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在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中的赋能作用与路径

2018-02-22 06:11张德茂蒋亮
西南金融 2018年11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银行客户

张德茂 蒋亮

( 中国建设银行绵阳分行 四川绵阳 621000 )

金融科技实质上是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对原有金融功能和模式的改造和创新,从而提高金融的效率,改变金融内涵和边界,本质是现代先进技术为金融赋能。从历史经验来看,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重要发展,一直和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金融创新有关,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电报、20世纪初的分户账数字化、20世纪50年代的信用卡、60年代的ATM机和POS机,以及本世纪初的网络化、数字化等,都是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金融创新,是金融科技的延续和发展。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已深刻改变了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态环境。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的规模扩张转向了注重增长质量、优化经济结构的发展,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进步背景下,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严重的增长动能不足问题,迫切需要加快金融科技创新,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转型赋能,切实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传统商业银行增长动能不足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加速,挤压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信息高速传递、交易环节减少和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兴起,极大挤压了商业银行传统中介支付功能。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发生移动支付4396.27亿笔,其中,商业银行占34.7%,非银行支付占到了65.3%,第三方支付的支付量是商业银行的近2倍,传统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中介功能正在被替代。

(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两端都形成了挤压

一方面,企业居民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资金更多地流向了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理财产品等渠道,分流了商业银行一般性存款来源。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优质大中型企业客户直接融资比例显著提高,对商业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对以存贷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商业银行资产经营模式形成了较大挑战。

(三)传统的盈利模式受到较大的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在30%以下,主要收入来源仍是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这种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受到较大的冲击。一方面,企业、居民理财意识增强,减少了银行的存款来源,商业银行不得不以理财产品等各种形式吸收资金,比如近年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达到了4%左右,而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5%,商业银行只能以与市场收益接近的成本才能吸收到资金,显然提高了成本。另一方面,优质大中型客户资金需求“脱媒”后,银行的信贷对象不得不向下迁移,不论是营运成本还是风险成本均有所上升。

(四)以信贷资产规模扩张为主的传统利润增长方式动能明显不足,难以为继

一方面,我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已发生改变,现在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方式转换、增速回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现实,经济增长对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支撑作用正在快速减弱。另一方面,由于资本金补充机制受限,过去高度依赖资本消耗的信贷资产扩张实现盈利增长的方式面临着刚性约束。在过去十多年里,银行信贷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基础设施等资本密集型行业,虽然实现了信贷资产快速扩张,但是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这一传统增收方式将面临收益持续下降的困境。此外,目前我国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负债水平已相对较高,“去杠杆”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的重大选择,商业银行过去习惯的以信贷扩张实现大幅盈利增长方式在此期间内将必然受到限制,难以持续。

(五)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匹配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大规模应用推动,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客户的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数字原住居民”(digital natives),即那些出生和成长在数字时代的人口,其金融需求以及对于服务方式的方便、快捷、友好、易用、可选择性及个性化等方面有了显著更高要求。一方面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改变着企业和个人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享受着这一切新变化带来的好,也就更难忍受对标准化的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粗放的不满,这就是比尔·盖茨当初宣称“传统商业银行如果不改变现状,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的原因所在。因此,人们行为将更偏向移动化、脱媒化。另一方面,网络的广泛深入应用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正改变着商业生态环境和企业的生产、交易以及营运模式。例如,2017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7.18万亿元,首次突破7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32.2%,增速较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7.9%,比上年提升7.6个百分点。互联网技术与各类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产生了产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的新发展模式,这一系列变化使传统商业银行批量化、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客户行为日益网络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二、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发展转型中的主要赋能作用

始于21世纪初的这波金融科技浪潮和以往金融科技有所不同,它建立在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巨大进步的基础上。前沿技术和金融相结合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甚至可能颠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具体来说这波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赋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破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

传统商业银行依赖物理网点开展业务,服务对象大多仅限于机构所在区域,少量开展的跨区域“飞地”业务,对象要求极为严格,风险和人力成本都较高。同时,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受到营业时间限制。金融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使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点对全国”的跨区域服务,并能实现随时在线提供服务,使金融服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二)提升商业银行“获客”和“活客”能力

