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民阅读的共享阅读运行模式及优化策略

2018-02-18 15:50何宗亮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力量公共文化服务全民阅读

何宗亮

摘 要 共享阅读是促进全民阅读的一种新兴模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价值内涵。共享阅读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开发利用闲置阅读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共享阅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实施优化策略,即: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管理效能;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打造阅读品牌,引领阅读活动;量化资源需求,优化资源供给。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共享阅读 社会力量 公共文化服务 阅读推广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11.002

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三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明确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由“倡导”向“推动”转型的政策导向表明,全民阅读工程的发展在国家规划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着共享经济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共享阅读资源的价值福利将惠及更多读者,共享阅读成为促进全民阅读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1 共享阅读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内涵

1.1 政策红利与价值分享

阅读资源的开放共享,是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种价值体现。共享阅读有助于促进闲置图书资源及其它类型文化产品的循环利用和价值开发[1]。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全体国民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获得政策红利,分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从而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国民受益的政策目标。共享阅读作为全民阅读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全民阅读的有效补充方式。从价值分享的角度来看,共享阅读是公共文化设施实现服务价值、社会力量担当社会责任的选择路径。不仅在形式上激发了社区成员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还通过“共享理念”扩大用户的参与范围,有效激活闲置资源,提高图书资源循环利用率,培养全民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重复组成部分。同时,共享阅读也有利于激发文化市场的创新活力,促进图书出版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化战略与价值选择

共享阅读是国民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从全民阅读的文化战略导向来讲,共享阅读是以文化创新繁荣发展为背景的文化战略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价值体系中彰显出主体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能动性(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超越)、平等性(普遍均等化)、社会性(社会文明)等特性[2]。从价值选择层面来看,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以文化自觉为基础的价值选择,而共享阅读行为是对社会文化价值选择的国民共识,是提高国民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意识、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的理性选择。在此过程中,个人的阅读行为通过“价值选择”形成具有正向价值导向作用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从而引领和影响着更多个体的阅读实践活动。阅读资源的共享效果也将发挥独特的社会规范功能,影响全体国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对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价值共识。可见,共享阅读既是对文化生态的创新延续,也是对国家文化战略使命的价值凝聚。

1.3 文化传承与价值取向

閱读的价值并不以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全民共享阅读是一种在国家倡议和推动下的文化认同行为,是全民增强自我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的主体性表现,也是共同的价值诉求。文化传承与全民共享阅读具有一致性的价值取向。首先,阅读是文化传承的活动方式,旨在维护和坚守文化理性,共同维系人类文明的良序发展,也是支撑文化传播的基石。在价值传递方面,这种阅读活动有助于形成和凝聚文化力量,并转化为民族和地区的创新发展动力。其次,从个人层面来讲,共享阅读行为是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参与社会文化价值创造能力及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活动[3];共享行为本身也是一种阅读价值感知和内化的过程,是人际间除语言交流之外的另一种有效表达方式。另外,从社会层面上讲,共享阅读行为是塑造社区文化氛围,推动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谐的呈现方式,促进“借鉴历史、反思现在、展望未来”文化生态链的有机对接。

2 共享阅读模式的核心理念及其概念模型

共享阅读之所以能够萌芽和发展,主要是由于阅读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理念就是对闲置或稀缺的阅读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一方面使有些读者在缺少某种阅读资源时可实现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闲置阅读资源的阅读价值。人们开始尝试分享、使用被闲置起来的阅读资源,使得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资源配置,其阅读观念由“阅读必须拥有资源”向“没有资源也可阅读”转变,最终带来社会文化共享与资源建设的新风气,为书香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新的活力元素。

共享阅读就是将社会上大量被闲置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利用和开发,优化资源的配置和流通。在共享阅读理念指导下,由政府部门引导和管理,社会力量参与和协作,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共享机制将闲置的阅读资源提供者和需求者匹配起来,以实现阅读资源在双方之间进行开放共享的新型阅读形态目标。共享阅读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可以通过图1的概念模型进行阐释。

