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擘画了西藏特色新型城镇化愿景
——西藏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018-02-20 14:30旦真罗布
西藏发展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牧业乡村振兴战略农牧民

旦真罗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从决胜全面小康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在解决我区“三农”问题、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中重要地位,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2年12月)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并召开专题会议,对西藏新型城镇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五年来西藏农牧区发展呈现新面貌,农牧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316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78%,城镇化率超过26%。农牧业和农牧区形势大好,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基础支撑。但是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当前西藏“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1]2016年西藏城镇化率达到2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31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个百分点。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我区解决“三农”问题、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

从推进城镇化发展动力研究来看,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工业化。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百余年的时间里城镇化率从20%直线上升到51%,其最终的推动力是以蒸汽机为主要代表的工业革命。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城镇化率仅有12.5%左右。就是中国农民的两大创举:家庭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搞活了农村经济,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江苏省吴江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把城镇化发展概括为“小城镇,大问题”,在深入分析当时中国农村特别是乡镇企业大兴的时代背景,形成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延续了整个80、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小城镇,大战略”的城镇化发展思想有些不合时宜,“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提法也随之消失。在本世纪初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的促使下,沿海地区依靠自身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各种资源纷纷集聚在沿海地区,迅速推进了沿海城镇化的进程,在大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下出现了“城市带,城市群”格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出口导向型经济遭到重创,加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因素,人口红利结束,刘易斯拐点到来,放慢了沿海城镇化的步伐。与此同时,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产业转移驱动下,加快了西部城镇化发展步伐。因此,纵观国内外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高度的工业化最终解决了大量进城农民的“衣、食、住、行”以及教育、社保等等,过上了体面的城市生活。

统计数据显示,西藏城镇人口从1980年的28.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74万人,累计增加45.3万人,城镇化率从15.5%提高到23.7%[2],年增长率仅有0.25%,同比全国年均增长率达到1%,与全国其他省市比较也严重滞后,这与西藏工业化相对落后是不无关系的。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发展,这是从中央到西藏各级地方政府一致达成的共识。因此,推进西藏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决不能依靠工业化。那么推进西藏城镇化发展动力究竟依靠什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农牧业现代化是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解决人地分离问题)

目前西藏七成多的人口生活在农牧区,这就说明西藏仍处在农牧业生产方式阶段。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压力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使得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实现农牧业生产,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导致绝大多数农牧民在乡村生活,多半个青壮年劳动力离不开土地,农牧业内卷化[3]了。怎样使农牧民离开土地,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农牧民增收。笔者认为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就给西藏的农牧业现代化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农牧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牧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牧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4]也就是利用现代工业装备、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方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牧业生产体系,形成现代农牧业和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从目前西藏农牧业发展情况来看,在中央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援藏省市在人才、技术、资金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增大,西藏农牧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基础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显著。一是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农牧业主要是以粮、肉为主,如今农牧业中特色经济作物的比重越来越高,除了青稞和小麦,瓜果、蔬菜、牛羊肉、奶制品等高原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有一定比例,并且有些农畜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区外消费者的青睐。二是特色农牧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在拉萨、日喀则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援藏省市的引进带动下,各类瓜果、菌类、蔬菜大棚和养牛、养鸡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创造了海拔4000米以上种植葡萄、蔬菜的人间奇迹。为西藏进一步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宽了农牧业现代化的道路。三是农牧业科技改造的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对西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科普率达到90%[5]。随着科学技术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科技的作用在农牧业发展中越来越显著,广大农牧民逐步淡化宗教的影响,越来越崇尚科学种田、科技放牧。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作重心向也在不断地下沉,真正践行着吴英杰书记指出的,在“生产一线开展研究,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6]的生动局面,使西藏农牧业现代化呈现出高产优质绿色的喜人景象。四是高原特色农畜产品消费市场不断拓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人们用于吃的消费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趋低,市场对有机、绿色、安全、优质的农畜产品的需求旺盛,只要是产品的质量有保证,价格不成问题。这就对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五是农牧业工业装备速度不断加强。一方面,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我国农机工业发展速度迅猛,农业机械的生产能力强大,农业装备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全面得到提高,为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向农牧业的投入,援藏省市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引进和示范作用成效显著,在世界屋脊贫瘠的土地上运用高科技培育和试种出了绿色无污染的有机产品,为建设“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以上几点可以肯定,西藏农牧业现代化时机成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农牧业现代化,促使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健康的农牧业产业体系,这将会促成大量的农牧民青壮年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向城市和其他行业。因此,农牧业现代化将成为推动西藏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重点,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解决空间转移或者产业动力)

