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爱燕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185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该院进行诊断的患有膝关节损伤的5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技术检查,随后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韧带损伤,骨质改变)。结果 核磁共振检查与CT检查的诊断率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98.1%)显著优于后者(7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 2,P<0.05)。 结论 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有效地提升膝关节损伤的诊断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185-03
对于膝关节损伤疾病的诊断一直以CT检查为主,但是CT检查该类疾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患者的韧带损伤、肌腱损伤、骨挫伤以及软骨损伤等情况无法进行有效地区分[1]。除此之外,X线以及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均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对于患者的身体而言具有潜在的危险性[2]。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因此该诊断技术成为了诊断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3]。该文研究与分析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通过与CT检查做对照来对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时间内来该院进行诊断的患有膝关节损伤的54例患者的诊断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来该院进行诊断的患有膝关节损伤的54例患者,在这5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5例,有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14~80岁,平均年龄为(35.95±1.22)岁;在这54例患者中,患者的致病原因为交通事故伤的患者有28例,运动强度过大的患者有6例,高空坠落的患者有7例,其它13例。准入标准:①患者未在他院进行治疗;②患者未合并其它基础类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尚可,且未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①患者经过他院治疗;②患者合并其它基础类疾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差,或者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所有的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试验通过道德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诊断方法
影像科医师对54例患者采取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具体的诊断方法如下。
核磁共振组:医师对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查,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同时指导患者的双膝伸直且进行固定[4]。该院核磁共振检查采取的仪器为Philips 3.0T的核磁共振扫描仪。序列是矢状位T1WI,SPAIR,冠状位SPAIR,横断位SPAIR,层距设置为10 mm,扫描层厚度设置10 mm,注意要重点扫描患者的病灶部位,不需要更换体位[5],扫描完毕后需要将检查结果给影像学医师进行评判。
CT组:医师对患者采取CT技术进行检查,首先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同时指导患者的双膝伸直且进行固定。该院CT检查采取螺旋CT扫描仪器,主要是对患者的胫骨近端到股骨远端等部位进行平扫检查,注意要设置仪器的扫描层厚,设置为1 mm,注意要重点扫描患者的病灶部位,医师要通过骨窗来观察患者的受伤部位的情况,不需要更换体位,扫描完毕后需要将检查结果给影像学医师进行评判。
1.3 评判标准
检查完毕,将检查结果送往两名具有多年影像学检查经验的医师处进行评判,如果两名医师的意见不一致时,需要由第三位医师进行评判,在达到三名医师或者两名医师意见一致时为止。医师确诊完毕后,需要记录且存档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率[6]。
1.4 统计方法
将患者疾病的诊断率等数据记录于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中,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取[n(%)]进行表示,随后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核磁共振与CT检查的患者的诊断率数据,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 2,P<0.05)。见表1。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组织与器官之一,也是人体内较为复杂以及较大的屈曲关节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疾病,例如急性滑膜炎、前后交叉韧带撕裂以及半月板损伤等。人们在膝关节受到损伤之后,往往会出现肿胀以及出血等情况,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果出现损伤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防止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
根据大量数据显示,对于膝关节损伤的患者采取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其诊断率较低,且这些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的骨小梁的断裂情况,而核磁共振影像学诊断技术便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患者的骨小梁异常情况,在T1WI扫描下患者的骨挫伤一般会呈现低信号的情况,且会表现出边缘不清等影像学特征,而STIR扫描则会呈现出高信号的情况[7]。对于骨质改变的患者,其信号特征往往表现出边缘不清且高低混合的情况[8]。对于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的患者,往往表现出血水肿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采取T1WI扫描时,其影像学表现会呈现灰色信号带,而对患者采取T2WI及SPAIR扫描时,其影像学表现会呈现高信号,因此影像科医师可以通过对图像的信号高低以及信号区域的范围来显示患者的病变部位及疾病类型程度[9]。
该研究的结果为核磁共振与CT检查方法的患者的诊断率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98.1%)显著优于后者(7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3 2,P<0.05)。该结果与白雪松[10]的研究结果相似,在白雪松的研究中显示,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的诊断检出率为98.33%,而X线检查的诊断检出率为93.30%。
该研究缺乏影像学诊断满意率,同时也没有X线检查的对照分析,需要本研究进一步进行借鉴与改进。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淑芳.高场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b7):268-269.
[2] 樊子健, 吴丽萍, 任有忠,等. 3.0 T磁共振T2-Mapping、3D-FSE-Cube与常规序列对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对比分析[J].磁共振成像,2017,8(9):675-680.
[3] 李显,赵力,王淑丽,等.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29-32.
[4] 朱乐发,陈志,李文艳.比较双回波稳态序列30°与90°反转角对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32(7).
[5] 陈新国,王兴华,刘丽,等.MRI和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27(12):2388-2391.
[6] Park HJ,Lee SY, Rho MH, et al. Usefulness of the fast spin-echo three-point Dixon (m Dixon) image of the knee joint on 3.0 T MRI: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fast spin-echo T2-weighted image[J].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 2016, 89(1062):20151074.
[7] Rasanen LP, Tanska P, Mononen M E, et al. Spatial variation of fixed charge density in knee joint cartilage from sodium MRI - Implication on knee joint mechanics under static loading[J].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16,49(14):3387-3396.
[8] 許永生,刘海峰,王寅中,等.磁共振成像诊断髋臼唇撕裂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7(3):291-297.
[9] 王义刚,金志高,江波,等.磁共振成像对不同分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0):2411-2413.
[10] 白雪松.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5).
(收稿日期: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