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今年2月底前省市县三级完成监察委员会组建、纪委监委内设机构设置和检察院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人员转隶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七项任务包括:完成机构设置和人员转隶,明确监察委员会职能职责,明确监察对象范围,明确监察委员会惩治腐败、调查职务违法犯罪行为的权限手段,建立监察委员会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强化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制约,设置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要做法: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认真筹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二是强化分工协作,各级各有关单位既抓好职责范围内的任务落实,又服务全局、紧密配合,完善沟通协作机制,合力推进改革。三是审慎稳妥推进,做到既大胆探索、攻坚克难,又循序渐进、稳妥推进。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积极投身改革,增强转隶干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五是严格纪律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开展试点工作,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确保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圆满完成。
去年底,成都市纪委举办了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双流区纪委组织委局全体干部、各镇(街道)纪(工)委、派驻(出)纪检组织等,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在双流区纪委分会场进行了收看学习。在聆听主讲人对监察委办理职务犯罪的若干思考和建议后,双流区纪检人纷纷表示感触颇深,并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监察委成立后,新的职能带来新的挑战,对办案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办案理念、办案方式要有新的转变”。区纪委第一检查室主任张恒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他认为“我们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执纪执法的综合素质,推动纪法衔接工作的快速融合”。培训结束后,大家称这是一次很“接地气”的培训,是一次吸收快、应用快、能立竿见影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这个‘门外汉’对监察体制改革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和掌握,让我对调查笔录可能存在的‘陷阱’、对监察体制改革与办案观的转变情况、对滥用职权罪和‘电话通知到案’这些特殊之处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西开区纪工委书记林向利表示。这次培训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去年11月29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在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宣布:“经振兴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投票选举,马建军同志当选为振兴区监察委员会主任。”同一天,丹东市所辖6个县市区中,振安区、元宝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也选举产生了监委主任;同月30日,东港市顺利完成监委主任选举。至此,丹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县一级监察委员会全部正式成立。一是用好“法宝”,挂图督战。改革试点一开始,辽宁省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丹东指导组就为丹东送来三件法宝:派来改革试点工作指导组,带来政策指导口径,制作县一级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模板和流程图。丹东6个县(市、区)全部制定了改革试点工作倒排时间表,明确转隶人员编制方案、监委办公用房要求、监委主任选举程序,完成人员转隶审查和工作移交,确保如期挂牌。二是统筹“施工”,无缝对接。各相关部门坚持一天一碰头、一天一调度、一天一汇总,连夜奋战、现场推进、无缝对接,检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甚至揣着公章“各地办公”、现场履行程序,组织、编制等部门打破常规,为改革试点工作开“绿灯”。各县(市、区)均高度重视转隶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对一些思想顾虑较大的转隶人员,不仅多次与其本人交流,还通过家访、做亲属思想工作等方式反复引导。三是既要人转事转,更要心转神转。各县(市、区)找到两项着力点:一方面通过机构设置、人员岗位安排等加快促进人员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尽快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使纪委和检察院转隶过来的人员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和提升。
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住关键环节,尽快实现全面融合,印发《三门峡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确保在今年2月底前全面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切实抓住关键环节。抓好人员编制划转,严格执行转隶范围和条件,不能突破政策、搞变通;坚持内涵发展、优化结构,不搞外延扩张,做到机构、职数、编制三个不增加,实现人财物科学集约配置,使改革效益最大化。二是尽快实现全面融合,建立运行制度,重点健全纪法衔接和法法衔接制度,建立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干部培训,突出政治培训,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强化业务培训,打造既懂纪又懂法、既善执纪又善执法,守纪律讲规矩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三是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党委要把主体责任担起来,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好谋划设计,抓好人员转隶和监委组建;夯实纪委责任,既牵头抓总,又搞好督察指导;工作小组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近日,漯河市编委研究出台了《关于监察体制改革拟设立市纪委监委机关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意见》《关于监察体制改革县区拟设立市纪委监委机关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意见》,对机构编制问题做到“三个明确”,确保全市监察体制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一是明确涉改职能和机构划转事项。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将市、县(区)检察院承担的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等反腐败职能及相关的反贪、反渎、预防职务犯罪等机构划转至拟成立的同级监察委员会,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二是明确编制划转事项。根据《河南省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涉改部门机构编制人员转隶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市、县(区)统一按同级检察院政法专项编制25%的比例进行划转,保障监委工作需要。三是明确纪委监委机构编制事项。市县两级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职数三个不增加”要求,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聚焦纪检监察主业,科学设置纪委监委内设机构,从严核定编制和领导职数,不搞外延扩张,不搞上下对口,切实在改革中体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为确保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洛宁县采取三项措施,扎实做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全国召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后,县编办召开班子会、全体干部会,学习传达会议精神,通过学懂、学透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找好角色定位,做好了改革的思想准备、业务准备和方法准备。二是充分调研摸清底数。确保对县纪委和县检察院涉改部门的职能、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实有人员情况等做到数字清,对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做到情况明,就做好人员转隶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商定工作预案。三是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按照中央和省、市监察体制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关键环节,统筹推进改革,草拟了县纪委、县监察委机关“三定”规定,确保机构编制划转、内设机构调整科学合理,为下一步人员转隶和安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山东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工作动员部署会后,临沂蒙阴县编办按照会议精神要求,立即响应、迅速行动,全面推进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深化监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法纪衔接组、组织人事组4个功能组。从纪委、组织部、政法委、编办等12个部门抽调精干力量28人集中办公。细化明确25项工作任务和分工,建立组织领导和协调运行机制,形成合力,确保改革工作扎实、稳妥、有序推进。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改革实效。把强化监察职能、理顺监察体制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整合相关机构编制和人员,统筹设立县监察委员会。明确其职责职能,监察对象范围,执纪执法边界、权限、手段,建立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协调衔接机制。同时,科学设置派出机构,将编制、人员力量重点向执纪监督、执纪审查等一线岗位倾斜。三是落实三个明确,打造过硬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实现相互协调制约,确保法纪衔接,运转顺畅;明确内部运行机制,紧抓思想沟通、班子配备、人员融合、业务培训等关键环节,实现人员、机构、职能深度融合,为监察工作体制顺畅高效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明确转隶人员职级、福利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以来,洛阳市编办立足自身职责,主动出击,全面承担起监察体制改革工作涉及的机构编制相关任务,助力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深研改革精神。认真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及中央、省委有关要求,深刻理解改革精神,把改革试点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扣时间节点,认真谋划,扎实推进,用工作实效展现担当作为。二是学习试点经验。市编办组织人员从网上搜索北京、山西、浙江等三个试点省、市的经验做法,汇编成册,认真组织干部学习研究,并实时请示省编办,了解省委具体要求。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改革试点的“施工图”,抓好改革涉及的机构组建、人员转隶、编制调整、职责明确等工作落实。三是摸清自身底数。市编办主动加强与市纪委、市检察院的沟通联系,点对点对接,面对面研究。安排专人核准改革涉及的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等,为改革打牢数据基础。目前,市编办正积极与市纪委就改革试点工作涉及机构编制疑惑事项进行汇报、沟通,做好做实相关工作,为全市监察体制改革提供机构编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