农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人与土地分离的同时为留在农牧区的剩下的那一部分人留下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问题随之而来,离开土地的那部分人去哪里?笔者认为,正由于西藏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不能依靠工业化,所以我们必须要跳出国外城镇化和国内城镇化的路径选择的种种思维框架,要找出契合西藏实际,又与时俱进的具有西藏特点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目前国内城市化道路选择方面主要有两派,一派是“稳健”型城市化道路。认为“稳健”的城市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利用了新中国制度遗产,是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道路是中国过去30年创造经济奇迹的关键,也是未来中国可以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国家行列最为基本的制度保障。”[7]认为中国正是依靠小农经济和“中国制造”这两轮,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避开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贫民窟”和“城市病”,也正是“半工半耕”的生产模式和农村熟人社会有效化解了社会压力和矛盾,所以未来发展也要在小农经济和“中国制造”两轮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最终改变全球分工体系中不利条件,实现现代化。所以主张控制特大城市发展的步伐,限制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走稳健的城镇化道路。另一派是“激进”型城市化道路。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经济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经济集聚在少数地区,是先天地理条件和规模经济效益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是发达的国家经济集聚程度越高。因此,认为中国要发展大城市,追求密度是经济的本能,大城市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效应、技术互补效应、促进就业效应和社会分工效应等等。[8]两派各抒起见,观点各有千秋,都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也为未来城市化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当前西藏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上与“稳健”型城市化道路相一致,这与中央关于城镇化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相吻合。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西藏特点的城镇化道路究竟“特”在哪里?西藏与内地的城市化的共性和个性在哪里?内地城市化主要依靠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西藏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西藏特点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符合西藏特点具有西藏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根据西藏的区情、城市化发展基本现实以及城市化发展动力各方面考虑,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小城镇建设而忽视中小城市的建设,这是不符合西藏的实际,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出一条西藏特点的城镇化道路。一是加快发展小城市建设。“城市是发展现代经济的引擎,是提升收入水平的动力,也是创造非农就业的源泉。”[9]当前西藏除了拉萨市人口规模超过50万以外,其他市(地)政府所在地城市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人口密度没有一座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这严重地影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城市化速度。所以整合资源、统筹协调,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借助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实现经济社会越快越好发展和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一定规模的城市,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资本总是要向利润最大化的地方流动,大城市是吸引资本的漩涡。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经济活动在地理上最突出的特征。产业在区域空间上的集聚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区域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间具有良好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企业之间形成了基于竞争与合作的网络组织的产业活动的聚集体,这种集聚区域具有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从而产生一种内生力,推动集聚区域经济增长[10]。西藏被国家定位为“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高山地貌,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农畜产品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恶劣环境和战略资源等因素影响,没有得到科学发展。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至今仍处在特而不强、特而不优、特尔不大的产业链低端。农牧业生产率较低、加工业成本较高,产业链难以形成;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运输成本高;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紧缺;高寒缺氧环境也对吸引外来人才造成一定制约。要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特色产业的瓶颈,实现做大做优做强。必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用规模经济带动产业,用集聚效应激活产业。一定规模的城市,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西藏就业形势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时期,每年转移农牧区劳动力只有3万人左右,农牧民劳务输出大约只占农牧民的40%左右 ,绝大多数劳动力在农牧区务农(牧),并且劳动就业的短期性和季节性较强。从行业去向来看,2015年从事建筑业的达到11.45%,其次是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大概占15.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西藏整体就业市场容量非常有限,农牧民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去向单一,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形势过低。其主要原因是西藏中小城市发展速度太慢,限制了第三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导致不能有效供给更多的就业岗位。城市规模与就业率关系研究表明,“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个人的就业概率,城市规模每扩大1%,个人的就业概率平均提高0.039-0.041个百分点,”⑾并且就业率的提升对劳动技能高低没有实质性的要求,甚至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受益程度最高。从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城市越大从事体力型服务业的劳动者需求比重更大。在美国的研究发现,一个高新技术劳动者进入城市直接带动5个不同行业的就业,即便是制造业对于就业带动力较弱,也仍能实现1.6个服务业的就业。所以,加快发展中小城市,通过城市的集聚效应,立足本地、整合资源,依托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与西藏特色旅游业体系,依托藏地优势资源的特色加工业体系,依托自然条件和绿色农业技术的高原生态种养业体系,着力构建对外经济体系,在二、三产业上实现质的突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化。

三、提高劳动技能、转变职业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创业伟大”的思想是城镇化的内生动力(解决内生动力)

