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杨慧
【摘 要】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我们应该创设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这是值得每一位初中德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德育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和感悟。创设充满“温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只有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进行“探究性”学习,革新教学评价,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与成长。
【关键词】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性学习;多维度教学评价;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温度”
近期拜读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的《课程的逻辑》一书,该书从“创新课程文化”和“重建课堂教学”两个篇目对我国新的课程逻辑的建构进行了阐述。结合学科的特点,我们在埋头钻研新教材的同时,必须多读专家的教育理论书籍,并深入地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我们应该创设怎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课程的逻辑》一书给了我们一些启发。我认为,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温度”的课堂。
一、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习内容有“温度”
钟教授认为:“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反思我们初中的政治课程,从最初的《思想政治》到《思想品德》到现在的《道德与法治》,名称发生了变化,内容进行了不断调整与整合。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策略不断改进。书本只是一种“纲目”,而教学内容需要社会生活这个大背景大素材去充实和润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双“慧眼”,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帮助学生剖析现象背后的实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感和敏锐感。
例如:在上九年级上册“了解社会发展”这一框时,我把“社会”聚焦到学生的家乡海门,通过近十年海门的变化:将市政府南迁、旧城区改造、新城区扩建、修建铁路等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进而思考: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什么?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切入,由“已知”到“未知”进行探索,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真实可信有“温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后续内容的学习进行良好的情感铺垫。再如:在上“参与志愿服务”这一框时,考虑到学生可能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很少有学生真正参与过志愿者服务,如果让他们谈感受可能会很空洞。因此,我搜集了身边的志愿者协会活动的一些资料: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协会冬日铲雪活动、海门雏鹰志愿者协会爱心义卖活动、海门爱心慈善协会夏日送水活动等,让学生知道志愿者活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志愿者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正因为这些志愿者的存在,我们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之后,问学生:如果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你会加入志愿者协会吗?有同学说想,但不知道如何加入。我告诉他,可以去狮山路的雏鹰志愿者协会,咨询加入的方式;可以通过网络——南通江海志愿者服务平台,查询一些志愿服务的项目、时间、人数等。通过这样真实情境的创设,将书本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师生之间的真实对话,共同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温度”的课堂。
二、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习方式有“温度”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捕捉信息、理解信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家智能、存在智能以及道德智能等。而传统意义上的智力,是适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这其实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纵观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到社会实践这一块的内容,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几乎是一带而过甚至是跳过的。而非“考点”的内容、社会实践的内容,恰恰是可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情商的。在缺少社会实践的条件下,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情商呢?
比如:在八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在每节新课开始之前,我让学生进行5分钟左右的新闻播报演讲。课前安排好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准备:搜集、整理资料,确定演讲主题,做好辅助演讲的精美PPT,商量决定演讲人选。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和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也有所增强。学生开始学会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在播报演讲中,学生谈及了“马云退休后想从事教育事业”,引发自己关于梦想的思考;谈及了“东方——2018”战略演习中俄两军官兵开展帐篷文化交流活动,“中国军人的军容、装备与友好让俄军参演官兵在中国军营三次竖起大拇指”,引发大家关于强军梦的探讨;谈及受台风“山竹”袭击,海门出现大暴雨,一夜成“海”,学生感慨海门小城的排水系统有待完善等。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新闻线索,小组交流讨论最终形成新闻播报演讲,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锻炼思维深度。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教师将讲台演说时间“让位”给学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充满“温度”,正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所需要的。当然,我们更期待有真正走向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接触更为真实的社会课堂。
三、革新教学评价,让评价方式有“温度”
现行教育评价往往侧重记忆与理解,评价方式主要以纸笔测验为评价标准,确定学生学习的优劣。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察也往往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依据。因此,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难免存在弊端,也给师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曾经教过一个女孩,阳光活泼,充满热情。课堂上,每次我抛出问题,她总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有时还会反问老师一些问题,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刚才的结论对不对?有没有漏洞?机灵如她。一次学校运动会上,她为了班级挥洒汗水,是班上唯一一个报的比赛项目最多的一个女生。再后来,她成了男生眼中“我最欣赏的女生”,她听了之后,只是会心一笑,俨然把那些男孩子当成了“哥们儿”。之后,我了解到她是在上海读的小学,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练就了好体格。只是,她的考试成绩很一般。期末考试前夕,我安排了小组长的任务给她,她很开心。小组长要先背书给我听,她很积极,只是她总是组长中最后一个来背的,吞吞吐吐很不熟练。她看出了我的质疑,几次下来还是老样子,她的自信心有点受打击了。之后,我一直在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为什么只能用笔试这种唯一的教学评价?为什么还是侧重知识点的考查?为什么不能建立多维度教学评价?这个女孩考试成绩很一般,但在我心里她却很优秀。她的优秀,还有谁能证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应进行改革,我们应建立“档案袋评价”,收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社区人士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方面的资料,来把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从而取得长远的进步。这样的评价才更科学合理、更人性化、更有“温度”。
总之,教学是一门永恒的艺术,需要教师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只有改进教学评价、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创设充满“温度”的精彩课堂。而这,需要我们每个教育人用一辈子去探索,去实践。回归教育的本真,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真实而又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期待道德与法治课堂“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