前沿信息技术和金融结合,可以提升商业银行信息收集及生产能力。可以更加广泛地利用网络迅速地收集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活动内容、兴趣爱好等各类数据,并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整理、加工和分析,逐步完善客户标签体系,形成全面、深入、动态的客户拼图,细分和洞察客户真实财务状况和需求、挖掘潜在客户、提高存量客户产品服务覆盖度。例如美国有五分之一以上的车险定价是基于驾驶行为,汇丰银行通过大数据开展交叉销售,客户贷款产品响应率提高了5倍。

(三)降低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一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比如与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成本投入虽然较高,但一旦投入后,每个客户的边际成本递减,甚至为零,这为商业银行打破“二八定律”,以及服务价格极为敏感的、数量众多“长尾客户”提供了可能,也为普惠金融、金融扶贫提供了成本收益平衡的可能。又如,区块链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智能合约在金融中深入发展运用可以实现资金融通的“去中心化、金融交易和业务流程自动化,较大程度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效率。二是可以提升流程统筹优化能力,降低营运成本。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业务流程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机构范围内的各类流程资源共享、调配和优化,最大程度降低营运成本,同时强化客户经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益化措施提升管理效益。比如英国劳埃德银行曾经对十大客户实行端到端的流程改造,三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节约了20亿英镑成本和1.5万名人工成本。有研究表明,银行通过聚焦20~30个核心客户,根据其金融需求的生命周期特点进行流程改造,可以显著降低40%~50%的运营成本。三是降低渠道成本。除了通过金融科技提升渠道本身效率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对客户习惯、行为偏好等综合分析,充分利用各类渠道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客户服务场所和方式,改变传统商业银行主要依赖物理网点进行客户服务的模式,通过渠道统筹,较大程度降低渠道成本。

(四)提升商业风险防控能力

金融科技可以进一步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利用各类金融科技可以收集更多维度的外部信息,例如动态的财务实际变化数据,个体的行为动作、兴趣爱好、行业及群体的数据,音频、视频、网页等非结构化数据,丰富风险信息种类。另一方面,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深入运用,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带来较大的甚至颠覆性的变化。比如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支持向量机以及混合智能等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加深数据分析深度、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效能。区块链中的客户信息与交易记录有利于银行识别异常交易行为,有效防止交易欺诈,其“去中心化”特征能够取代现有的纸笔人工流程,实现端到端的透明化,提高处理效率,减少人为干预的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又如生物识别技术普及,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节省了客户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内控安全性得到提高。

(五)提升金融服务场景化的能力

金融服务场景是指在客户日常活动场景中嵌入金融服务,从而直接触碰客户需求痛点,为客户带来便捷、友好的使用体验。场景化建设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渗透进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一体的能力就越强。网络应用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大幅提升了场景覆盖广度和触及深度,也为银行拓展价值链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商业银行转型中金融科技赋能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大力推动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加大了在金融科技上的创新力度,期望通过金融科技为转型发展赋能。简单地说,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上的着力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架构流程优化。比如工行建立“七大创新实验室”,构筑新一代业务、IT和数据架构,打造“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经营管理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行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以打造网络金融生态系统为核心,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为客户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网络金融综合服务;招行围绕提升客户体验这条主线,实现动能转换,借助科技的力量寻求效率、成本、风险的最佳平衡,把轻管理、轻运营做到极致,持续深耕“轻型银行”战略。

2.成立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引领未来核心技术。比如平安集团成立了平安金融壹账通;兴业银行设立兴业数字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招行成立招银云创;建行成立了建信金融科技。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软件科技、平台经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以服务整个集团和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输出。

3.借助金融科技开展新业务和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比如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布局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业务,以及基于网络的中间业务,发展电子银行、移动银行、直销银行等新的经营渠道和模式,积极介入电商等应用场景建设,大力推动批量获客和增加客户黏性。

