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野下的高职生教育管理探索
——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2-22 02:04:31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源中职院校

张 丹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高职院校学生类型很多、特点不同、问题不同,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同生源的学生用一种管理方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职院校多种类型学生共存的现象将长期存在。[1]生源多元化、学生组成复杂化等现状,已经给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带来了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不同生源特点,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实行分类分策施教。

一、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主要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生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生源结构来看,主要是专本连读学生、普招专科学生占70%,三校生、五年一贯制学生及少量中职生占30%。这些学生,类型不同,其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

2.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单亲家庭、留守家庭成长的孩子逐年增多,目前已占到20%左右;95后、00后学生正处在信息化普及的时代,信息来源广泛,既能够方便地获取各类信息资源,但又不容易准确辨识、正确利用;同时,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强烈,不少学生规则意识、纪律意识、团队意识较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好。学生管理工作已不仅仅是要在现实中走进学生心里,更要在网络上走进学生心里。[2]

3.学校面对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的导向、执法机关的担当都对学校造成了无限的责任和压力,学生、家长民主、维权意识增强,依法办学、依法办事、依规办事的难度不断加大。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事都是学校的事,家长也认为把学生交给了学校,学校就要负担全部责任。

4.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生综合素质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加大。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精神、较好的职业操守,既能够很快独当一面,又能够对企业忠诚。企业需求标准的提高,与学生本身综合素质欠缺、工作不够踏实、缺乏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眼高手低、盲目攀比、流动性较大等形成了较大差距。

二、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及教育重点

(一)不同类型学生的主要特点

1.专本连读类学生。专本连读的学生,在高职院校开办专业较少,开办时间也较短,在校生规模小。这部分学生高考分数在本科分数线上下,在高职院校中属于入学基础较好的生源,绝大部分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追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纪律观念、自律意识较强,但在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2.普招专科学生。通过普通高考网录的学生是在校生的主体,这类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文化基础相对较好,对学业有自己的规划,特别是对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比较主动。有一定的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思维活跃,自律性较强,参加各类活动比较积极,大部分学生要求进步,渴望得到认可。但是也存在自我意识较强、缺乏毅力、容易受到不利因素影响、对身边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家庭关注少和鼓励少等问题。

3.三校生。主要是通过技能高考、单独招生和中高职“3+2”衔接教育入学的中职生。这部分学生专业基础较好,对实践课程兴趣较高,不少同学在校期间就有做兼职的经历,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但是由于没有经历过高中学习,文化基础较差,大部分同学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对理论性课程不感兴趣。不少同学自控力差,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规则意识较差,纪律相对松散,同时,思维又比较活跃,活泼好动。不少学生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学生受到的关爱和认可较少。

4.五年一贯制学生。这类学生入学年龄较小,可塑性强,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对专业比较认同,纪律意识较强。不少同学在进入专科阶段学习后,专业比较突出,整体素质提高较快。由于在校时间较长,后期比较活泼、好动,能积极参加活动。但也有一些同学在中职阶段,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纪律观念不强,进入高职阶段后很难根本转变。

5.中职生。年龄大多在16岁左右,正处于心理、生理成熟又不完全成熟阶段,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但情绪波动大;感觉敏锐,求知欲强,获得信息快,但知识面窄,经验局限,辩别力差;独立意识强,自尊心强,敢于探索,但往往带有盲目性,易冲动;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但缺少辨析能力;精神追求和艰苦朴素的意识不强。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够,自控力、约束力不强。

(二)不同类型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

1.专本连读学生。这类学生需要重点帮助其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多方位多途径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

2.普招专科学生。普招专科生的教育重点是培养其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要从加强早锻炼、按时上课、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和“两室一区”的公共卫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技能。

3.三校生。这类学生要重点加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自律意识、服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和谦让、包容、感恩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4.五年一贯制学生。在中职阶段重点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为后续的培养打好基础。

5.中职生。重点是加强校纪校规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增强纪律观念,明确学习目标。

三、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去除无效的、不需要的供给,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优质供给。学生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改革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从重数量、重规模,向重质量、重效果、重针对性转变;从全校一盘棋、一种模式,向分类施教、分类施策转变;从依靠老师引导,向激发学生的内生动能转变;从让学生学好技能、成人成才,向让学生不断享受到存在感、获得感转变。[3]

(一)合理设计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管理项目

1.专本连读学生。利用联合实验室这一平台,设立若干创新科研小组,开展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项目;通过精致的素质拓展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等让学生心态“保鲜”。

2.普通专科生。以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平台,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系统安排主题教育活动,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做好班主任日志和班委日志,记录每次班会、班委会的组织活动,表扬及时、惩罚及时;加强社团活动建设,形成团体技能学习氛围。

3.三校生。教育难度大,需要配备全职班主任通过加大管理力度进行单个说服引导教育;建立良好的班风班纪,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增强学生的整体集体观念和荣誉感;班级内部开设兴趣小组,鼓励加入社团组织,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4.五年一贯制学生。依托专业,适时开展相关专业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不急于求成;通过 “厂中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增加个人信心通过“专升本”及考取专业技能证书。

5.中职生。通过军队军事化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依托单独招生或技能高考等渠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能,鼓励其通过学习取得全日制专科文凭。

(二)精准推进学生教育管理综合性改革

1.精准推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日常做好队伍培训交流与技能学习,保障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三支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

2.精准推进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状态把握要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用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去管理他们,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最快的方式获取学生心理动态和班级其他相关信息,便于对症下药管理班级。[4]

3.精准开展学生教育活动。项目设计和社团建设的导向要准。结合学生实践分别开展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活动,学校、院部、专业也应分别设计群体性、专业性等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4.精准做好学生的考核评价。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评价方式把握要准。高职院校高中起点网录生文化层次及素质起点相对较高,可采取自治自律管理模式;五年一贯制学生年龄较小、未成年,身边没有法律监护人,各方面不成熟容易冲动,应采取封闭跟踪模式;单招、技能高考学生文化底子薄,但社会阅历丰富,应采取心教管理模式。这种分层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分层次的人性化管理教育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独特的吸引力。

[1]全继刚.高职院校多生源下学生教育管理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173-174.

[2]周蔷,李娟.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和特点[J].太原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161-161.

[3]徐辉生.高职生源状况及化解困局的对策[J].职教论坛,2011(29):95-96.

[4]黄志辉,陈洪梅.高职院校多元化生源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10-12.

猜你喜欢
生源中职院校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2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