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借助心理契约理论,探讨大学生在入学初期产生不满情绪的若干影响因素,并提出构建有效心理契约的具体措施,以缩短新生的适应期,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心理契约 心理修复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研究”(2018SJSZ514)、江苏省学生资助专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困境成因及援助体系建设研究”(2014JSAIDC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章雪,淮阴师范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353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生入学后面临的问题更具复杂性。因此,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也与时俱进,呈现出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关于心理健康、预防性侵害、种族多样性等内容融入新生辅导课程中。本文从心理契约视觉分析新生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以及如何对新生违背的心理契约进行修复。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界说
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作为正式术语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最早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早期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经济组织,现代心理契约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管理活动中。心理契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即非正式性和隐含性、主观性、非对称性以及动态性。
一般人对于新的环境或新的生活的适应都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期待——调整——平衡。根据不同适应阶段的表现,笔者构建了相应的心理契约模型(图1)。关系型心理契约,是指进入新环境前,情绪比较兴奋,心理预期比较理想化时与组织建立的心理契约。这个阶段人在主观上对组织产生一种依赖,希望能在组织的关爱下发展成长,对组织表现出依赖和忠诚。过渡型心理契约,是指人一旦进入新环境,面临出现的各种问题,激情减退,甚至滋生出各种不良情绪时与组织建立的心理契约。在这个阶段,人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契约的主要特点是不信任、不确定、甚至对组织产生破坏性。平衡型心理契约,是指在心理契约的过渡阶段应及时找出心理失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使其心理达到新的平衡,与组织保持一种稳定、和谐的关系。
图1
与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是在大学新生入学前建立的。入学前,新生受高校招生宣传的影响,对学校抱有很高的期待,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此时处于心理契约的关系型阶段。在其进入高校后,当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预想或期待不相符,就会产生各种不满情绪,心理平衡被打破。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在分析新生心理失衡原因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实现中学到大学的顺利过渡,尽快进入稳定的心理平衡阶段。
二、高校新生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分析
心理契约的主观性、动态性使得心理契约的变化、破坏或违反不可避免。这种破坏感受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个体一定会有被组织欺骗或在情感上受到伤害的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高校新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存在其独特的原因:
(一)超主观的单向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单向的,建立在个体主观感知基础之上。”所谓“超主观”,是指学生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建立的主观、固执的心理契约。为了考取理想的学校,考生们经常是浴血奋战,破釜沉舟。据期望理论可知,这份无形的契约在他们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相反,校方并不存在这样的压力。从这一角度观之,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建立的心理契约是单向的,是校方没有“感知”的,仅是个人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的。造成学生这种“超主观”心理契约的因素首先是信息的不充分,不对称。学生一般都是从书面材料、网络或学校宣传人员等渠道获取学校信息,信息不仅不充分且宣传性色彩很浓。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增强学校影响力,高校会通过各种途径渲染学校,甚至有所夸大。其次,考生自身的高预期。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只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考虑,且报考的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对学校的评价和期待很高。此时心理契约的建立环境是超主观的,这种单向的、信息不对称的心理契约很容易遭到破坏。
(二)理解不一致
美国组织行为学学者Robinson 与Morrison 在1997年提出了心理契約破坏的简化模型,“指出心理契约破坏的根本性原因是对心理契约的理解不一致。造成这一原因的可能是双方对心理契约的认知框架的不同,或者是由承诺本身的模糊性、复杂性以及双方缺乏交流而造成的”。新生与老师对大学生生活的认知框架与模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摆脱了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的新生,期待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立体感强的大学讲堂,更期待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而高校的不少教师讲课并没有摆脱“满堂灌”的风格和刻板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此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受多种价值观的冲击,思想呈现多元化。不同的价值观会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加之缺乏良性沟通则使问题恶化,心理契约极易遭到破坏。
(三)缺少归属感
