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珠?何殷婷
摘 要 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目前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论文分析了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运行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创新、智能、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 区域图书馆联盟 大数据 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
分类号 G259.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11.017
“大数据”技术已成为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之后重要的信息技术变革[1],其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面对这一变革,江西高校图书馆联盟(JALA)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数据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越了JALA的管理能力,而且信息环境的变化、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数据分析能力、服务质量要求的提升已经让其感到力不从心。本文拟针对联盟的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区域图书馆联盟创新、智能、个性化的服务模式和发展策略,以期实现JALA的价值与竞争力。
1 JALA发展历程回顾及实践成效
2010年3月,JALA正式成立,南昌市8所高校图书馆相继自愿加入。JALA属于松散型联合体,在管理模式上,与国内外其他区域图书馆联盟一样,采用“理事会”式的管理模式,成立“联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7名,主任由各成员馆的馆长轮值,副主任由其他成员馆馆长兼任。自2018年起,以南昌大学图书馆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其他馆为轮值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八年来,JALA通过成员馆的密切协作,已经探索出较为完善的运行理念、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其文献传递量与请求量不断创新高,显现出JALA的服务成效。据统计,2017年,JALA文献传递量达到141.85万篇,在目前全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中遥遥领先;文献请求量在区域图书馆联盟中名列前茅,但館际互借量相对较低(详情见表1)。
JALA在运行中始终围绕“加强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这一宗旨,以“资源共知、服务共享”为目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购置经费,实现了成员馆传统文献和数字资源在平台统一调度使用。在文献保障方面,JALA组建“数字资源联采协调会”,以联合采购的方式,由各成员馆与数据商进行谈判,协调完成Elsevier、WILEY、ProQuest等高端外文数据库的订购,并且在数据商大幅涨价形势下,发挥联盟优势,为各成员馆争取一定的价格优惠和服务承诺。截至2017年底,JALA为近25万读者提供了371个数据库,3173万册中外文纸质与电子图书的查询、浏览、下载及借阅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需求(详情见表2)。
首先,具有“以点带面”的扩散效应。JALA的稳定发展,给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树立了有效参照,显现出良好的示范效应。也正基于此,江西省内图书馆联盟应运而生,给中部地区省份图书馆联盟带来新的示范作用。
其次,注重打造“校园百家讲坛”“知网杯”“万方杯”“中经杯”“超星杯”等一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而且促进了各成员馆的协作交流,提升了馆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这些品牌项目活动的开展,不仅从JALA延伸到本省其他区域图书馆联盟,还延伸到全省乃至全国,使得众多高校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去。
2 大数据时代JALA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JALA取得上述成效,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却没有作出适当的调整,存在着诸多问题。
(1) 管理机制缺乏约束力。JALA为各馆自愿参与,在行政和监督机制上缺乏较好的保障。一方面,由于负责联盟事务的各位馆长和馆员都是兼职人员,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常常不能及时解决联盟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许多项目都由领导层决策,各成员馆按照要求执行,存在各馆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较多,而忽略了执行馆的实际情况,导致项目参与积极性不高。
(2) 联盟平台建设质量不高。JALA在网站平台建设方面,只提供简单的资源检索、浏览及宣传报道等传统功能,缺乏其他特色服务、深层次服务,而且网站界面没有时常更新。由于受观念和技术限制,成员馆各自为政,只重视对本校读者的服务,大数据的联通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推广,平台过于专注基础服务功能,忽略开放性,缺乏与校园网、校园论坛等校园生态圈的交互式交流,用户信息传播受到局限,没有体现“找得到、办得通、速度快”的特点。此外,美观与互动性也存在不足,造成平台知名度不高,拓展服务能力疲软,宣传力度不足,受众面较窄,与用户缺乏“一拍即合”的默契,了解或实际使用过平台的用户不多。
(3) 服务层次不高。从目前情况来看,JALA所开展的服务项目,仍然停留在文献传递、参考咨询、馆际互借、联合采购、讲座培训等基础服务上,服务层次较低,鲜少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智慧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服务潜能未得到有效开发。购买的商业数据库和各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没有实现共享。
(4) 资金来源不足。JALA的经费来源渠道极少,没有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和学校配套经费支持,经费主要为成员馆交纳的年费,以及与数据商合作开展项目活动,解决部分活动资金问题。当前联盟运行经费紧张,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资源共享、合作开发等项目无法开展,成为影响联盟发展的瓶颈。
(5) 缺乏绩效评估。自JALA成立以来,对其运营绩效没有作过综合性评估,没有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采集可靠、完整的数据进行分析。缺乏绩效评估,JALA就不能从评估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联盟事业就得不到长足发展。
(6) 专业技术性人才短缺。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处理,数据服务效率提高,网站平台的平面布局与设计、新增添资源的及时更新与维护、大数据的挖掘、整合和分析、从用户管理到知识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配备专业技术性人才,而JALA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缺乏,是各成员馆急需补齐的“短板”。
3 大数据时代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发展策略
大数据环境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在保持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需要借助已有的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3.1 选择正确的思路,完善各项机制建设
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思维,针对大数据特点,制定新的服务理念,用大数据的思维去重新定位联盟的服务工作,遵循“确保安全为前提、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保障”的思路,对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服务机制等进行改进。
(1) 创新联盟模式。实现资源的深入共享和服务的不断创新,需要依靠管理思维的开放性和联盟模式的创新。在目前“图书馆——图书馆”联盟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社会的资源、技术、服务等因素,构建“图书馆——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盟模式,还可以再进一步引入政府的政策、经费、管理等因素,实现“政府——图书馆——社会机构”之间的大联盟模式。吸收融合政府与社会机构的优势,是未来联盟的管理模式与努力的方向。
(2) 构建大数据服务保障机制。以用户需求为依据,关注大数据应用的效率、服务用户的效益等,确保大数据战略决策科学、高效、可控和易执行。运用大数据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分析联盟服务创新的内容、服务项目成效、用户满意度;运用科学计量学、可视化方法,揭示联盟建设中各馆资源之间的结构、保障机制与发展过程。借鉴美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实践,推行专职化的管理机制,设立专职的管理和运营人员,以保障联盟的高效运行。