3 共享阅读模式的核心特色

共享阅读可以说是当下社会文化服务中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或者新的阅读活动之总和,其共性特点就是基于闲置资源的供需双方匹配需求,在文化主管部门、公共文化设施及社会力量参与下,对社会阅读起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公共图书馆领域,海南省图书馆推出24小时开放的“共享书箱”项目,将处于闲置状态的图书资源推向社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读者换书活动提供了便利[4];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开发的“洄游书屋”项目,遵循“以书换书,等册交换”的原则,充分挖掘图书交换的社会价值,打造阅读分享品牌,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多样性等鲜明特色[5]。在书店的创新营销与服务方面,安徽合肥市三孝口新华书店的颠覆式变革让书店焕发新的活力。三孝口书店推出的“阅+共享书店”项目,让阅读成为“共享之乐”,其中“借转购,阅读奖学金,阅读补贴”是其核心特色[6],对全民阅读推广起到了价值引领和示范作用。从上述几个阅读实践可以看出共享阅读运行模式具有以下核心特色。

(1) 阅读服务具有创新意识。服务主体对公众阅读需求和阅读行为的深度分析,准确研判公众的多元化阅读偏好,才能开发新的服务创意。这种创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对既有模式的内容创新。比如共享书箱和书屋等模式的基本属性源自“图书漂流”等传统项目,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再如共享书店的创意与“你阅读,我买单”的服务理念也存在一定的理念契合。

(2) 共享阅读来源于精准的数据分析。充分运用新兴技术和管理手段,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平台、阅读大数据等,对阅读需求进行更加全面而精准的研判与分析,及时调整和优化共享书店的共享阅读策略,可为持续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3) 能够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在处理读者和资源关系中,不仅要平衡双方的需求,更要处理好成本与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处理过程中,除了不断深度挖掘用户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外,还要不断创新阅读形式,营造趣味性、多样化的分享氛围,使得阅读形式与内容更加契合公众的真实需求。

(4) 坚持公益优先、合作共赢的价值导向。让闲置的阅读资源流动起来,为阅读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资源、制度、技术、平台等方面的服务支撑,促进共享阅读主体的互动交流,实现共享阅读参与方的共赢。

4 共享阅读模式的运行逻辑

共享是一种资源再利用和再分配过程。从服务场景和使用情景来分,阅读资源共享模式主要可分为局域性共享和全局性共享、有偿共享和免费共享、线上共享和线下共享等三组不同类型[7]。从参与主体的角度来看,阅读资源共享可分为图书馆主导型、跨界合作型、纯实体空间型等模式。推动全民阅读的共享机制应遵循公益优先、线上线下融合、开放获取等基本原则。在阅读资源供给方面,由政府“采购→投入”的单一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提供的多极化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的角色由资源提供者向政策引导和活动监管者转变。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由独立承担服务向协同合作转变,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优化全民阅读服务。与此同时,由新型模式带来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也应引起关注,需要进一步制定优化策略。

共享阅读生态体系的构建与运营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应当着重处理好三对关系。首先是阅读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匹配关系。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读者不清楚阅读资源共享主题和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好奇心,但从另一层面来讲,也可能会造成“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被动局面,影响读者的预期使用意愿和阅读满意度。从资源提供者的角度来讲,主办方往往都有自己的策划方案和规划内容,但又往往不能精准获得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阅读资源供给与需求无法很好地衔接起来。其次是阅读资源共享的动力与激励关系。共享阅读可持续发展还要解决动力之源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跨界合作,这是盘活闲置资源、消减浪费、提高效率的根本之策[8]。倡导社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公共文化设施的联动与合作,通过机制创新来调动各界参与和支持全民阅读的积极性,群策群力促进阅读资源共享。再次是共享阅读资源的投入与效果评估。跟踪评价环节的缺失将使阅读共享效果大打折扣,共享阅读项目主办方应在共享阅读资源的采选(交换、捐赠)、投入、使用和处理等环节引入适当的评价指标,对共享阅读活动的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以此作为優化服务流程和内容的重要依据。

