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是研究犯罪原因的一个重要理论,在美国犯罪学研究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萨瑟兰的不同交往可理解为行为人与两种文化的交往。本文认为,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就是认为个人在与不同文化交往中,因为倾向于违法的文化而实施犯罪。这主要涉及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也可界定为不同区域间文化变化引起的规范冲突。文章第一部分从该理论建立的背景及基础对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进行分析;第二部分谈及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文化的含义、区域文化对犯罪内涵的影响、区域文化对犯罪原因的影响、区域文化对不同犯罪人的影响几个方面;第三部分根据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提出的几点建议,包括加强对网络区域文化的管理,对青少年犯罪的控制以及改革监狱管理模式。
关键词 不同交往理论 区域文化 犯罪控制
作者简介:董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2.257
一、引言
不同交往理论是美国著名犯罪学家萨瑟兰解释犯罪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在美国犯罪学研究史上曾大放异彩。从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的 9个命题理解出发 ,研究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国情 ,由此可得到对于我国网络区域规范、青少年犯罪及犯罪分子改造的有益启示。
二、萨瑟兰不同交往理论分析
(一)理论建立的背景及基础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当时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创,由此直接带来的失业与贫困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为了生计而产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如偷窃、卖淫、偷税等等涉及到几乎每一个人,无论中上层体面人士还是下层民众。在这期间,犯罪行为频发,而犯罪人理论受到普遍怀疑,人们将这种现状归结于社会,认为犯罪多发是由于社会结构的混乱。同时,20世纪初,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多发,而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更容易导致种族对立,已不适应社会需要,更需要从社会学角度来提出一个统一的理论来解释犯罪原因,缓和社会矛盾。
萨瑟兰在发展犯罪的“社会学观点”和降低生物学理论与心理学特质理论的地位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并非在以往理论中毫无涉及,应该说这一理论是在前人对于犯罪原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的。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借鉴了早期学习理论中塔尔德的模仿理论以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将犯罪行为设定为一种学习过程。并且芝加哥学派的社会解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和威廉·托马斯关于“意义”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的学说都为萨瑟兰建立不同交往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芝加哥学派关于特殊区域犯罪的实证研究也为萨瑟兰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二)不同交往理论分析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包括九个命题,可概括为:1.犯罪行为是后天习得的。2.犯罪行为是在与其他人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学会的。3.学习犯罪行为主要发生在亲密的人群中。4.在犯罪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包括:(1)犯罪的技能;(2)特定的动机、驱动力、合理化和态度的特定方向。5.这种犯罪的特定动机和驱动力,是从对法律规范的赞同和不赞同的不同方式中得到的。
在笔者看来,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犯罪原因。社会是由多个群体组织组成的,而每个社会群体的行为规范都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该区域文化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而个人在这个群体中,一直受到该区域文化的影响,对本身价值观、行为模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交往理论试图从个人角度探讨犯罪原因,认为一个人犯罪是因为在与亲密人群的交往过程中习得的,而亲密人群基本是有密切联系的人,比如亲人、朋友。正如判断一个人是否吸毒,就要看他最好的朋友有没有吸毒。或者说,一个人对他朋友吸毒的行为是赞同并也受其影响的话,就是做出了选择,即选择了犯罪行为。因为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容易解决不同地区犯罪率的问题,他也试图通过这种机制解决个人犯罪问题,即不同交往就是个人与两种不同文化进行交往。萨瑟兰反对龙勃罗梭的犯罪人理论,即不赞同从个人生理或心理角度探讨犯罪原因,不同交往理论就是从社会等外在因素来探讨,简而言之,笔者认为,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就是认为个人在与不同文化交往中,因为倾向于违法的文化而实施犯罪。
三、区域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一)区域文化的含义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人类学的鼻祖泰勒 ,泰勒在其著作 《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而文化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由此形成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
(二)区域文化对犯罪内涵的影响
严景耀[1986]指出 :“犯罪不是別的,不过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并且因文化的变化而发生异变。它是依据集体的一般文化而出现的,它既不是一个离体的脓疮,也不是一个寄生的肿瘤。犯罪问题只能以文化来充分解释。”一个区域的文化,也可理解为一个区域的规范,一个区域的集体情感。犯罪就体现对规范的违法,对集体情感的伤害。人们之所以痛恨犯罪行为人,是因为他的行为背叛了集体的意志情感。这也可归纳为对作为犯罪特征之一的社会危害性。
