的情感能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转变了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观念,树立了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观;转变了只重视知识传授的观念,树立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相统一的教育观等等。对优等生的培养就要用高标准、严要求,决不能只看到优点,偏袒其缺点。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唯一尺度,从而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在他们评先等方面放松品德上的要求。要经常提醒他们以人之长比己之短,督促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如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而只有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同时掌握好一个“度”,才能真正发挥表扬和批评的效能。因此,我们对“尖子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评价坚持实事求是,好的方面加以肯定,不足的方面提出批评意见,表扬时注意提出不足之处,批评时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讲求婉转,注意激励性。

如对那些比较自私,不关心集体的“尖子生”,就可以采用榜样引导,让他们明白真正的优秀,应该像这些榜样一样即学习优秀又品德可成同辈人的楷模。班主作也可针对他们的情况,经常找他们谈谈心,耐心地对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长大后要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就要从小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能与人成功合作的道理。

(二)策略二——博采众长。首先,“尖子生”在班级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对他们要委以重任,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这样,不仅能减轻教师事必躬亲的负担,而且能更好地保证班级的管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等多种能力。

其次,当“尖子生”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心理挫折的时候,班主任应给以真诚的鼓励,使他们保持心理平衡,保持旺盛斗志,引导他们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相反,如果“尖子生”在某些方面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和失败,班主任如果不去为他们创造、提供良好的补偿机遇,他们也许就此一蹶不振,这无异于在扼杀他们的智慧。反之,班主任若能及时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补偿心理,“尖子生”就可能沿着偶然失败——再次表现——表现成功——自信心增强——不懈努力的良性循环轨道前进。就能使之经常保持心理上的积极状态,就能带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教育效果。

当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的学生还是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虚荣心较强,有自傲心理的优生,教师可适时适当地有意“刁难”之,如有意请他回答或做一些比较难的题目,给予挫折和磨炼,以提高他的自律能力。

而有些““尖子生””习惯于对自己宽容、原谅。所以,假如他们做了错事而没有受到惩罚,老师在情绪上也没有任何表示,就等于强化了他们的不良行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得肆无忌惮。因此,对“优越感”甚强者采取冷落教育法是很有必要的。如:在他们自以为是、目无一切、又急于表现时,可以采取视而不见,少一点关注,少一定宠爱,保持一段距离的态度……使用“冷落”教育法时,教师一定要态度明确而坚定,在一定的时间里对学生不理睬。使他们不仅感受到老师在“冷落”自己,而且明白老师为什么要“冷落”自己。当然,“冷落”教育并不是真的不爱学生了,而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冷落中懂得分清好坏、是非、善恶、美丑……

“冷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惩罚。使用“冷落”教育要慎重,要本着极个别的原则,更要选择那些平时已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并能在精神上承受得住“冷落”的学生。如不然,会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总之,通过“冷落”教育,使受教育者体会到老师在对他的关注和情感投入上的“冷落”,自己有一种“失落”感。从而,使其在“冷落”和“失落”中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自省、自我教育之目的。

(三)策略三——诱导自悟。如前所述,“尖子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不当,可能会产生嫉妒心理。班主任要引导他们对嫉妒心理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敢于解剖这一心理现象,并能认识它的危害。西方哲人孟德斯鸠说过:当一个人缺乏某种才能的时候,以藐视这种才能作为补偿。所以要告诫学生,别的同学某方面比自己好,不能嫉妒,而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奋起直追,刻苦努力,赶上和超过他们才是正确的行为。班主任在疏导中,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激励性,才能达到使“尖子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另外,班主任要在班级中造成一种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和正确的竞争意识。当代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是优等生),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氛围之中。在竞争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班主任要引导他们能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在成功和胜利面前,冷静下来,看到不足,看到新的竞争的艰巨性,要做好迎接下一步挑战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在失败和落后的情况下,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采取有效措施,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积极向上的竞赛意识。如优等生认为成绩好是由于自己聪明,我们引导他们认识到这是自己勤奋刻苦的结果;优等生作为班干部,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工作能力强,别人不如自己,我们引导他们认识到这是自己锻炼的结果。

(四)策略四——家校配合。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人格的摇篮。对于家庭教育不合理的家长,作为教师应该及时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家教的重要性,应该力求合理的家庭教育。首先作为一个“尖子生”的家长不要把孩子的好成绩当作自己向别人炫耀的资本,不要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记,物极必反。其次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而过分宠爱他,绝对不要把成绩和经济奖励连在一起,也不要因为偶尔一次考砸而随意打骂,更不要经常拿别的“尖子生”成绩来和自己的孩子比。同时,家长也要学点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要发扬民主,多与孩子交流感情,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理,帮助孩子把生活安排得充实且有意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为他们以后的社会生活铺平道路。当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很难想象,整天沉湎于麻将、扑克、甚至经常吵骂的家长,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总之,班主任要掌握好对“尖子生”的表扬与批评的分寸,既不可过多地集中表扬,把他们捧上天;也不要吹毛求疵。要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一定的班级工作。既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干,也要在工作实践中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荣誉的关系,以不断地完善其品格,促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尺。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放松对他们的管理教育,他们也会朝相反 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三好生、优秀生的管理教育,必须加强。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加强对“尖子生”典型的培养,能促进“尖子生”尽快地全面成长,通过在班内树立一个个优秀生典型,能带全班同学积极向上。常言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优等群体中的学生,班主任要避免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在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教育,使优等生真正成为德才均“出类拔萃”的人。

猜你喜欢
尖子生班主任心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尖子生为何不领情
心理小测试
夸夸我的班主任
心理感受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产业遴选 谁是“尖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