5 共享阅读模式的优化策略

5.1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管理效能

共享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服务模式,它的运行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人为因素、自然条件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和保障共享阅读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制度设计入手,加强制度创新,保证共享阅读模式运行与制度之间的适应性和衔接性。

首先是建立共享阅读推荐书目制度。以图书馆为主导的共享阅读项目应以借助于本馆借阅数据和其他推荐资源作为参考,而非全盘接收来自社会的所有图书及其他资源,采取去粗存精、按需配置的基本策略,以便于参与者进行菜单式选择。跨界合作型、纯实体空间型等共享阅读模式也可参照上述规范施行。

其次是成立阅读推广(促进)协会等专业性组织。通过引导和规范用户行为、处置和化解矛盾、危机管理等措施,使共享阅读模式在组织保障之下高效运作,也有利于及时调配和协调阅读资源,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三是在共享阅读活动管理中引入信用评价机制。共享阅读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活动主体和参与者的阅读服务活动质量进行评价和反馈,另一方面是对翻阅、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的图书损耗、借阅周期、归还方式等情况进行规制和引导。根据读者共享行为的信用考评,设置奖励和惩罚机制,扩大或限制共享阅读权利是一个重要举措。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公共数据应当及时、完整地向读者公开。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线上线下相融合,通过官方公众号、海报、展台等方式广而告之。

5.2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

共享阅读资源与设施的建设应以就近共享为原则,促进城市街区(社区) 和农村协同发展,努力使共享阅读资源覆盖到更多的读者,让共享阅读资源惠及机关、学校、企业、社区(村组)、军营、工地、特殊人群集中区等社会各个角落,实现这一目标应注重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首先,要实施精品共享阅读资源整合策略,着力提供满足“阅读圈”内读者需求的优质共享资源。共享阅读主办者应及早公布优秀出版物共享清单,以便于资源提供者有选择地共享出版物和其他阅读内容。

其次,在共享阅读服务资源整合方面,加大对公益性社会机构的扶持力度,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全民乐享阅读的书香社会发展格局。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及民间图书馆(书屋、阅览室)等空间型阅读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共享阅读资源建设当中来。

第三,在共享阅读设施和资源管理方面,应加强后期维护、保养和更新,特别是阅读内容的筛选、消毒和整理。最后,根据人口分布与流动特点,分类分众推进共享阅读设施建设。如在城区或人流相对集中区域设立24小时自助借还机,构建24小时街区自助借还系统;在农村地区也可以实现阅读共享,如安徽滁州市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工程惠及更多的农村读者,既增强了村民的阅读体验,又能更好地满足其阅读需求[9]。

5.3 打造阅读品牌,引领阅读活动

打造品牌读书活动,既要致力于树立国家品牌,也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地方品牌。在各地的共享阅读活动中,品牌塑造和价值维护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创新举措。阅读品牌建设的目标是塑造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区域内的阅读活动,共筑书香社区。打造阅读品牌、引领阅读活动的优化对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全民阅读城市联盟,完善阅读资源共享机制。在区域性城市群既有协作框架下,紧扣文化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城际间阅读联盟协同发展模式[10]。阅读联盟有利于打破地域限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阅读联盟建设应注重从形式和内容上双向拓宽和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全民阅读联盟品牌的文化影响力和全民参与度。

二是阅读活动向偏远和农村地区延伸,积极培育农民阅读活动品牌。安徽省滁州市通过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民阅读活动品牌,通过组织实施系列化的季节性阅读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村读者阅读兴趣和热情,形成引领效应,助力全民阅读在广大农村地区成为常态[9]。

