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 飞
(作者单位:郑州市编办)
2018年初,郑州市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听取和审议通过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同志受市委常委会委托所作的2017年工作报告,表决通过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议。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三区一群”建设为引领,坚持“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的工作总格局,全面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的贡献。市委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全市下一步的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将是全市机构编制部门需要着重把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国家中心城市是住建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处于全国城镇体系中最高位置的城镇层级。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各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是实现“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2010年2月,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及住建部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也获得支持。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后,国家层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体系得以确立。对郑州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对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标志着郑州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里程。这与郑州市委贯彻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深刻认识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和中部崛起战略中的责任担当,适时提出以“一枢纽一门户一基地四中心”为支撑、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目标是分不开的。郑州列入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将进一步扩大郑州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整个社会对郑州的预期,拉升郑州的发展层次,增强郑州的发展后劲。
目前,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郑州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抢抓“三区一群”发展重大机遇,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呈现出地位不断提升、资源加快集聚、各界普遍看好、发展稳中有进、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和局面。一是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200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114亿元,首位度提升20.2%,综合实力跃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第14位、省会城市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千亿元,居省会城市第6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3.5∶53.3∶43.2调整为2016年的1.9∶46.8∶51.3,城市发展后劲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二是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以“五单一网”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稳步推进,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成功申建,城乡土地管理、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战略,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功能平台和科研机构成功落地,全市孵化器、众创空间达到150余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年打基础”目标全面实现,国际陆港建设高水平推进。汽车、肉类等10个功能性口岸获批建设,郑州成为全国拥有商品口岸最多的内陆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和中欧班列(郑州)的运行机制、经营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上合组织政府首脑峰会成功在郑州举办,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战略政策支撑更加完备。结合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部署,立足当前,审视发展,谋划未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贸区郑州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试验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双创示范基地、新型智慧城市、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等先后获批,郑州成为全国政策叠加优势突出的内陆城市。四是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改善。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郑州都市区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1%。大“井字+环线”快速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93.6公里,一大批水电气暖设施建成投用,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有机更新和大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生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五是综合枢纽优势更加凸显。着力构建多式联运枢纽体系,米字形高铁格局加快形成。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得到国家支持,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已开通客运航线187条、全货运航线34条。2016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45.7万吨,居全国第7位;旅客吞吐量达到2076.3万人次,居全国第15位。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日趋完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投入使用,邮政电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管道运输中枢地位进一步确立。六是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6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达到103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城镇就业人数10年累计新增135万,“五险合一”市级统筹实现全覆盖,城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但是,对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并且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郑州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经济发展体量小。全国经济总量超过万亿元的城市已达12个,而郑州经济总量为9310亿元,仅是武汉、成都的70%左右。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低于武汉(36.7%)、成都(37.6%)、西安(34.1%)、杭州(24.3%)。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发展层次总体较低,具有高附加值、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少,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仍在40%以上,产业的创新力、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不明显,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3%,居35个大中城市第22位、省会城市第16位,较杭州(61.2%)、西安(61.2%)、南京(58.4%)、成都(53.1%)、武汉(52.8%)有明显差距。三是科教创新基础薄弱。国家及部属重点院校和高层次科研机构较少,在校研究生数量不足武汉的1/10。2016年专利申请量为3.7万件,仅为成都(9.8万件)的37.8%。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比为1.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居全国35个大中城市第26位、省会城市第20位。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武汉有5家领事馆,成都有16家领事馆,郑州尚无一家。在郑全球500强企业数量(63家),只有武汉(246家)的1/4。2016年全市接待国际游客人数(48.1万)是西安的1/4、成都的1/6。郑州国际友好城市数量(11个)低于武汉(27个)和成都(34个)。五是综合承载力不足。在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的区域面积最小,约为成都的一半。环境容量趋于饱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中排名靠后,生态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矛盾叠加、风险增多的严峻挑战。