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红
摘 要:语文一定是有声的艺术,而不仅仅是死寂的字符。从古代到现代的语文学习中,“读”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根本,而且一直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优秀教法之一。说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当不为过。配了乐的朗读可以让大家体味语文的柔情蜜意;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诵读,熟读成诵而终身难忘语文;范读启迪学生情感,表达语文的无限魅力。召唤语文课堂回归根本,回归有声艺术的课堂、语文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诵读;朗读;范读;有效课堂
当前初中学生朗读现状及原因:
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已然渐行渐远,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材里除了古诗,要求诵读的内容也越来越少;教师的范读如昨夜星辰般寥落;漫画书、口袋书、网络书、快餐书风靡一时,对于读书,学生喜欢追求效率和速度;阅读经典已是一种奢侈,朗读经典更是做不到。
寻找原因,采访学生,他们坦诚而答:不想大声读;读比看慢;网络上看比较方便快捷。我个人认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初中生的学业负担还是相对比较重的,孩子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的书籍,大多数孩子也缺乏自学的积极性,不大主动读课外书,主动进行课外朗读就更谈不上了。二是当下学科之间比较起来仍然有重理轻文的习惯性倾向,许多孩子不可能有主动朗读的习惯。三是朗读本身的原因,朗读要出声,声情并茂为佳,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的孩子心理上存在羞涩感,不大愿意表现而引起别人的关注。
正视当下,初中语文教材从2018年9月开始三个年级全部用上了统编新教材。统编教材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适读的篇幅量,更是在“读”法的指导和训练上做出了指导和要求,将默读、诵读、速读、浏览等“读”之方式方法提到新的高度,让教师的教和孩子们的学可仰之可效之。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读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良策。说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当不为过。我想说,语文一定是有声的艺术,而不仅仅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多朗读,多诵读,多范读。对于作者的妙笔神思和文章的妙理精义,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不能替代孩子们通过“读”达到的效果。读可以说是搭建读者与作者心灵的桥梁,可以在读的过程当中,读者与作者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
一、朗读,体味语文的柔情蜜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一个学段的第一条或第二条都是这段文字:“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并且在评价中明确了“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在国外,新加坡语文教学大纲也十分强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朗读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教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演绎着自己的精彩。”在课堂中,就音色的外观而论,朗读固然有一定的轻与重、缓与急、长与短、抑与扬、顿与连、高与低、清与浊、刚与柔等等的区别,通过朗读能够体会文字的内容和感情色彩,可以感受韵律节奏的美,朗读便于记忆,朗读还可以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但从朗读的指导角度看,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该做纯粹抽象的、技巧的引导或灌输。要是过分强调技巧,学生就会刻意模仿,就免不了矫揉造作、拿腔捏调。朗读不同于诵读,我认为朗读只要注意运用声音,把原作读好,忠实地发挥原作的精要就行了。至于声音表达之中,也应该防止过分的夸张,过分的表演。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中国古代是很重视朗读的。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开拓者之一的夏丏尊先生说过:“语文学习中的朗读传统万不可抛弃,它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语感得到训练和提高,二是可以领略文气。”阅读的形式虽然繁多,但唯有朗读是发声的,要心、目、口齐用,读书效果才最佳。朗读要求孩子们身上多种器官相互合作,既集中注意力,又训练了思维。朗读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我们要采用集体朗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分开读、浪漫诗意的配乐朗读、大顯身手的竞赛式朗读等多种形式,从而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
如浪漫诗意的配乐式朗读,文学与音乐成为天作之合,音乐用旋律和节奏陪衬甚至塑造艺术形象,缓缓把我们带入意境之中,唤起我们的隐性情感,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在一定的条件下,音乐促进文学作品产生特定的效果。音乐有时有如药引子,有了药引子点化引申出后续药效的强大;音乐有时有如催化剂,有了催化衬托作品效果才行云流水,一贯而下。如在读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放笛子曲《春到湘江》,在音乐中朗读能更好地体味春光的秀美,春天来到时人们的欢腾。在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播放笛子曲《喜报》,使学生感悟到杜甫洋溢着的内心喜悦和欢乐。在朗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时,我喜欢用上二胡独奏《二泉映月》,让轻柔的月光洗涤心灵深处的思乡情。
二、诵读,提高语文的综合能力
首先我们区分一下朗读与诵读。朗读和朗诵有其共同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朗读”与“朗诵”的区别在于“读”字和“诵”字上。查找《现代汉语词典》可知:“朗读”是指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诵”是指大声地诵读诗或散文,把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进一步说,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而朗诵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用丰富的情感、抑扬顿挫的声音,具有艺术表演性地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可见诵读比朗读层次高,要求高,难度更大。
