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吴晨飞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上海200241)
党的十九大以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战略,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航程。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结论,奠定了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决策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出新的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认真研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关系,丰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容,拓展开展民主协商的途径,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发展。
从2012年到2017年砥砺前行的五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十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和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伴随这一系列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适时地根据人民的基本诉求发生相应变化。
正确研判社会主要矛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1949年起,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近70年的实践中,先后于1956年党的八大、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党的决议或党代会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结论。这四次就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结论的历史背景、判断准确性以及造成的后果差别很大,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这是一件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社会治理和人民群众利益极其重要的事情,认准社会主要矛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有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的保证;反之,如果在社会主要矛盾认识上出偏差,党的指导就会发生失误,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此,我们有着非常惨痛的教训。
承认矛盾普遍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的基本立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在任何事物的发展中矛盾都自始至终存在。社会是各种各样矛盾的综合体,社会主要矛盾指的是在社会整体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它既不同于具体领域的矛盾,也有别于次要地位的矛盾。不同历史时期和时代环境,社会主要矛盾不同,并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社会总在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国内主要矛盾不可能凝固不变。这就需要执政党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把握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敢于面对本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在复杂情况下将社会发展中最具实质性的矛盾揭示出来。
观察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之前应该辨析两个变化逻辑:一个是事实逻辑,另一个是认识逻辑。事实逻辑表现为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与经济文化落后的矛盾,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转化。认识逻辑表现为从1956年的正确揭示,到1962年的错误研判,再到1981年的拨乱反正,这是主观认识经历的变化轨迹。两个逻辑不相一致,认识逻辑背离了事实逻辑,以致由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研判失误而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实践,使党和国家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判断”[2]。这个科学判断体现了事实逻辑与认识逻辑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要注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用“转化”一词的表述。毫无疑问,转化就是变化,但事物变化在形态上是有区别的。有两种基本的形态:第一种是改变性质的变化,第二种是不改变性质的变化。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中有质变和量变的术语,认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代表事物根本性的变化,量变积累创造质变的基础。党的十九大用“转化”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显然是第二种形态的变化。这个新的表述建立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结论基础上,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新的表述不是否定既有的结论,它与30多年前做出的结论不是替换和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和递进的关系。这就是说,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结论,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延伸的过程性变化。这样的过程性变化发生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阶段性变化。
领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必须从改革开放40年的大背景加以深刻认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邓小平领导的党中央果断地决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求全党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上,这就使党中央研判社会主要矛盾又重新回到1956年党的八大时的正确结论,使认识逻辑与事实逻辑达到统一。然而,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国家大和人口多等客观情况,以及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思想僵化等主观原因,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停滞甚至遭受过破坏,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在相当长时期里处于低水平的状态。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以吃饱穿暖为目标,稍高的要求都是不现实的奢望;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生产以及僵硬的体制机制束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追求,供给的紧张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决定中国命运关键之一的意义,就是因为这个历史性的抉择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一条高速发展生产力的创新道路,从而为人民生活样式发生变化创造了历史前提。
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过程,演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飞跃。这个历史飞跃反映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上,就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强烈了,要求迫切了,目标升级了,标准提高了。改革开放40年,在历届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生产力发展看,我国在国际上已经稳居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家的世界地位,在国内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从改革开放中普遍获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改善。无论从物质还是从文化看,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充裕的商品市场和丰富的文化市场完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要求。人民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极大改变,使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日益富裕起来后的需要。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人民需求层次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前,排除认识逻辑发生主观判断失误的情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聚焦解决的首要问题在物质需求上,主要局限于温饱层面的、维持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揭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着眼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了生活品质、生活目标和生活样式,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迈进了一大步。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指出的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追求并逐渐得到满足,一个国家所处的需求阶段取决于其内部大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所直接相关的[3]。由此,一般较低层次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在发展中国家所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在发达国家,则高层次的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层次的需要占主导地位。现阶段的中国人民已经稳定解决了温饱等方面的生存和安全需求问题,当这类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人民追求的重心自然要转向更高的层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党的十八大后五年的砥砺奋进,在综合考察人民的基本生活现状和广泛收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呼声的基础上,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治国理政理念,从美好生活的需求层次上揭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关注层次变化的两个特征:一是需要的广泛性,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超越了需要的单一性。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决定生活内容的丰富性,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元结构。