总体来看,郑州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目前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明确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加强党对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理顺机构编制管理和干部管理的体制机制,调整优化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领导体制,将其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统筹负责党和国家机构职能编制工作。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承担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日常工作,归口中央组织部管理。这对于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契机,更加有利于机构编制部门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从党和国家的机构职能调整上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一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来抓推进、抓落实。这就要求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党员干部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真正把机构编制部门所承担的年度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三是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定下来的事情,对有利于郑州长远发展的事情,对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尽心竭力地抓好推进落实。四是大兴学习宣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干事创业之风,努力减少会议、减少活动,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工作落实。五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不仅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更要带头干、具体抓、严纪律、树标杆、作示范,以真抓实干、勤政廉政的实际行动带动上下形成级级转作风、层层抓落实的生动局面。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调办事机构,其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不仅关系上层建筑,还关系经济基础,机构编制部门的意见建议和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党委、政府和编委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完成好党委、政府和编委交办的具体事务的基础上,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出谋划策上,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在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机构调整等重大事项上,要有大局意识,把机构编制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放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中去考虑,时刻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更高的层次、以更开阔的视野来关注、审视和把握机构编制工作,力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悟得更透,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部门自身的理论层次、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服务,真正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机构编制部门处在经济转轨、体制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任务越来越繁重,责任越来越重大。机构编制部门在积极承担、完成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心尽力地为党委、政府和编委出谋划策,做到与党委、政府和编委合心、合力、合拍,让党委、政府和编委重视、信赖。在改革方面,既要抓好党的机构改革,又要抓好政府机构改革,突出重点、层层推进,还要抓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相关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既强调管理,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又强调要管好,优化结构,动态调整。机构编制部门必须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既要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坚持原则,又要善于运作,以此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履职尽责。在工作上要有思路、有办法,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凡事说了就算,定了就干,雷厉风行,务求实效。要能干事、干成事、争一流,以责任和效果论功过。
在深化党和国家各类机构改革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谋篇布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继续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立足郑州市情,提出切合本市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革措施。坚持以体制机制是否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提升、人民群众能否从改革中得到实惠等实践成效来检验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点、关键问题,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突出体制机制障碍,确保通过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动郑州市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大局,从严从紧抓管理,攻坚克难抓改革,全力以赴抓落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并已取得重要成果。全面完成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会同市纪委研究提出市纪委机关、市监委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方案,做好编制划转和人员转隶工作,确保市纪委监委职责理顺到位、编制调整到位;完成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涉及的机构调整、领导职数核销、人员编制划转等工作。按时完成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任务,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立足实际设置了市县两级及开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构,整合调整了园林、规划等7家单位的行政执法职能,合理划分了市本级与所辖区执法权限。稳妥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郑州市纺织系统劳动服务公司率先进行了转企改革,25家市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空余编制被收回,推动了行业协会市企业联合会与市工信委脱钩工作,在郑州师范学院试行了编制备案制人员总量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国有林场、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的改革意见。认真做好“五单一网”制度改革相关工作,完成了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审核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工作。配合推进行业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推进了群团、医药卫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公证、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等改革,完成了城乡居民社保五险合一市级经办机构整合工作。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构建自贸区郑州片区组织架构,按程序报批成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管理委员会,并适时跟踪自贸区郑州片区管理机构运行状况,及时对内设机构、职能职责和人员编制做出了调整;推动航空港实验区口岸“大通关”工作,推动郑东新区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建设。理清不动产登记部门职责分工,按照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将市房管局承担的房地产抵押管理工作职责调整到市国土局。
机构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更加严格。持续开展控编减编专项督查工作,严格实施实名制管理、进人用编审核、机构编制审计等制度,全市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在省编办规定的限额之内。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郑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议事规则》;推广实施了议事协调机构备案管理;会同市委组织部门建立了协调机制,加强对市直部门中层领导职数的管理;大力推进机构编制云平台建设,市县两级编办按时完成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创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核查,逐步扩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机关、群团和事业单位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顺利推进,全年为738家事业单位核发或换发了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