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浩添
摘 要:探究与初中三年级语文复习课堂有关的工作要点,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在初中三年级语文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意义为前提,以本市初三年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作用,总结其方法策略在教学效率和学生之间的利弊。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交流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项指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初三;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家日益对社会体系的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体系相关的内容就涉及了国家教育的问题。而初中三年级是学生初升高的关键时期,在学生之间都充斥着升学的压力,在这个时期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交流能力的培养,要切实落实这个时期的语文教育。对于要用什么办法提高初中三年级的教育质量问题,我们主要研究了在他们之间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进行探究。
一、初中三年级语文课程采用小组合作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划分小组,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考察,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通过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交流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培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形成主动探索的思维。在小组内学生各司其职,小组长分配好各自的工作,能够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在初中三年级的语文复习课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相关要求,使学生对于某种想法能够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也需要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的办法来实现。初中三年级阶段的语文培养尤其重要,因为初三是青少年形成独立思维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初中三年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就格外重要。
二、初中三年级语文课程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利用组内讨论增加学习激情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掌握也非常快,所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当中利用组内讨论,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激情,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热爱学习的情绪,最后为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打好稳固的基础,以确保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组合作的科学教育方法对于增强学生的交流互动有一定作用,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增加相对充足的学习交流空间。
(二)利用情景课堂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设计实现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真实的教学情景,可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一方面确保达到要求的教学工作质量需求,并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思维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完成对教学工作体系的性能完备。在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采用设计有趣的情景学习环境,可以协助老师更有效率地实施说课,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在说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诠释語言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
三、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当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下列的一些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出形式主义的倾向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依据教学的需要、课文的实际内容来展开,但是现在有一些教师不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当中频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虽然进行了交流学习,但是却难以真正彰显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出形式主义的倾向,不具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进而也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猴王出世》一课时,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如果缺乏教师正确的学习引导,仅仅是依靠学生自行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就会让合作学习主题偏离,学生会更多地围绕电视剧《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故事进行交流,偏离了《猴王出世》这一学习的主题,不能够真正体现出其效用。
(二)学习小组组织不紧密,学习效率较低
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当中,通常都是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再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由于学习小组组织不紧密,因此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在学习小组当中随意进行讨论,未能有效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因此出现了讨论内容偏题的情况,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不明显。例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由于小组组织不紧密,未能有效地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动人的故事?”进行合作讨论,反而讨论“海鸥为什么会飞到昆明过冬?海鸥的飞行速度”等一些与合作学习无关的话题,从而让合作学习徒有虚名,使学习效率降低,未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四、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扩展语文课堂教学领域
在初中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开展合作学习,全体学习小组成员必须围绕完成学习目标而共同努力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让学习小组成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进步。当前初中三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语文学习的知识点较多,学习任务较重,因此应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难以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扩展语文课堂教学领域。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各个阶段性的任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学习任务,并由学习小组长安排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资料收集、学习探论、分析研究、总结评价等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开展交流活动时,为充分体现出学习小组自身的学习成效,学习小组当中的各个成员应进行分工合作,各自负责并完成细分后的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驿路梨花》一课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必须把握课文概况,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学生依据“我们”的见闻将课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重点描写了哪些内容?在此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小组成员可针对学习内容自由地表达自我见解,并深入讨论问题,最后再由学习小组进行总结,从而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安排学习小组进行分享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安排学习小组在全班进行学习成果交流,通过各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深入交流、成果分享,有效地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同时也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具备团队精神。语文学习是一个渐进式的学习过程,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教师担心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会反复进行讲解,但是却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语文知识必须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逐渐体验、多次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因此,教师必须借助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探讨,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可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习小组来进行交流学习。(1)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2)为什么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当中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想,在开展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较好地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并利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当中的难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分配小组成员
初三语文课堂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主要是源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存在一定的体系缺失问题,针对这些缺失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给予保障,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实际的教学质量,也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进步,提升实际的教学工作效率。重视科学分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员,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互动作用,通过语言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能够达成共同进步的需求和目标。科学分配小组合作成员,对于初三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提升作用。
(二)小组学习目标
重视对小组学习的目標构建,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构建良好且准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也能够满足对教学的辅助需求。关注到学生学习目标的构建,有助于在实际的语文课堂开展过程当中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的细节内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优化与完善。小组合作方式的应用对于学生互动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情感交流。
(三)课堂纪律的维护工作
重点关心语文课上教学纪律的维护,是督促完成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饱满度和性能的其中一个决定因素。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各方面学习需求,能够达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存在一些纪律隐患,例如分组过后孩子们之间的管理问题,孩子之间的意见产生分歧后学生自己不能良好地处理,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争吵,影响上课纪律。对于这些问题应该草拟一些应对方案,以达到课堂纪律要求,并且使学生更加具备责任心。
六、结论
通过以上陈述的剖析、琢磨和考虑可以知道,在初中三年级的教学课堂上采用科学的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初中三年级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更有效地吸收课堂知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在初中三年级语文课堂上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策略从正面应对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凭借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朱莉.浅议初三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导学案的设计:以苏教版七年级为例[J].才智,2010(11):125.
[2]张群.初三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途径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374.
[3]朱海梅,张露文.试论初三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原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