唯物辩证法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西藏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除了外部因素的制约,还存在自身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劳动技能、就业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内生动力因素影响和困扰。当前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存在的普遍的问题是,一方面劳动者自身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缺乏、就业观念陈旧等。西藏农牧民平均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教育资源不充分,职业技能培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狭窄,就业去向单一。绝大多数转移劳动力从事建筑业、运输业、商品零售业和餐饮住宿业,其中建筑业占的比例最高。就业观念陈旧也是农牧民转移就业难度大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地方的调研情况来看,受自然条件、传统文化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加上近些年政府在民生改善力度的加大,农牧民就业观念不仅落后而且非常保守,“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就业歧视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西部牧民从思想上拒绝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现象也比较突出,认为自己失业是政府的事儿,靠双手劳动吃饭,不如靠政府救济来得快而且轻松。农牧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较强随意性和自主性。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西藏农牧业季节性很强(基本上每年只有一个收成),除了农忙(牧业也是除了夏季牧业生产较忙之外,基本上也是属于半自然放牧状态)之外在家修身养气,祖祖辈辈这种生产生活习性,带有天生的懒惰和散漫,日久天长变成了西藏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其表现在就业上固守小农意识,很难适应现代的就业观念,很难跟上每天从事“朝九暮五”忙碌的工作节奏,尤其是有时由于工作上的疏忽和不胜任受到上级老板的指责,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低。我们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一些边缘牧区调研过程中发现,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一些地方引进内地知名企业适度开采矿产资源,对地方财政收入和农牧民的增收和实现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调研中发现,内地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创造了就业岗位,甚至提供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可是受小农意识和传统生产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招聘的农牧民工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辞职不干的事时有发生。跟这些农牧民聊天中得知,坚持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太长而且连续性强,太辛苦。另一方面,政府对就业培训、就业引导、产业支撑、企业家团队和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一是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机制不完善。农牧民要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劳动技能,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近些年来我区各级人社、职业教育、驻村工作队等部门和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就业引导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绩也显著。但是总的来看,一方面培训内容、方式、技能单一和简单,多数集中在传统运输业、建筑业和餐饮业,导致劳动需求和供给的矛盾,很难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就业信息工作发展滞后,就业岗位的劳动供需衔接不充分。从劳动就业市场调研情况来分析,我区也存在某些企业招工难、岗位缺工,而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的现象。二是产业在实现就业上的作用不显著。虽然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下,各市(地)从自身资源优势着手,不断挖掘特色产业,利用市场空间和技术创新,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培育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优势产业,努力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但是高原特色产业由于存在规模小、产量低、周期长、效益不高、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等问题和矛盾,对实现就业中发挥作用非常有限。三是高级人才和企业家团队严重缺乏。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级人才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我区本乡本土转移就业的产业支撑弱、增收困难,从而影响了农牧民转移就业的规模、质量和效果。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短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升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和服务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形式创新、培训空间拓展、培训方式多样和培训管理科学等方面要加大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农牧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或委托培训,同时可以与区内(区外)的企业加强联系,进行定向或专业培训,使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培养成人人有技能、个个能干事的新型职业农牧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加速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决定配置资源的重要因素。政府就业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发展。建立就业信息服务机制,实现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农牧民剩余劳动力的无缝对接,创造企业不缺岗劳动者满意岗位的互利共赢的就业环境。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发展的开关。要通过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转变观念、自觉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主动改变陈规陋习,努力破除“等、靠、要”和“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树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让“劳动光荣,创业伟大”蔚成风气,不甘落后的劲头、敢为人先的勇气成为时代的强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是积极稳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力(解决外部动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新型城镇化要以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站在新时代放眼未来,从全局性战略性视角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有效推进。充分把握发展机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为主体,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关键,以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转移集聚人口,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优化布局、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生态文明、文化传承、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整体社会文明进步主要标志。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和科学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城镇化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12]正因此,政府在推进城镇化发展中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稳妥、扎实有效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的重要的外部动力作用。

西藏的公共服务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共服务体系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局面得到了初步缓解,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公共服务体系仍不完善,制约着西藏未来的发展,亟待加以强化。重点抓住一下几点:

1.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包括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支持藏医药事业发展。三是繁荣发展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四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五是创建就业体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