朱熹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扬雄也有语曰:“能读千赋,自能为之。”两位名人所言从不同角度告诉了我们诵读的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教学建议中关于诵读评价提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从大语文教学观而言,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可抓诵读。我个人一直觉得熟读成诵法最是教学文言文的一个有效方法。
如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可采取不同的读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先读其音,再读其意,最后熟读成诵而读其情。朗朗的读书声中,《鱼我所欲也》其意自见,其情可感。诵读代替了讲解翻译,诵读成就了语感的期然而成,成就了语文素养的提升。对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文辞赋、经典美文,如能在诵读上大做文章,学生语感的提高定能水到渠成。当然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让学生识记文言名句,背诵美文佳作,博览文学名著,厚积而薄发,语言功底、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也就能逐渐形成。
三、范读,开启语文的无限魅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一篇文纸质呈现,可见的是文字,这些文字是平面的、死板的东西,但经过教师示范性的读,表现为有声的语言,它就成为立体的、有生命的东西。范读比多媒体真实、更显立体感。
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就是当一个学生做一道题做错了,无论是语文或其他学科,他来找老师询问,老师只要说“请你把题目读一遍”,若不行就说“请再读一遍”,或者老师读一遍题目给孩子听,结果基本上都会做。读对启发思考效果可见一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要培养孩子们“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那么无疑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重要的。我们不妨把范读和谈论相结合,让孩子们充分从“范读”中去思索、鉴赏、揣摩,以达到范读启情的目的。
例如,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选上课外鉴赏《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一段课堂笔录:
用朗读创设情境,致力于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
师:人们非常幸福地看到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孔……(语气低沉哀婉)
范读后我问学生们。
师:“非常幸福”应是愉快的,“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孔”应是赞美,为什么老师读的时候并不愉快反而低沉、伤感?
这一处的教学处理老师并不满足只是范读,而是通过提问题来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感情,学生们要答这个问题就非动感情不可。
生: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和慈祥的面孔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生:从悲哀中回忆逝去的欢乐,使我们更加悲哀!
在这个过程中,我再让学生们朗读,学生们自然就读得格外“入境”了。当然引导学生们“入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音乐反衬法等,但相比较而言最常用、最实用的还是示范法,即范读。除了由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如此读,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语言文字变为鲜明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们虽然在教室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产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效果。只有这样,学生们受到的教育才会是深刻的、难忘的。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在語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意多给学生以示范性的朗读影响。在范读课文时,学生们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教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在教师的范读过程中,学生们会被潜移默化地感染、被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在我求学的岁月里,我永远也忘不了进入初一的第一堂语文课,我的语文老师——朱荣生先生,因为请第一个举手的女生朗读课文而请她当了语文课代表;在我为师的岁月里,我也永远忘不了我的动情朗读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忘不了在诵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安静的课堂里传来抽取纸巾的声音和小女生轻轻地啜泣的声音。
从现象上看“读”,只不过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似乎只要识得字,便可以读出来。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认识。应当说,成功的“读”是对语文的艺术再创造。教师对这种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的“读”活动的指导,应当是更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它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实践。总之,不论何种形式的读,在语文教学中都必不可少,它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的重要法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多读,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提高语文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增加语言材料的储备,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春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01.
[2]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出版社,1998.
[3]徐世荣.朗读·默读·背诵[M].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