4.加强与外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一类是签订各类框架性的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各类实验室。比如,工行与京东金融签署了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农行与百度共建“智能银行”和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中行与腾讯携手成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交行与苏宁共同设立“交行——苏宁智慧金融研究院”,厦门银行与联动优势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另一类是直接或间接合作开展业务,比如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发起设立百信银行,建行与阿里、蚂蚁金服战略合作,双方在线下线上渠道业务、电子支付方面开展合作等。

(二)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金融科技赋能的主要难点与问题

1.战略定位不清晰。首先,商业银行转型战略同质化严重。从近年来主要上市银行的转型战略目标与定位来看,大多数商业银行的转型战略均定位于零售银行与综合化、轻型化经营等方面,各银行业务大同小异,转型战略方向基本一致,同质化特征较为明显。各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同质化直接导致了金融科技的目标缺乏明确的“顶层设计”,对实现最终目标的路径也缺乏清醒的认识,较多银行的金融科技仅停留在“跑马圈地”阶段。银行自身对金融科技战略认识不到位。金融科技是“技术+金融”,技术是先导和前置,但是国内较多的银行仅将金融科技部门定位于一个后台支持部门,难以担当为转型赋能的重任。

2.结构流程问题。银行提出并实践以客户为中心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但是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仍体现出较强的以银行或部门为中心的特点:一是客户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比如同一商户,在不同部门其产品和政策不统一,网络商城管理条线有网络特约商户发展的产品、手续和任务,信用卡条线有信用卡特惠商户产品和政策,便捷支付条线有快捷支付商户产品和发展任务。二是相同产品功能在不同部门有所重复。比如对公客户资金管理,结算部门有现金池产品,网络部门有对公网银,功能相似,但因为分属不同部门,就存在不同的数据接口和产品管理政策。三是流程繁琐,会因某一环节卡壳,而使整个流程停滞。比如,技术类的新产品开发,有的项目甚至已经提出两年了,还在排队等待开发中。四是业务流程客户综合集成度低,细节缺乏人性化考虑,忽视客户体验感受,服务质量和效率低下。比如一些银行的APP操作不顺畅,智能搜索不智能、在线客服不够贴心、产品分类比较混乱等。在新浪财经发布的2018年手机银行测评结果中,20家银行的用户体验、产品功能、性能技术和创新四项,只有一家测评分在90分以上,占5%;3家测评分在89~85分,占15%;8家测评分在80分以下,占40%;2家的测评分甚至不到70分。在2017年直销银行测评中,新浪金融评测室发现7家直销银行存在仅支持本行卡开户、要求多、bug多、用户注册障碍多等问题,直销银行名不副实。在传统商业银行这样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中金融科技被条块分割和低效 “捆住了手脚”,即使给再好的武器,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

3.技术架构问题。首先,商业银行内部技术架构仍呈现较多集中账务交易特征,技术系统软硬件”IOE”依赖度较高,还很难适应未来数字银行高可用、高并发、高安全、低成本的要求。其次,金融科技应用体系缺乏总体规划、数据应用系统建设缺乏认知高度、金融科技应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比如2018年中国电子银行网发布的测评报告显示,80%的农商行、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手机银行存在兼容性问题。再次,业务信息条线分割现象突出,客户信息未能得到综合性利用和开发。比如,客户资料反复多次重复提交;又如同一个客户,银行对公和对私价值贡献评价完全分开,无法有效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价值视图以及综合营销等。银行多年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但是很难通过大数据充分挖掘利用,目前普遍利用率只有30%左右。这些问题实质是底层技术及架构设计出发点的逻辑是“己”还是“他”的问题,很难通过临时打补丁的方式彻底解决。

4.内部融合问题。一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和传统业务板块的协调难度较大,特别是渠道、产品、人员考核激励机制方面。比如线上销售的财富产品和线下销售机构人员的当前和以后的考核激励如何协调的问题,矛盾较为突出。二是金融科技条线和业务条线如何有效协调难度较大。比如业务条线缺乏对大数据的理解,不熟悉银行自有的数据,不知道能从哪些数据中寻找价值,数据需求局限于某一业务领域,缺乏企业级的视角;而数据条线人员远离业务一线,对银行业务当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及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会造成一些数据分析挖掘工作偏离业务需要。