一个区域受其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的影响,衍生出一种区域文化。人们在这种文化规范下行事,只要行为没有与规范相抵触,就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正如,然而在当代中国,除了香港地区特殊情况,在法律上只承认一夫一妻制,这是现代文化规范所接受的。但在中国古代的虽也只有一妻但可多妾,这也是当时的文化规范所认同的。
犯罪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越轨文化。根据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认为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就是因为更加赞同违法文化,也就是更认同越轨文化。社会有其自身规范的运行轨道,而犯罪行为就是偏离规范的越轨文化。
(三)区域文化对犯罪原因的影响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是试图对犯罪原因所做的统一的理论。他认为个人犯罪是因为在与两种文化交流时更认同违法文化而实施犯罪行为。这主要涉及文化冲突问题。文化冲突,也可界定为不同区域间文化变化引起的规范冲突。规范冲突可以在不同区域文化相接触中产生的,还有的规范冲突在一种区域文化中发展。
1.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进城、城市范围的扩大、城中村的兴起等等都产生了文化冲突问题。当把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应用于说明犯罪率时,城中村这些地区的犯罪率相较于一般城市或农村地区有明显上升。在城市地区,人们更加关注自我,人情较为冷漠,即使是邻居关系也是漠不关心。而在农村地区,整个区域的人们交往密切。农村人到城市谋生,从一个充满热情的区域到一个冷漠的区域,他们本来遵守的文化规范在城市不被理解尊重,就很容易激起逆反心理,将被违反规范的文化所驱使而实施犯罪行为。
2.在一个区域内文化发展所产生的新旧文化冲突
区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调整自身的文化规范。然而当新的文化没有完全取代旧文化时,并存的两种文化就很容易产生冲突,而一种行为在旧文化中不是犯罪,但在新文化中却被规定为犯罪,这时在仍旧在旧文化规范引导下的人就很容易被新文化规范认定为犯罪。
中国古代赞扬大义灭亲,就像电视剧里所说的如果父亲做了恶事,是个大魔头,儿子为民除害将其杀死,这是值得赞扬的。但在当代社会,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的生命,就像一个人夺下法警的枪打死即将要被执行死刑的罪犯,这个人仍是构成犯罪。
四、区域文化对不同犯罪人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受到区域文化的制约较小,很容易受到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由于他们心性还未稳定,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蛊惑,做出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常被用于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在规范冲突的情境下,首当其冲的就是青少年,正如基地恐怖组织曾经在网上传播的一个视频中,恐怖分子对小女孩的洗脑,使她们甘愿做人肉炸弹来实施恐怖行为。所以对青少年的早期教育至关重要。还有犯罪榜样这一点,青少年还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模式,那么在他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所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好是坏就很重要,可能会成为他的犯罪榜样或者反犯罪榜样。就像恐怖组织的人他们的孩子以后很有可能也是恐怖分子,而警察的孩子以后也很有可能成为一名警察。
(一)加强对网络区域文化的管理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认为对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发生在亲密人群中,认为其中介作用的媒介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而在这个互联网全面覆盖的社会,网络这一媒介对行为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区域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一个第二空间,人们在这一空间的活动愈加频繁,而网络区域的文化是更为复杂的,在这个强调自我的社会,人与媒体交往的时间增多,而与身边人的交往减少,所以加强对网络区域文化的管理,引导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至关重要。
(二)对青少年犯罪的控制
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指出行为人实施的犯罪是在交往中习得的。那么一个人是否会犯罪就与他所处区域的文化是否赞同违法密切相关。从这一方面,对青少年犯罪加以控制,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所处区域文化的建设。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那些城中村的青少年的教育至关重要。城乡结合部的文化本就复杂,青少年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很容易在文化冲突中迷失自我而趋向于违反规范的文化。所以应关注该区域文化建设,给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其与身边的同伴在遵守规范的文化下交往。
(三)改革监狱管理模式
监狱的罪犯之间长期接觸,形成认同,必然导致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犯罪技能经验,形成交叉感染,我们无法杜绝这种依然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同时根据他们的表现来决定地位,如同在社会中工作一样,表现好的可以升职加薪。在这样一种同外界相似的环境中,犯罪人不会感到自己与社会脱节排斥而去急于寻找同类。这时就会更乐于与积极改造的人相处,争取表现好了出狱。
参考文献:
[1][美]埃德温·萨瑟兰、唐纳德·克雷西著.吴宗宪,等译.犯罪学原理(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2]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王婉冰.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及其启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