三是注重活动效果。在共享阅读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品牌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至少从阅读价值、思想性、文化品质和社会影响等维度上进行综合评价[11]。另外,在活动设计上应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读者享有充分的参与机会,进一步增强区域性共享阅读品牌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内容构成上突出地方的主题特色,并结合各地实际和群众迫切需求,构建有特色、接地气的阅读品牌活动参与渠道和共享机制。

5.4 量化资源需求,优化资源供给

阅读资源是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阅读活动赖以支撑的关键要素。读者对阅读资源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等内在要求,而资源供给具有体量大、种类多等外部特点。共享阅读的常态化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厘清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不应偏废其一。

从内容建设角度讲,服务主体应加强优质阅读资源的遴选、管理和维护。以政策文件的基本要求为准则,以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科学评价第三方机构发布的各类借阅排行榜和推荐书目清单,形成可信、可验证的量化决策报告。

从形式上看,共享閱读供给机制至少包括共享阅读站点的布局和投放量、阅读资源的类型、资源监控与调度体系等。在设点布局方面,应把握好空间与时间、人流与物流等要素的协调关系。比如,社区(居民小区) 附近与交通换乘点附近的读者需求及使用规律是有差别的,科学合理的阅读资源供给机制应建立在需求驱动的资源配置原则上。关键是在要共享阅读服务流程设计与规划阶段做好阅读资源的供需关系调查与研判,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价值主张为目标,在边际成本与服务质量之间达成平衡。最佳之策是能够在提供共享阅读服务之前开展深度调查,应当包括读者使用共享资源的意愿与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需求饱和度、阅读资源及配套设施受损预防性环境设计等主要内容。此外,服务主体还应当做好共享资源过程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工作,通过读者使用行为的数据追踪和信息反馈的综合评价,形成阅读资源供给改进对策与实施方案。

6 结语

共享阅读为促进文化资源开放共享、创新阅读模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以共享阅读为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在共享经济理念的影响下,给政府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提出了新的议题。共享阅读资源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政府权责的减弱,而是对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治理”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在共享阅读这种新模式的引领下,需要通过政府、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治理,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新型阅读服务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共享阅读服务的高效运行和优化管理,促进社会闲置阅读资源利用最大化。进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全民阅读资源体系建设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 1 ]李国朋.社会阅读资源一体化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7):17-19,66.

[ 2 ]郎玉林.对全民阅读价值哲学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2015(12):34-35,45.

[ 3 ]储爱霞,王司雷,余珊珊,等.数字化时代的阅读价值与阅读策略:基于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的探讨[J].萍乡学院学报,2016,33(5):112-116.

[ 4 ]赵玉顺.快约起!海南省图书馆推出共享书箱,每月400本书流向社会[EB/OL].[2017-09-05]. http://news.hainan.net/gundong/2017/08/05/3476803.shtml.

[ 5 ]吴添意.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洄游书屋:打造共享阅读品牌[C].2017年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论文集,2017.

[ 6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全球首家共享书店落户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安徽发行集团启动共享阅读之旅[EB/OL].[2017-09-04].http://www.wxm.com/News/newsDetail?newsId=326.

[ 7 ]罗云川,李彤.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治理策略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28-32.

[ 8 ]吴建中.社会力量办公共文化是大趋势[J].图书馆论坛,2016(8):37-38,47.

[ 9 ]罗宝.全民参与,共享阅读精彩[N].安徽日报,2017-07-12(009).

[10]袁雪梅,李梦妮,吕艳.宜昌市出台“读书之城”行动计划,力争5年构建“一城三网”全民阅读体系[EB/OL].

[2017-09-05].http://www.cn3x.com.cn/yichang/2017/0411/59691.html.

[11]吴娜.共享阅读的快乐:全民阅读活动走过十年[N].光明日报,2016-03-24(005).

猜你喜欢
社会力量公共文化服务全民阅读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管理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