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常态课的目标分层差异教学
——以《幽径悲剧》一文常态课教学为例

2018-02-22 06:11:08赵志德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藤萝季老幽径

赵志德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分层差异教学作为一种更符合学情,也更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一经提出,便得到几乎所有教育工作的认同。教育研究者对其形式、内容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从分班分层到走班分层,从小组教学到个别化辅导等等。然而,就当前实际的教情、学情来说,在常态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差异教学,仍是最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下面试以《幽径悲剧》一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常态课中的分层差异教学。

一、目标预设:指向一般,兼顾特殊

学生语文学习的分层和差异,首先是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差异,因此理想的教学目标当然是基于个人成长的设计,但是却是不现实的。最经济的教学目标预设,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基于学情的,指向大众,包含小众的教学目标。

但是教师在目标的兑现和教学评价中,心中却要别有尺度。哪些孩子是以达到这些目标为合格的,哪些孩子是要有适当超过这些目标的,哪些孩子在本堂课上是不能达到这些目标的。比如说“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简要概述文本中讲述的藤萝被毁的经过和作者所思所感”,对“正确、流利”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对“简要概述”的把握也应当在心中有一个尺度。

这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整体评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时时留心,从教学流程、教学主问题设计、教学评价反馈中要注意对目标进行分层,机动达成。一般来说,三维目标中,与文本线合紧密的情意目标最好尽力在本课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分阶段实现。

二、教学活动:尊重个性,分步达标

(一)感受幽径神奇

1.串读第1节至第六节,感受四季景色之美。

2.思考。幽径很美,季老用“神奇”二字来评价幽径的,幽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

明确:四季之美,季老赞叹的是勃发的生命力,因此可谓为“神奇”!

教学活动的设计一般都是循着从浅入深的原则来设计。导入新课后,第一个重要的教学活动是“感受幽径神奇”。在本篇文章的教学中,这属于预热环节,训练的是学生“正确、流利读课文”“感受藤萝之美”,也为下一步,感受藤萝被毁后作者的悲愤作铺垫。因此,读思难度较低,要利用这一环节,将班中学习自信不足,存在感不强的同学推到前台,在学习活动中提升自我,也有利于其下一环节学习。

(二)细品藤萝之美

1.季老是怎样评价这一株藤萝的?(圈画出文中语句:最有特色;最留恋难忘)

2.赏“特色”:听读7、8节,把两节中的藤萝比较一下,品一品、谈一谈藤萝的“特色”。

3.品“难忘”:明确,与季老都是文革幸存者;藤是文化遗存,人是文化大师……

这一环节是品藤萝之美,但这个美对季老来说是有个人意义的,是一种潜隐的人性之美。如果只单纯地去研读藤的外形姿态到底有多美,是不够的。

藤萝之“最有特色”是作者将其和同类相比所得出的结论;而藤萝的这些特色和后面的劫后余生的经历,又让作者情不自禁地以藤萝自比了,所以才说“最难忘”,只有感受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在藤萝被毁之后的痛苦。可见这是理解作者的特殊情思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不可忽略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场独立性强的学生,还是场依存性强的学生;无论学生的性别差异,个性特征等。因此,自主品味后的“合作学习”,成为必然选择。

(三)解读藤萝之悲

1.藤萝之悲:听读11节,圈画出特别触动你的词句。

2.季老之悲:13节夹叙夹议,直接抒写季老之悲;14节夹叙夹议,以拟人手法,借古藤之口抒季老之悲。正面、侧面,反复渲染,谋篇布局匠心独用。

3.人心之悲:一棵古藤的死亡顶多只能算是幽径的小小的悲剧,但若有无数个这样的悲剧在发生,就是大大的社会悲剧了!

本课的最终教学活动是解读藤萝之悲,这个“悲”有三个层次,从“藤萝之悲”到“季老之悲”,最后是“人心之悲”。在这个环节中要最终达成全课教学目标,“体悟藤萝之美之悲,感受作者矢志护美的情怀;把握全文夹叙夹议的特点,学习通过品读议论的句子体会散文意蕴。”

从这一教学活动的三个步骤来看:“藤萝之悲”主要从赏析比喻中获得情感体验,这一情意目标是要全部达成的;“季老之悲”主要从夹叙夹议的表述中去理解季老的悲愤,品读散文的意蕴,其中理解季老的悲是一定要达成的目标,但“夹叙夹议”的相关知识学习则是一个弹性任务;而“人心之悲”是从夹叙夹议的表述中去探究悲剧的深层原因,有着更明显的思辩性,这一较高的目标要分解为,少部分人可以得出,大部分人可以听懂。

三、评价反馈:尊重差异,分层要求

1.语文作业布置的分层是比较好掌握的,但难在评价尺度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同样的作业布置下去,学生完成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但教师要准备好不同的尺子,尊重学生的差异,分层要求分层评价,让大部分同学都能得到激励和认可。但这只能作为过程性作业的评价,作为测试性评价要寄希望于学校的整体评价改革。

2.写作是中学生学业的重头戏,教师的评批对于学生写作的影响至关重要。用单一的、量化的传统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应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进步。如教师写评语,不应只停留在对主题、结构、方法、字词句的评价上,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评价使作文教学达到“积极平衡”,促进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藤萝季老幽径
季羡林:天意高难问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4
藤萝之歌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18
前行
藤萝架下的童年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20
一不留意(二)
登翠微峰
公家之藤萝
爱你(2017年13期)2017-11-15 01:21:51
昔日,今天
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中学生(2016年9期)2016-05-26 0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