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木龙
(广东省揭阳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和双小学 广东 揭阳 522000)
网络资源的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字信息、图片图画、音乐、视频教材等教学资料,也为教师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教学工具。网络教学以较强的趣味性、丰富有趣的信息资源、生动形象动画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好于传统说教的语文教学模式。在网络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供音乐、图片、视频等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渲染语文课堂的氛围,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模式,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动力,给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供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多向互动交流,为教生的互动活动搭建了良好教学情境,有效实现师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通过QQ空间评论功能或博客、QQ群等让其自由想象,畅所欲言,进行师生间有效的、平等互动的研究讨论。通过网络环境创设的平等、开放的大语文教学情境,教师也友好地融入到整个网络互动学习过程中,反思课程资源和学生反馈,发表看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通过开放、丰富的网络资源可构建灵活开放的小学语文内容体系,纵横向有效沟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有效资源渠道,辅助学生应用网络资源获取创新的语文知识,更新学生语文自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惊弓之鸟》一课,笔者可引导学生查询《惊弓之鸟》相关影像和历史背景等资料,有效进行课前预习。在语文课堂上,通过让个别学生展示《惊弓之鸟》的网络资源,为所有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打好知识铺垫,扫清理解课文的障碍,从而有效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课文以语言文字为主,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体会情境,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演示作品中的形象。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老师从网络上下载了大量的世界各国的名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还播放了一段介绍蝴蝶泉的视频,姿态各异的蝴蝶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动态和静态的蝴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文本空白。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学生能从文本了解到的仅仅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对周瑜为什么为难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怎么会到东吴等恩怨纠葛充满疑惑。因此,引导学生上网点击有关《三国演义》的网站,弄清“草船借箭”的背景,观看“草船借箭”的电视片断,对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做感性、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但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积淀古典文学的素养。《秋天的怀念》一文以深沉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瘫痪后,母亲对自己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关爱,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无尽的思念,作者史铁生青年时期因一场重病致终生瘫痪,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岁月遭此打击,其思想上的波动是可想而知的,史铁生写的《秋天的怀念》正是他当时真实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了解作者在语言文字背后表达的那种无奈与痛苦,可从网上下载史铁生的生平资料,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读课文,学生带着对作者的同情与敬意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入情入境。
网络中,大量的信息、精彩的图片,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这宝库里不乏同行的优秀论作,如优秀教案、论文、课件等,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中,我下载了相关资源,学生们欣赏着美丽的图画,聆听着诗一般的配乐朗读,渐渐地,他们陶醉了。我让学生再次听着音乐,跟着小声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学生们读得声情并茂,入情入境,读完了还要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有一次词语教学,是让学生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天高云淡”等。这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色很美,我努力地用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想象那景,甚至还在黑板上画一画景物,以求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可是,许多学生仍用似懂非懂的眼神望着我,期待着更进一层的讲解。此时我想:要是有现成的景物图片该多好啊!下课了,我马上从电脑中查出了许多相关的风景区图片。这些景物不就是书上那些词语所描绘的景象吗?我将图片上传到教室,让学生们看景学词。这样,看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再听着我的讲解,学生们一脸的释然。借助网络资源,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目前,对这种教学形式的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以为,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网络资源。对一节课而言,也不是从头至尾都需要网络资源帮助教学。网络资源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必须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需要而定。否则,易造成为网络资源教学而教学,形成教师、学生围着网络资源转的被动局面。和教材中的素材相比,网络资源中的素材更加精彩丰富、引人入胜,有时教师会不自觉地想将某个知识点加以拓展延伸,把搜索的相关资源尽可能多地呈现给学生,甚至于追求形式或迎合学生,将与学习无关的网络信息在课堂上过度地渲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做好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不要让网络资源喧宾夺主。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更新生本、人文教学理念,合理应用网络资源,打破语文教材的局限,重视学生对课文的真实感悟,培养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促进学生把已有网络资源合理应用到课文的理解学习整个过程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信息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