二是需要的公共性,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超越了需要的私己性。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停留于人们生存的个体满足,社会公共权利的实现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更高追求。诚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并未因此而画上句号,人民群众整体和社会生活总体的富裕还没有达到,但是超越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美好生活诉求,则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个结论从宏观层面揭示了一个愿景:通过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在呈现经济快速度、高比例发展的同时,也呈现不协调非均衡发展的特点,与此相联系的事实是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处于边发展边积压问题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改革开放的创新探索始终伴随新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然而,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是超常规的发展,我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时间才走完的路,从不发展到迅速发展的跨越式、突进式变化,使我国承受的压力为别的国家所不能相比。这样一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发展,既要解决不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又要面对发展的现实新生问题,很多情况是旧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新的问题就已经成为燃眉之急,新旧矛盾交织,带着问题发展,发展伴生问题。在现实中具体的问题很多,许多方面的矛盾也很尖锐,从社会层面以及主要方面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表明总体发展的成效显著,很多领域从追赶到并行再到领跑,表明充分发展的业绩突出。然而,生产力基础差、现代化建设起步晚,再加上国家大、人口多以及资源分布差异大等各种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从某些方面来看甚至还有所加剧,变得更加严重起来。“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作为“更加突出的问题”,意味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它提到议事日程上。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提出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决不能因问题牵制而停止发展,胡锦涛领导的党中央形成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共同点就是要坚持健康、理性、有效的发展道路,即保证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历届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推动发展的战略举措,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在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积累的经验理应坚持下去。然而,接续奋斗必须续写发展的新篇章,伟大实践呼唤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需要思考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突出的问题。
对当代中国来说,发展是总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这个总问题下生成的子问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解决不发展、发展慢问题的情况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如果说,在不发展、发展慢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着眼的是满足人民基本生存权利需要的话,那么,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则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基本生存权利到美好生活在需要层次上是结构性的变化,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追求。
何为“美好生活需要”?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可以明白,新时代人民追求的不仅是更高要求的物质文化生活,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生活需要的追求。从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来看,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反映了美好生活的愿景存在差异性。地缘、地形和面积等因素决定我国区域差异大,从东部沿海地区延伸到西部内陆地区,从热带的南海诸岛再到北端的内蒙古、俄罗斯交界地带,不仅仅是自然条件的差异,更是由此造成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综合国内的基本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条件,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在全国层面上基本解决了温饱方面的低层次需求问题,但在这一基础上更高一级的追求却并不是同步的。既有从温饱转向追求小康的,也有从小康转向追求富裕的。不同地区、甚至是同一地区内的不同群体在物质方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存在明显甚至是很大的差异。
不同于这类有着地区差异性的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党带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也面临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要做好惠及全体人民的各项工作。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意味着执政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改革开放实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在制度上予以确立,在思想上予以强调,在行动上予以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面向全体人民,普遍适用于国家社会各阶层。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将中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美好生活需要表现为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绝不是少数人、一部分人的舒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成为“八个明确”之一,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眼,面对的是新时代新任务。毫无疑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能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富裕的社会财富,就难以满足人民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然而,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增长点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生活需要,显然不能通过生产力发展得到满足。要在这些方面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环境,更多侧重的是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任务。从现实生活可以感知,当代中国人已经不再为个体温饱问题而烦恼,追求社会公共权利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人已经不再受商品匮乏的困扰,获得食品安全和市场管理的保障需要日益强烈;当代中国人已经不再看重金山银山的价值,享受青山绿水蓝天的渴望凸显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缺少民主、法治、公平、公正、安全、环境等方面需要的满足,即使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也没有生活的美好感,物质财富再多也没有意义。因此,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必然超出经济的范畴,需要立足加强和推进上层建筑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和发展成效,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条件。
进一步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止于经济基础层面的表现,上层建筑层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同样存在。就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实际情况而言,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以及各省市之间、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值得指出的是,上层建筑层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像经济基础层面那样可以用全局来弥补局部,以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支撑来缓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张力,任何局部区域或者具体领域发生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则是全局性的,会冲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整体感觉。例如,在社会上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一经曝光就立刻成为公共问题,解决不妥、处置不善,地方性事件就会变成全国性事件,个人事情就会扩大成群体事情,小隐患就会演变为大风波。由此而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任务,要比单纯解决经济基础层面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困难和艰巨。
加强和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具有各自的要求,每一个方面都构成系统性的任务。从宏观上看,上层建筑层面建设的核心是民主问题。从一定角度看,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方面建设的关键,民主建设薄弱,其他这些方面的建设就缺少基础。民主建设不仅仅是党和国家为人民制定的一个参照和适用标准,更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饰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4]76。人生存在社会,经济生活是第一位的,但离不开政治生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影响全体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把自身和周遭共同的意志传递给政策制定者、如何把对某些政策或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如何有效地决定和监督代表人民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这些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头等大事。在人民群众看来,进行民主建设、更好地享有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民主权利是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手段之一。不同于物质上的温饱、小康甚至富裕这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身的拼搏奋斗去解决的情况,人民对于政治上的民主建设更多地倾向于依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去发挥好领导建设的作用。概而言之,在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今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