(3) 建立联盟绩效评估机制。对联盟建设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并建立评估反馈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促进联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在“图书馆联盟和成员馆投资回报率的最佳实践案例”研究中,通过对投资回报率(ROI) 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证明经费紧缩时联盟对成员馆的价值和贡献[2]。因此,可采用ROI对区域图书馆联盟进行评估。
3.2 增强造血功能,实现联盟功能多元化
美国的很多区域图书馆联盟在基础服务之上,根据成员馆的特色或区域发展的需要,拓展相应的功能,如政府信息典藏功能、企业竞争情报分析功能等。我们可借鉴其经验,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情况,拓展情报开发、文化传承等功能。此外,可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图书馆的先进做法,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的科研数据服务侧重于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和分析报告;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模式提供的数据保存、數据管理与数据共享服务等等[3]。取长补短,方能促进联盟可持续发展。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典藏,可以作为联盟拓展功能的重点之一。将各成员馆特色资源进行汇合,形成高聚集的“特色知识体系库”,进一步拓展建设“专题库”“行业库”或“特色智库”,为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服务,从而实现联盟功能多元化。
3.3 规范联盟网络平台建设,提升知名度
联盟网络平台建设应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进行改版升级,并引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建立高效的分布式信息网络、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平台。同时,制定网络平台建设规划,建立网络平台监控和保密技术系统,构建数据处理和共享环境,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管理。在所构建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上,通过数据监测、数据共享、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读者阅读需求,创新服务项目,拓宽服务覆盖面。
大数据服务平台结构框架,包括大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协同发展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四个子平台,而且这四个子平台中又包含多个子模块,详情如图1所示。
3.4 利用大数据,驱动服务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联盟服务创新应遵循借鉴、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方法,遵循“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以用户思维定义服务的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影响用户行为的关键因素,了解用户心理,挖掘用户需求,以核心用户的“急需”作为服务迭代创新的根本,针对用户需求定位服务。从需求采集、服务流程到服务项目实施,充分与用户沟通,汇集用户智慧,推动服务创新,与用户共同创新联盟的未来。
在此原则指导下所构建的服务模式,需要建立用户关系管理(CRM) 模式和知识服务模式。其中用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新技术,协调企业与客户在营销和服务上的交互,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向客户提供创新性服务的过程[4],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图书馆联盟正迈向数据化转型的新时代,这一转型将提升内在的服务创新能力,推动形成新的服务亮点与价值增长点。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准确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制定符合读者需求的新的服务模式,并对服务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管理;另一方面,对用户群进行分类管理,并且依据分析结果,提供信息资源的精准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知识服务是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方向。在大数据环境下,知识服务以数据为纽带,通过充分集聚各成员馆的资源、技术、人员等方面优势,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知识服务潜力,向用户提供精准知识服务。将大数据的价值转化为“数据——信息——知识”是知识服务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的。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知识服务。基于读者的行为数据分析,进一步协调资源配置,改进服务方向和服务层次,提供无缝知识服务;二是面向教师科研人员的知识服务。基于大数据,捕获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科研决策辅助,阶段性或全过程参与服务对象的科研活动。
3.5 培育优秀馆员,驱动服务创新
随着大数据与图书馆的进一步融合,联盟服务范畴向纵深发展,创新服务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对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馆员需要具有较高学科背景与服务技能,需要具有开阔的职业视野、模糊的职业边界和多元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具备多项核心能力,包括倡导能力、策划能力、管理能力、分析建模能力、市场营销与推广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等。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以“数据专家”的身份嵌入到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对于联盟成员馆来说,需要采用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服务创新团队,例如,在开展服务活动过程中开设大数据课程,并多渠道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以培养一大批专业的大数据分析人才;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法律顾问等专业人才,就技术操作、软件功能应用、馆员素质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和互动,借鉴现有学科知识服务的先进经验。同时,重视馆员敬岗爱业、开拓创新教育,推动联盟创新发展。
4 结语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技术日渐成熟,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为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驱动变革与创新。在大数据实践过程中,联盟会面临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诸如数据质量问题、数据流失问题、数据存储问题等,都是联盟今后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大数据相关标准的制定也迫在眉睫,只有相关标准建成,才有利于大数据生态的建设,联盟与成员馆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的数据合作运营才能更好地开展,并不断创新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模式,开发出新的事业增长点。
参考文献:
[ 1 ]王丹.大数据影响图书馆服务与发展趋势的调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6):76-80.
[ 2]金洁琴,赵乃瑄.美国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合并典型LYRASIS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17):33-39.
[ 3 ]张群,李爱国.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服务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6(4):42-45.
[ 4 ]赵益民,陈志亭.跨境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创新路径与理论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6):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