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凯里学院 外国语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创立的,他认为生态学探究的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生态学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的不少学科相结合,其中包括教育学。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是教育和教育生态环境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深化了我们对学习认知活动的理解。生态学的关键点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1]“互联网+”生态课堂环境包括生物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生物因素包括学习者和教师。本文要探究的是在“互联网+”环境中,如何构建有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个体生态环境。
在中国知网检索中以“教育生态学”为检索词,自2011年至今共有40余篇文章对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教学策略。如曹路漫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现有的问题,对构成教育生态系统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教与学的策略。[2]二是自主学习。如师小静和赵昕以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为依托,探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3]三是教师定位。如周颖运用生态位理论探究了网络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新角色。[4]
通过上述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教育生态视域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可行的,但已有研究均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范围要么泛指全国范围,要么针对某个学校;研究对象缺少层级梯次,得出的结论未免有失偏颇。第二,大多数研究只局限于单一层面。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基础,把教育生态学和“互联网+”结合起来,针对贵州省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建构动态平衡的教学模式。
教育生态环境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这三种生态环境和人的心理、生理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相互联系,例如,我国的《孟母三迁》就体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在世界这张相互联系的网中,每个因素都很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环境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主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教学环境包括外部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由学校内部的各种物质构成,如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
内部环境是指影响学习主体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探究学习环境主要在于了解学习的认知过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动态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学注重的是学习者与环境融洽、平衡的关系,认为协调好各个因素可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都是外语学习者的课堂,教师根据教育生态观的理念,将教学内容和现实情境结合起来,使教学信息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在“互联网+”环境下,遵循学生认知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培育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通过开展课堂活动,即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来达到环境、师生和教学内容间的动态平衡。
“互联网+”生态环境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又能扩充新的知识。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口语练习、名言警句、背单词的软件、模拟考试等实用英语学习资料。“互联网+”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渠道向学生输入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认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不同的学习风格,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强项得到发挥。加德纳倡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上就是要实行个性化教学。在生态学中,这种差异性即是指生态位。根据生态位理论,每一种生物所占据的位置和生活习性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同理,每个学生的生态位都不一样,并且都有自己的优势。教育生态学所倡导的差异性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和全面发展的基础。
教育生态学主张的是教学中要体现差异性。在外语生态环境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考虑到外语学习者个体的差异,而“互联网+”的外语生态环境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得以全面发展。
在差异论的影响下,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改变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尝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出发,构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的生态化教学模式。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两大生态主体,教师应接纳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学生,接纳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学生差异实施教学策略,为学生提高能力提供帮助。教师只有接受和欣赏个体差异,学生才能有被尊重的感觉,才能健康地成长。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要及时调整个人学习方法来提高能力。
教学生态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构成的,各要素只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才能使系统的整体联系最优化,发挥高效功能。这就要求实现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最优选择,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构建教学模块。并且“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要注意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媒体。
“内隐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S.Reber于1967 年在《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中首次提出来的。Reber通过实验得出人们按照两种模式来进行学习,一种是外显学习,一种是内隐学习。外显学习是学习者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学习,内隐学习是学习者无意识地受到外界刺激而获得知识的学习。由于内隐学习不需要学习者特别注意,并且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不易忘记,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创建有利于内隐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注意把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在为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学习者的情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当有的学习者无从选择网上浩瀚如烟的资料时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有的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感到缺乏关怀和无助。针对这些消极的情感,教师可对教学心理环境进行优化。具体如下:①教师要关注个体的情感变化,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减轻焦虑;②教师在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进行学习策略和技术指导。这会缓解学生的焦虑,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③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这会有助于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1]李帮琼,冯维.课堂生态观的研究进展[J].基础教育,2007(3):16-18.
[2]曹路漫.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8):58-59.
[3]师小静,赵昕.教育生态理论视阈下英语学习者自主性效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31-232.
[4]周颖.网络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英语教师生态位探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