研究表明,任何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感到某种程度的不安全感,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这样可以从中寻求帮助和温暖,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与寂寞,获得安全感。心理契约是一种情感契约。背井离乡的大学新生,聚集于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自然会对气候、饮食、风土人情等产生不适应,加上一些不确定、不如意因素,强化了他们的这一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归属感和信任感的缺失。信任感是心理平衡的基础与保证,是一个个体从心理或情感上对另一个个体的认同和依赖的心理体验。新生的信任感是指新生对学校特定的认可和主动接受的程度。由此产生的信任感能导致信任之后的理解和理解之后的趋同。而这种信任感一旦被破坏,心理契约的违背也是在所难免的。
三、高校新生心理契约的修复策略
(一)招生宣传真实有效
心理契约形成于高校的招生宣传环节,心理契约的管理也应从高校的招生宣传阶段开始。因此,在高校的招生宣传过程中,各类人员必须意识到招生过程是学生与学校之间心理契约创建的基础,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的预期,清楚传递给他们的关于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和发展情况、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方面信息的真实性,让学生和家長对学校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印象,使招生过程创建的心理契约较为真实、合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切实的心理契约。否则,如果学生一旦进入高校,发现学校给予的信息是虚假的,双方的期望无法合理匹配,信任关系就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后期教育的开展。
(二)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入学初期,新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无目标、无追求的迷茫状态,学校应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服务,尽快帮助他们融入新的生活。首先,设立相关专业咨询机构为新生解惑。每年新生入学,高校需要传达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如校园文化、规章制度,以及校园安全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校方希望学生能够将这些资讯全部吸收,但于新生而言,要记住所有庞杂的信息并不现实。因此,需要学校安排专门的咨询服务,从入学服务、学术援助、校内资源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可以聘请相关老师或专家针对新生开设一系列涵盖“时间管理”、“缓解压力”、“校园安全”等内容的主题课程、研讨会,帮助新生解决过渡问题,指导他们如何成功地融入学校。同时,高校还应指导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将个人生涯发展计划纳入高校发展计划的序列,实现高校发展需求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学校与学生间达成并维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有助于学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高校应利用新生入学典礼,客观的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能够提供的服务,给予新生对学校的准确认知和对大学生活的正面引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教师要精心准备第一节课。要突出大学课堂的特点和独特的讲课风格,少一些基本知识的满堂灌,多一些思路引导,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讨问题,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更多的创意,体会学习的乐趣。班主任要开好第一次班会,与班主任面谈和交流,是学生进行心理契约调整和重建的关键,班主任应利用一切机会给予新生引导。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良好的沟通机制,利于双方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对于新生,这种沟通机制纵向表现在学校、班主任、学长三个层次上,横向表现在三个层次的组织机构人员要认真洞悉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随时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工作。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双向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既可以帮助学校或教育管理者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存在问题,也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以及学校对自己的预期。及时、充分的沟通既可以消除对心理契约的消极影响的不可预见因素、化解学生对学校的各种误会,又能稳定新生心绪。尤其在新生刚入学阶段,应该进行经常的交流,及时关注新生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将新生的负面行为或情感降至最低。
(五)创设“关怀”取向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心理契约。学校要在校园中营造以“关怀”为取向的校园文化,将关爱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与成长中,创造出一种关爱、温馨、和谐、平等的氛围和空间。当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这种文化也将随之建立起来且被学生认同和接受。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能让全体学生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无疑给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创造良好的场域,激发学校与学生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对应的“承诺”。此外,学生除了要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有义务认同并服从学校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故此,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如何让学生积极地而不是消极地重新评估与学校的关系,这与学校倡导的文化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肖云.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2]龙飞、戴昌钧.论心理契约、企业意识形态与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新思考.当代经济管理.2006(5).
[3]葛芳、雷亮.稳定人才的关键——心理契约.经济问题探索.2005(2).
[4]宁曼荣、詹晶.心理契约:高校学生管理的新视角.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9).
[5]王刚.基于心理契约的学生管理工作探析.教学与管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