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2018-02-19 14:17宫长瑞张旭东
新疆社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宫长瑞 张旭东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新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全局意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并举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深厚广远的理论视野,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法制保障、观念树立、行动推进等指明了实践方向,这必将有力地推动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呼唤,更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这是我们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中国的现实出发,积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美丽中国梦实现的生态起点,对于我们更加主动、更加科学、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与政治:绿色发展是“很大的政治”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的根本利益、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社会“很大的政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并对环境问题进行反思。习近平针对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严重问题指出:“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04~105页。这就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切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转变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与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是习近平对生态和经济关系的深度洞见。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9页。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就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注]④⑤ 中共中央中宣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0、233、123页。所以,我们要确立这样一个共识:生态环境是根本,经济发展是关键。生态和经济是辩证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采用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走一条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三)生态与文化:生态兴衰关乎文明兴衰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灵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它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始终,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灵魂内核和精神动力的作用。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与其并称“四大文明”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都先后消亡了。探究这三大文明古国消亡的原因,我们发现,它们都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回顾历史,反思人类文明的兴衰,审视当下中国国情,习近平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论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历史已经发出了警告,我们必须尊重、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家园。习近平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注]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引领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文明发展新道路。

(四)生态与社会: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作为基本的民生保障是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关注社会民生问题的层次不断提高,由“吃饱穿暖”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尤其对生态环境等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更加敏感,希望有一个健康和谐的自然环境氛围。习近平从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出发,准确定位生态产品和民生内涵,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⑤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密切关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直接透视着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度和水平,必须把生态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来对待,以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深厚广远: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视野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就特别重视生态文明理论探索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并举的生态文明观,体现出深厚而广远的理论视野和独特而鲜明的理论魅力。

(一)鲜明的时代性和国际性

进入21世纪后,全球普遍进入了工业现代化,但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却成了一个全球性的严峻课题。习近平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注]③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11、212、208页。他认识到生态文明是人类面临的新时代课题,是与工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绿色文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具体的时代任务和现实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扎实工作、合力攻坚,坚持不懈、务求实效,切实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注]习近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6年12月3日。在强调国内要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习近平也不忘世界人民,始终铭记大国责任、始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立足国际国内人民的生态需要,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还呼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他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③

(二)浓厚的民族性和现代性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汲取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实现了中华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注]⑤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习近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了客观理性分析,体现了他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现代性体现。习近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通过现代性地解读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⑤。这是既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习近平坚持以民族为根本、以现代促发展的生态理念。正如他对生态文明建设既富有诗情画意,更具人生哲理的表达:“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无不体现了他的民族情怀和美好愿景。

(三)真挚的人民性和务实性

“俯首甘为孺子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勤勤恳恳,无私奉献,始终为广大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习近平深谋远虑,慎终追远,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和看待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体现出既为当代人民服务,更要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气魄。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他指出:“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⑥这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对象,也表明了我们党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对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习近平十分务实地指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60多次谈生态文明》,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0/c1001-26666629.html。习近平生态文明观体现出的人民性就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务实性就是从现实出发,勇于担当责任,切实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排忧解难,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四)高远的全局性和战略性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以全面的视野、全方位的考量,既高屋建瓴、又深入群众,为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发展而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待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孤立存在和单独进行,而是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互为因果,密切联系,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合发展。习近平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格局,体现了他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注]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7、10~11页。并指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③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洞悉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作出的战略决策。

三、知行合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一向重视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更是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重要工作,务必把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生态文明观的实践本色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要求。

(一)顶层设计: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的领域和议题极广,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顶层规划。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出发,对生态建设的政治、经济等领域,政府、民众等层次以及其他要素做出统筹规划,保证正确的建设方向和进程,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习近平十分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在他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指出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阶段,是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2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有序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二)法规制度: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遵循

制度不仅仅是用来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一种约束条件,更是一种良好的保障条件。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注]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10、210页。若是只有顶层设计,却没有制度来保障它的贯彻实施,那一切都会成为一纸空谈,或者杂乱无序。如果说设计是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指向标,那么制度就是坚定指向标的一个基石。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全面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贯穿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全方面。既要有法制法规体系,也要有考核评价体系;既要有监管管理体系,又要有责任保障体系。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注]习近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要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和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要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等。具体来看,首先,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在源头上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由国家对全民公有自然资源行使所有权和监管权,规范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尤其是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合理规划、开发国土空间。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强化水、大气、土壤等陆地上的污染防治制度,同时不可忘记海洋生态建设,要两手抓,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时刻牢记红线原则。再次,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有关生态文明的指标纳入政府的考评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迫使政府官员不得不将生态问题始终牢记于心,最后从一种被迫变成一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建立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心存侥幸思想、罔顾生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负责任的领导干部给予批评处罚。习近平如是说:“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④最后,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同样不可忽视。我们要充分考虑代际问题,为子孙留下丰裕的资源能源,延续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原本缺乏约束力、执行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国家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制度,更加强有力、有效地保障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这无疑是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三)观念转变: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将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内化于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把制度和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绿色意识。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10页。将国家制度、政策平民化、通俗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百姓先在思想上产生变革,让他们理解、接受、认同,最后去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就以简单易懂的形式涵括了生态建设的内容,百姓一听“绿色”就能明白在谈什么问题,而且还十分形象。所以,在思想观念上,广大人民群众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牢记习近平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我们必须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顺应客观的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我们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切实做到“多还旧账,恢复元气;不欠新账,休养生息”。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52页。正所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有全民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我们才能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将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外化于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落实,必须将生态文明制度和理念外化于行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就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并且形象地将生态省建设比喻为一种“社会生态病”,强调生态省建设“是一种疑难杂症,这种病一天两天不能治愈,一副两副药也不能治愈,它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长期努力,精心调养。”[注]习近平:《之江新语》,第49页。党的十八大以来,调整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从破坏性开采的粗放型模式转为资源节约型模式;创新经济发展驱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一“经济新常态”的实施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效果显著: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大量减少,企业公司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加大了对环保的投资;控车减油,减少燃煤,清洁降尘土,等等。同时,加大对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引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风尚,营造一种和谐美好向上的氛围,将大家置身于一种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环境中,春风化雨,使每个人自觉保护生态。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方方面面,灌入生态意识,时刻告诫自己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过一种绿色、低碳、循环的健康生活。无论是减少使用塑料袋、多用布袋的老生常谈,还是先进的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从上而下的、全面系统的、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生产经营的集约高效、生活环境的宜居适合、社会环境的美丽和谐,将在生态文明的旗帜下稳步实现。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