5.文化理念的影响。银行具有较为普遍的风险厌恶、严谨保守的文化特点,因此,在业务发展上习惯自身闭环发展。在金融科技发展上也体现出这样的思维,比如各种O2O的生态圈建设封闭意识较为严重,各种网上商城基本都是自成一家,而互联网的真正优势体现为开放型的平台,以多平台合作共赢为目的,而非独占。同时,也是由于风险厌恶的原因,银行的容错试错机制较为匮乏,等待观望心态严重,不愿下大力气和决心去用金融科技尝试解决传统业务的“短板”和痛点。

四、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发展转型战略结合的重点路径

金融科技要为传统商业银行发展转型赋能,核心要义是要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长期战略相结合,从“经营资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转向“经营数据”的数据驱动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与科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具体来说,金融科技与传统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结合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经营资金”向“经营数据”转型

理解金融需求的差异化是银行服务成功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及互联网等数字革命的影响,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呈现差异化、个性化特征,银行必须深刻洞察这种变化。比如以往商业银行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时的一个失败教训就是,没有考量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将适用大中型客户的信贷业务流程套用在了小微企业上。要准确理解掌握每个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银行只有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才能做到。基于此,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5月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实现数据驱动银行发展。然而,银行传统上就是数据型企业,从罗马的古代银行业的数字记账,中国钱庄的算盘、密码本、账簿,近代的复式记账法,到20世纪的电子表格系统、电子交易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现代的网络技术使用,银行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数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表明,银行是主要行业中数据最密集的行业,每单位营业收入对应的数据远大于制造业,也大于电信业和互联网业。以往银行的数据产生和使用主要围绕资金经营,是资金经营的产物,是被动响应客户需求的结果,而不是把数据作为一项最核心的资产去经营,主动从数据中分析定位客户的需求,及时创新匹配产品服务。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带动下,社会正进入数字化革命时代,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或技术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深刻研究客户有什么需求,他们不但知道客户说出的需求,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客户潜在的没有说出的需求,由此产生了支付宝、微信红包等“爆款”的金融产品。银行要主动理解客户的需求,需要从“经营资金”转向“经营数据”,把真实完整的客户金融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挖掘分析能力,以及相应的产品服务创新匹配能力、风控能力作为最核心的能力去建设,从而将商品流、资金流和数据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银行拥有全社会资金交易这最有价值的数据资源优势,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