更好地满足人民民主权利的诉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作为其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探索实现人民民主的形式,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发展协商民主增添了动力,无论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都需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任务,从时间上看恰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步,从实践上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非常重要的成果。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召开的五年极不平凡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举措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收获。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论述。这不是一般程序性的讲话,在全文9 100余字中有近一半的篇幅在阐述“协商民主”,做出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等一系列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讲话最大的亮点就是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本质,强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4]73-74。这个论断突出了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层面的战略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提到协商民主,一是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1]二是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1]三是在论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专门用一条强调“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1],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1],“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1],并就协商民主广泛多样的形式、制度安排的重要渠道和协商机构提出规范化的要求。这些观点当然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经验总结,但从党的十九大新的政治站位看,则赋予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含义,其中提到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就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新矛盾的必然要求。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协商民主发展,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使人民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主人翁感。确认人民的主人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的主人地位体现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需要从宪法规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政权架构和文化服务对象等各个方面兑现落实。协商民主作为办事大家商量的政治形式,是让人民感受自己主人地位的重要途径。各种各样的事情构成人民日常生活的镜像,人民在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产生什么样的感受,都与一定事情的发生、变化、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协商民主”是指不同的主体通过平等的对话、充分的沟通、理性的讨论,共同参与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的民主形式。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区别[5]。以人民内部各方面作为协商主体、以关系人民利益重大事项作为协商内容、以人民广泛参与作为协商形式、以人民意愿作为协商取向,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从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感受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第二,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使人民在国家发展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三感”缺一不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鲜明地揭示了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自己的执政宗旨,2015年2月首先提到要推出一批硬招实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获得感后面加上了“幸福感”和“安全感”,意义十分重大。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角度看,这“三感”并列相连使人民美好生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2017年年底,《人民论坛》主办的“国家治理周刊”通过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新的感受期盼,认为“获得感是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的基础;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满足后的表现形式,获得感与安全感共同作用于个体幸福感”[6]。值得指出,人民群众这“三感”的得到与国家发展并非自然同步,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如果国家快速发展产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会受到影响,发展取得的成绩再大也会冲抵人民这“三感”的得到,甚至还可能出现“负增长”效应。协商民主能够以诉求表达呈现民意,通过协商解决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创造民主氛围促进社会和谐,这些正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使人民在多样化的差异发展中增强社会认同感。生活在新时代,人民生活美好的前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高度的认同感。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近70年里,国家建设历经坎坷,人们曾经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认知既受到国内遭遇曲折的冲击,又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各种国外思潮的挑战,社会巨大转型和剧烈变化构成了瓦解人们思想共识的风险。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变化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多元发展形成的多,样化,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思维方法、行为样式以及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必然导致生活差异的产生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样化。多样化的差异意味着人民的美好生活不可能打造出统一和标准的模式,差异就是矛盾,协商缘由差异。化解矛盾的途径和办法很多,协商民主是求同存异最合理的选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发展就是要在差异化发展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美好生活的同心圆。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需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认同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最为根本的社会认同。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的要求揭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蕴含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借助协商民主的发力,在增强社会认同感中减少和消弭多样化差异的矛盾。
第四,通过推进协商民主发展,使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自豪感。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与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征程相统一,向全党全体人民发出接续奋斗的动员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后,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成为值得人民信赖的中流砥柱。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培育起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使命,世界历史上找不到像中国这样经历大起大落跌宕后再走向振兴的第二个国家,在人类社会中也找不到像中华民族这样遭遇大灾大难挫折后重新崛起的第二个民族。完成艰巨的使命需要不同寻常的智慧和富有创造的经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和社会治理方式,协商民主给予了各阶层共同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7]。解决好我国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强起来的目标指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促进中国人民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冷溶.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兵团日报(汉),2017-11-30(006).
[3]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9.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龚群.中国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本质区别[J].红旗文稿,2011,(8):17-18.
[6]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新的美好生活,新的感受期盼——当前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J].国家治理,2017,(4):15-31.
[7]胡象明,齐磊.迈向协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土化价值与实践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