2.创新投融资机制。充足的资金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投融资作为高效整合政府和社会资金的重要途径,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城镇化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均衡的城镇化投融资供求关系、高效的城镇化投融资使用及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化解城镇化进程中的投融资瓶颈、提高城镇化投融资效率,从而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其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时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这些新举措,一方面给农民吃定丸,另一方面鼓励城市企业家投资农业,大胆吸收农民承包地入股,成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这为企业和政府投融资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建议:探索组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建立市政设施建设基金;制定拓展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的政策;鼓励民营企业投资规模较小的经营项目的政策。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小型市政设施建设与经营,垃圾收集、清运、分类项目及污水处理项目、供水项目、供气项目、公共交通项目等可通过政府补贴或招标方式,由民营经济经营;随着旅游等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公共厕所等环境设施也可通过经营权拍卖方式交由民营企业经营;鼓励采用多种建设模式的政策。目前国内外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面,有PPP(政府—企业—合作)、BOT(建设—运营—移交)、TOT(移交—运营—移交)、PFI(私营金融发起)等方式,这些方式的共同优点是能够利用社会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目前我国一些城市运用这些方式建设市政设施已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是城镇化的吸引力(解决安居乐业,记得住乡愁的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的需要。”2016年总书记在安徽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自然也在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从农牧区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一体,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坚强生态支撑。

要以对伟大祖国、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特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繁荣生态文化,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洁净优美,打造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友好,高原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最美丽的标签。一是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建立各大江河流域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采取生物和人工措施,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展物种资源调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在农业区、人口集中的村庄、重点水源地、退化草场、沙化土地等地区重点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成果,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力度,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与流失,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三是强化污染减排和治理。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对农牧业、采矿业、工业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有效控制试点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四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增强环境执法能力,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强化产业转移承接的环境监管。加强污染防治,巩固污染企业达标排放成果。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环保社会监督机制。

六、突出乡土文化传承,让乡土文化成为美丽乡村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西藏多数农牧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存条件极其艰难,为什么人们永远对家乡流连忘返记得住乡愁。其主要原因是乡村有着独特文化元素,成为维系乡村的精神支柱,所以使乡村社会能够维持秩序和得以正常运转。西藏相当多的乡村社会有着藏汉民族融合、红色文化、藏族独特文化艺术等丰富文化基因,应该说是伟大祖国的文化基因库,潜力巨大,价值很高,充分挖掘,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美丽乡村”铸魂。一是以环境综合整治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脏乱差”是西藏农牧区普遍存在的景象。通过实施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村庄绿化、村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田园风光打造、村容治理、立面改造、干道路口景观提升等工程,农牧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二是以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以现代农牧业理念引领农牧业业态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休闲农牧业、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等,实现农牧业功能多元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同时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品质,积极引导农户保护景区和利用旅游资源,尤其是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引导发展民宿业,大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强化旅游服务,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收入。三是以文化旅游基因植入美丽乡村建设。在科学严谨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充分吸取广大村民的意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传统村落的理解从单纯的建筑形式的继承扩大到对村落结构、村庄原有肌理、风貌和文化特色(古寺、神山、圣湖等)以及其所在社会文化背景的延续等更为广大的范畴。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挖掘古村、古寨的特色文化基因,高度重视老旧建筑重新利用,对旧房进行修缮、改造,提高使用率,在村庄建设中注重节约,重视一切具有利用价值的建筑,同时从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致力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没有刻意改变农村闲适的田园生活环境。注重“一村一景”工作定位思路,针对村庄产业和生活环境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逐步形成古村保护型、生态田园型、山水风光型、休闲旅游型等多特色、多形态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上实现村庄公园化。杜绝出现千篇一律的乡村景象。四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包含环境建设、节能减排、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等丰富内容。总之,要使“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来过这里人流连忘返,没有来过的人心向往之,生活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的社会形态。

[1]韩长赋,《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2]新华网,《西藏特色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力争2020年城镇化率达30%》,2015年01月14日.

[3]内卷化,美籍香港人黄宗智先生首次提出.

[4]周荣,《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7期.

[5]中国新闻网,《西藏农牧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2017年09月26日.

[6]吴英杰书记在曲水县调研时讲话,中国西藏新闻网,2017年3月30日.

[7]贺雪峰,《城市化中国道路》,东方出版社,2014年7月,P18.

[8]陆铭,《大国大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第七次印刷.

[9]陆铭,《空间的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一版),P99.

[10]张华 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

[11]陆铭,《空间的力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一版),P100.

[12]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

[13]肖金成 党国英,《城镇化战略》,2014年1月.

[14]新玉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新华出版社,2015年1月.

[15]丁生喜,《青海省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6月.

猜你喜欢
农牧业乡村振兴战略农牧民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浅谈西藏农牧业信息资源管理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