(二)升级综合服务,打造平台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2.0版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边界逐渐模糊,客户既要求商业银行提供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也要提供非金融服务方案。比如西方国家银行经验表明,对于许多“不缺钱”的大企业来说,最需要往往不是融资服务,而是财务顾问和投行服务;又如对老年客户来说人文关怀的需求大于增值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早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很早之前就开始了对高端客户提供“机场贵宾室”服务、举行专门法律培训、艺术鉴赏这类非金融服务,不少银行也成立专门的投资银行部门或子公司等提供财务顾问及投行服务等。但是,这样的综合服务相对客户的真实需求来说还是初级的、零散的1.0阶段,有的甚至还只是徒有其名,比如2015年国家发改委就2013年10月到2014年底商业银行的财务顾问等其他收费金融服务检查,罚款近16亿元。又如余额宝从2013年成立,到2018年6月底余额已达14540.21亿元,实际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银行在小额高频理财需求方面的服务提供不足。下阶段,商业银行要利用金融科技重点在以下方面升级综合金融服务到2.0版本:一是实现综合服务平台化。要让客户方便有效地连接各类金融市场和各类金融业态,实现最大化的协同。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利用金融科技加大跨界合作力度,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与各类跨界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线上线下的产品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形成完整的客户价值链管理。二是实现综合服务个性化。目前,消费者正从被动获取信息向主动获取信息转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信息主导地位正在改变,客户更愿意自己根据多种信息比较后做出判断,希望主导自己获得金融服务的方式,也希望银行能够根据自己收入、消费和理财等习惯数据来推荐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因此,需要将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主动利用支付清算通道,给予客户更多信息管理、风险管理功能的个性化选择和服务,延伸各个金融功能的服务链条。三是实现综合服务智能化。要利用金融科技智能化实现便利支付、个性化风险管理,综合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比如最近两年出现的智慧银行,除了为客户提供实时有针对性的服务,还通过跨界协作的方式智能化地满足了客户购物、医疗、健康、娱乐等非金融服务需求。智能化最关键的转变是通过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式批量化、精准化和自动化地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大幅度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三)从同质化服务向专业化服务升级转型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扩大规模方式实现,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金融需求都比较单一,金融服务同质化严重。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催生银行服务向专业化升级转型:一方面,产业升级催生银行服务向专业化方向转型。当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渗透到不同行业,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产业立体化发展,充分利用供应链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交错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因此,迫切需要银行在金融科技的帮助下沿着产业的价值链向纵深发展,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实现产业链、信息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比如,方兴未艾的供应链金融就是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借助产业链中核心供应企业的信用,对价值链中以往无法从银行借款的小微客户进行增信融资,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面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产业升级,商业银行要以此为契机,主动升级金融服务,提升各产业链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实现银企双赢。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数量巨大的特色客户群体,催生银行服务必须向专业化方向转型。目前,以下几类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专业化需求尤其迫切:一是养老人员群体,预计到2020年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将达33%,但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养老需求,迫切需要银行提供能够使资产保值升值的稳健投资渠道以及相应的医疗健康服务。二是城镇新兴人员群体,我国的城镇化率预计在2020年之前将超过60%,将有1亿的新增城镇人口,这部分群体在医疗、养老、教育、住房和消费等领域存在巨大需求,对此银行应及时提供住房贷款、消费分期、教育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中产阶级群体,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2014年我国中产家庭占全国家庭数量的63%,个人消费占全国个人消费76%。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正在从生活必需品逐步升级到更加高端的商品与服务,相应的金融需求也从投资理财升级扩大到便捷的消费金融服务、专业的金融管家以及其他增值金融服务等方面。四是长尾客群, “长尾理论”认为,传统的长尾客户在一定条件下其贡献可以超过80%。目前,不少银行开始从海量中小客户中发现潜在价值,下一步胜出的关键在于银行各自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针对主要风险因素,寻找和构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基础和生命线,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找到化解新时期主要风险因子的路径,构建转型发展中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模式,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有效提升传统业务风险防控水平和效率,比如金融科技使用客户、高管的交易行为数据、舆情数据,可以比传统实地调查和财报分析更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潜在风险,多维弱相关的因子可以更为准确预测风险;二是传统业务和金融科技结合后发生的新风险,比如通过互联网方式实现了跨区域的信贷投放,其风险化解的方式显然应有所不同;三是金融科技本身具有的特殊风险,如信息技术系统安全问题、网络被黑客攻击的问题、人工智能算法失控的问题等。

(五)加强金融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转型发展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改变银行原有的技术架构,打造分布式的“云”架构,进一步提升核心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分析系统等的智能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为业务发展与管理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五、提升商业银行金融科技赋能作用的措施建议

银行转型需要金融科技赋能,金融科技也需要银行加快调整步伐为金融科技赋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转型发展与金融科技的共进、融合,全面提升金融科技的赋能作用。

(一)提升银行自身经营能力,实现金融科技内化融合

1.明确战略定位。一是进一步明确客户定位和市场定位。目前,较多商业银行战略定位雷同,需要进一步明确长期转型的战略定位。从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发展的趋势看,花旗、汇丰等银行大规模收缩了零售业务。花旗的业务重心转向了公司业务,汇丰银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已让位于公司与投资银行业务,长期专注于个人业务的富国银行也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和海外市场,这和我国商业银行转型战略普遍定位于零售业务明显有所不同,值得进行战略反思。二是要明确金融科技在转型战略中的战略定位。要以长期的转型战略为依据,对金融科技的目标、作用、路径进行战略定位,进行金融科技战略 “顶层设计”,设计明确的金融科技发展路径图。三是重新对技术部门进行战略定位。要根据金融科技战略要求,从本机构自身实际出发,进行“技术+金融”的路径选择,根据选择的路径进行技术部门的定位。比如腾讯公司选择的是“雁群”战略,技术力量分散融入各个事业部内,而阿里巴巴则是建立统一的技术体系。对银行来说,大型商业银行可能需要独立的金融科技团队进行统一支持,小型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可能主要借助外部科技力量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自身的技术力量可能更适合与业务团队深度融合在一起,进行具体业务的应用开发和使用。

