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寒平
摘 要:现行苏教版教材的例习题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典型性、示范性和迁移性,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教师应该对这些例习题教学改编、挖掘和拓展,使教材例习题在初三的复习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升学生的能力。本文以“矩形折叠的再探究”复习课为例,对如何提高初三专题复习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拓展视角;专题复习;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63-2
“矩形折叠”在苏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第九章《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的复习题中已探究过,但随着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的积累,数学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必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深度探究,拓宽学生数学的视角,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教学设计与简析
问题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10,点P为AB边上一动点,将矩形沿CP折叠,使顶点B与点E重合。
(1)如果点E落在AD边上时(如图①),求线段PB的长。
(2)如果点P与点A重合(如图②),求DN的长。
(3)如果点E落在AD边的上方,且ME=MA(如图③),你能求线段PB的长吗?
(4)点P从点A移到点B的过程中,点E运动的轨迹有规律吗?
简析:前两问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矩形、轴对称、全等、相似、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处理基本图形的方法和数学思想。图①②是矩形折叠的两个基本图形。基本图形①是使矩形的一个顶点落在矩形的一边上。这里利用的主要知识有:矩形、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APE∽△DEC;基本图形②是使矩形沿着对角线折叠。这里利用的主要知识有:矩形、轴对称的性质、△AEN≌△CDN、折叠后重合部分△ACN是等腰三角形;第(3)问既是前两问的变式巩固,也为下一问的难点作好铺垫。难度有所提升,但有了前面两问的铺垫应该不難解决。这里利用的主要知识有:矩形、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AMP≌△MNC∽△DCN;第(4)问拓展我们对矩形折叠的视角,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想到点E的轨迹是以点C为圆心,CE长为半径的圆弧。这既要从“动”中找出“静”的量,又要对“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尝试让学生先画出大概图像,再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铺垫的三种情形是突破口。
问题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点P为AD边上一动点,将矩形沿CP折叠,使顶点D与点F重合。
(1)如果点F落在对角线AC上时,求线段PD的长。
(2)如果点B、F、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线段PD的长。
(3)如果点F落在矩形对称轴上时,求线段PD的长。
简析:由问题1中的拓展经验可知,点F随着折痕CP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点C是定点,CF恒等于定长CD,所以点F的运动轨迹是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的圆弧。先把点F定下来:(1)点F落在对角线AC上时,点F是⊙C与AC的交点如图⑤;(2)点B、F、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BP是的⊙C的切线,切点为F如图⑥;(3)当点F落在矩形对称轴上时,点F是⊙C与矩形对称轴的交点。再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出相应的图形分别如图⑦—⑩。
主要方法:第(1)问中的图⑤是三角形折叠的基本图形,可以利用△APE∽△ACD或勾股定理(Rt△APF)求解;第(2)问图⑥可以利用△ABP≌△FCB或△BCP是等腰三角形轻松求解;较困难的是第(3)问的求解,矩形的对称轴有横竖两条直线,点F的轨迹与对称轴可以交在矩形内,也可点交在矩形外。图⑦由CF=CD=2CJ,得到∠FCJ=60°,利用含特珠角的Rt△CDP求解;图⑧这种情形显然不存在;图⑨利用△PGF∽△FHC求解,这种解法在问题1中已回顾过;图⑩还是利用△PGF∽△FHC求解,通过计算得到点P在射线DA上,说明不存在。
上述两环节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充分的表达空间和有效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动手画图、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对问题进行思辨、优化,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链接思考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C=3,点P为AB边上一动点,将矩形沿CP折叠,使顶点A、D分别与点E、F重合。
(1)当EF恰好经过点B时(如图①),求线段AP的长;
(2)若EF分别与AB、BC相交于点M、N,且∠PCB=225°(如图②),求△DFG的面积;
(3)在点P从点A移到点B的过程中,求点E运动的路径长。
三、课堂生成
生成片断1:问题1中第(4)问
师:点E和点P是关于折痕CP对称,点E随着点P的运动不停的变化,点P从点A移到点B的过程中,点E运动的轨迹有规律吗?
(动手画图、猜想验证……)
生:应该是圆弧吧。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我找了几个特殊点,大概画了一下。
师:你找了哪几个特殊点呢?
生:就上述三种情况的三个点,再找了一个点B。
师:既然是圆弧,那圆心是谁,半径是多少呢?
生:点E随着折痕CP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点C是定点,CE恒等于定长CB,所以点E运动的轨迹是以点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的圆弧。
等大部分同学画出路径后,教师拖动点P在AB上运动,追踪点E的轨迹。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点E的轨迹。
师:其实,在解决一些动点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特珠化,通过特珠情形来帮助我们理解动点的问题。解题时我们还要关注前面的问题设置,它有时就是我们解题的“梯子”。
生成片断2:问题2中第(3)问
师:当点F落在矩形对称轴上,你能找到这个点吗?
生:矩形的对称轴有两条,我们要分类讨论。
师:很好,为了看得清楚,我们将两条对称轴分开画。
生:找到了,分别如图⑦⑨这两种情形。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1:先画对称轴,再画点F的轨迹⊙C,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点P。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还有如图⑧⑩两种情形呢?
学生开始争论起来……最后达成共识:圖⑧这种情形直观判断显然不存在;图⑩这种情形要通过计算判断是否可以。
师:经过讨论,我们达成了共识要求解图⑦⑨⑩两种情形。先求谁比较简单呢?
(学生独立思考……)
生1:先求图⑨,它就是问题1中图①的情形;再求图⑩,它是图⑨的变形,“形变神不变”还是可以利用△PGF∽△FHC解决;最后求图⑦,过点P作一条直线与AB平行就构造了图⑨的情形。
生2:先求图⑦,它比较特殊:CF=CD=2CJ,得到∠FCJ=60°,利用含特珠角的Rt△CDP求解。
(生师共同交流,对问题进行思辨、优化……)
四、启示与反思
1.教学设计要回归课本
课本中的一些经典例习题,潜力大、功效多,内涵丰富、韵味无穷。作为教师,我们应精心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安排,深入挖掘利用,发挥教材中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努力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使学生在消化吸收课本经典例习题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创造性作用。
2.教学设计要深入浅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鉴于此,在设计初三复习课时,教师对学情一定要正确把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深入研究。复习课不是知识点的回忆及简单问题的罗列与堆砌,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中。
3.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初中数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有两个有力的支柱,即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蕴藏着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又产生数学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本节课探究活动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抓住轨迹是圆弧这条主线,注重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把原来的结论内化成了现在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教学中重视基本图形的提炼
读图、识图、画图、分析图形是初中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很多几何知识是通过图形来传递、表达的,我们通常把这些图形称之为基本图形。图形可以引发联想,形成新的图形,使知识得以有效拓展,以优化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其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