2.调整技术架构。建立全机构统一的业务需求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功能组件式开发,系统质量一致性管理。要利用分布式、“去IOE”的互联网技术改造原有技术架构,打造面向数字银行的“云架构”平台。建立统一的企业级数据管理、 存储和应用体系,形成组件式敏捷研发体系。各类应用平台要面向所有的业务条线和部门,平台上组件式模块便于各业务条线和部门展开客户各类场景应用开发,也要便于快速迭代和在机构内共享。

3.优化组织结构和流程。一是建立符合市场需要和监管要求的扁平化管理架构,要真正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彻底解决由于部门银行等体制问题而造成的客群分割、产品重复等问题,实现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和协同效应。二是要在组织架构上对金融科技发展做出安排。可以考虑通过在银行内部或外部设立独立创新单元,或是通过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布局外部金融科技公司方式,对现有业务具有破坏性创新或重大价值冲突的金融科技项目进行孵化。三是要全面利用金融科技,以客户中心,以客户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特点为依据,为客户提供全业务、全方位、全流程的高品质金融综合服务;以提升营运效率为目标,进行原有业务架构和服务流程数字化再造,缩短决策链条,实现业务与风控流程的前中后台一体化和自动化,提升组织效率。

4.加强融合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业务条线和金融科技条线的有效合作机制。要打破以往的条线和部门、层级架构限制和壁垒,建立有效机制促进业务条线和金融科技条线横向合作与开发,组成跨部门条线联合团队,通过敏捷型组织形式实现对高价值客户和项目的综合化服务。二是建立有效的各条线之间金融科技成果沟通共享合作机制。根据美国FCIC(Financial Crises Inquiry Commission)报告,2005~2007年间,花旗银行的资产证券化部门注意到贷款违约率由2%上升至6%之后,减少了贷款购买,并选择购买高质量抵押贷款,而花旗的担保债券部门(CDO Desk)却错误认为市场低迷,增加了抵押贷款购买。各条线金融成果有效沟通共享后,可以较大程度避免风险,提升金融科技合力。三是实现业务风险防范机制与金融科技风险防范机制有机融合。对于大多数银行人,特别是管理人员来说对现代科技是不太精通的,金融科技给商业银行赋能,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银行,现代技术本身的风险及缺陷也会传递给银行。比如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算法的“黑箱”,使人很难明白其后的业务逻辑以及作用对象的局限。又如次贷危机揭示在风险计量方法上的缺陷有两点:一是“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s),如模型不准确的风险;二是“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如监管政策的突然转向、交易对手传染风险等绝大多数情况之外的风险类别。这两类缺陷在金融科技上同样可能存在,也同样可能会传递给银行。因此,首先一定要本着技术是为金融服务的思路,在已掌握和理解业务逻辑基础上发展金融科技,实现技术逻辑和业务逻辑有效对接。其次要对金融科技及相关风险进行一定的隔离,要通过安全底线(比如客户隐私保护、不用金融科技“作恶”等)、风险阀值、预警机制(包括不正常业务、客群、行为监测等)以及必要的干预处置机制,将金融科技及业务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要避免金融科技放大业务风险,也要防止金融科技风险通过业务传染扩大。

5.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商业银行应构建全面的综合型人才培训机制,加快银行内部既懂银行业务又懂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并和相关的人才成长、评价、考核和职业发展规划措施相配套,成体系地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市场化原则,加强银行战略转型急需的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引进,建立有效机制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应有作用。

(二)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再造银行服务渠道和平台

1.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再造传统服务渠道和平台。一是要对传统的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手机等传统渠道进行智慧转型和优化。比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对传统的物理网点布局、服务流程、服务方式进行优化及智能化再造;又如改造增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STM等自助电子设备的人性化服务体验,彻底解决各渠道客户填单多、签字多、输密多、手续多等“老大难”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等进行客户统一画像、行为事件综合识别与预测、线上线下融合,多渠道综合一体,真正实现在客户体验最好的地方、最方便的渠道、最恰当的时候安排最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给客户创造超出预期的服务体验。

2.充分利用新技术,全方位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打造实体不在身边但服务又“适时所在”的“泛在银行”。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是通过新技术让“金融变得更好”,是打造“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适时所在”的“泛在银行”。一是让金融服务打破传统银行的物理限制,更“泛在”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环境中,触手可及。比如现阶段对网络技术的运用能突破区域限制,使全省、全国的客户都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再如5G通讯技术,使“万物可联”的物联网逐渐走入生产生活中,使触感互联、虚拟互联成为可能,也使金融服务以更多的形态、更多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金融服务的时刻。二是使银行能够更“广泛”收集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地预判风险,消除风险。比如,运用物联技术,通过一系列生产环节和物流环节的传感器大数据可以让银行更加准确认识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而不是仅靠财务报表和抵押物。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清楚和掌握银行自己的底线和边界,让“泛在”的金融服务更有温度和质量。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现金贷”“校园贷”,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底线地让没有负债能力的人过度负债。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新技术,真实洞察、细分客户及其需求的边界,清楚自己产品服务的对象和范围,将合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合适的对象,注重人文关怀,不滥用大众心理,不舍本求末,不唯利是图,使银行服务更有温度和质量,做到银行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彰显银行应有的风范。

3.构筑开放的金融大平台,打造多方参与的共赢模式。新时期,商业银行要利用新技术打造开放型的金融大平台,利用开放平台的“网络外部性”特质,吸引更多的其他合作者多方参与,合作共建多赢的新生态圈。一是技术和标准的开发。比如商业银行的智慧政务金融服务平台,单靠银行一家很难满足上千种政务需求,但是商业银行可以在自己的底层框架的基础上开放标准和接口,吸引其他的开发者一起满足需求,越多的开发者加入进来,该框架的解决方案就越有价值,就会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方案价值。这种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正外部性”,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环境。二是在客户产品与服务方案设计上的开放,鼓励更多跨界合作者参与进来,共同做好客户的服务,形成良好的生态圈。比如建行的住房租赁平台,只有政府、企业、个人等更多的各类合作者加入进来,积极利用平台为相应的服务对象设计相关服务,形成良好的互动网络,才能由此产生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4.重视金融科技的标准和规则制定。一是各银行要注重各类标准的研发,要尽可能地找到效率较高的标准,打造开放互联、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保持开放心态,要加强国内金融科技的标准研讨、开发与合作,提高金融科技标准、规范的技术水平和适用性,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标准的示范效应。三是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科技标准和规则制定。目前,我国的金融科技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而且在移动支付等方面我国还具有领先优势,我国银行业要积极走出去,建立与国际监管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做好风险联防联控。

(三)建立良好的创新机制和企业文化,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要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创新金融服务。二是要坚持市场和客户导向。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创新,以提高客户体验为前提,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单纯地从产品技术出发进行创新。三是建立有效的容错试错机制。要努力改变银行风险厌恶的特点,转变思维定势,倡导批判性思维,鼓励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以人为本,鼓励支持员工新想法、新发现,尝试新事物、新方法,允许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建立容错试错的机制和手段。四是建立更具活力的柔性创新组织体系,围绕智慧银行、线上线下一体、投融一体化、普惠金融、中小微企业、“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展开创新。五是进一步完善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员工大胆创新探索提供必要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要打造持续创新的文化和氛围,学会快速迭代以及从点滴细节处改进深化,通过长期不懈的创新实现转型重塑。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银行客户
江西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陪客户喝酒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