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唐西域记》中的隐喻

2018-02-16 08:29陆琳
文教资料 2018年33期
关键词:认知隐喻特点

陆琳

摘   要: 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为基础,探讨《大唐西域记》中隐喻的形式、特点及形成的认知机制。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隐喻    特点    认知

一、引言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现象。近年来,学界对隐喻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向认知语言学转变,这为隐喻研究提供了一個崭新的视角。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是认知隐喻理论,其代表观点是“概念隐喻理论”,自Lakoff & Johnson(1980)提出至今,已发展成为成熟和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加深了人们对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其认识论基础的理解。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见闻录,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是西域研究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古籍中传记文学和游记文学的名著。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与地理的能手……《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作为近代汉语语料的代表,《大唐西域记》用语通俗,有大量的隐喻,但相关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拟从《大唐西域记》①入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书中的隐喻,探讨隐喻特点及认知机制。

二、《大唐西域记》隐喻的形式

《大唐西域记》中隐喻使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词语隐喻

即形成隐喻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以词的形式存在于句子当中,充当句子成分。我们根据始源域将词语隐喻分为四类:

1.水之喻。如:

例(1)是时僧徒惧有退负,集而议曰:“慧日已沈,法桥将毁,王党外道,其可敌乎?事势若斯,计将安出?”(《卷五》)

例(2)虽遇匠石,朽木难雕,幸入法流,脂膏不润。(《卷十二》)

例(3)其先释种也,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六百年,光有疆土,嗣膺王业,树心佛地,流情法海。(《卷三》)

例(4)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序》)

句中“法桥、法流、法海、性海”等为词语隐喻。

“法桥”,源域是“桥”,目标域为“法”。映射:佛能渡人生死,就像桥能帮助人渡过大河。

“法流”,源域是“流”,目标域为“法”。映射:正法法相续不断,如同流水滔滔不绝。

“法海”,源域是“海”,目标域为“法”。映射:佛法宽广、深厚,如同大海般深广难测。

“性海”,源域是“海”,目标域为“性”。映射:真如之理性深广,如同大海般宽厚。

2.天空之喻。如:

例(5)法云再荫,慧日重明。(《卷十二》)

句中“法云”、“慧日”是词语隐喻。“法云”,源域为“云”,目的域为“法”。映射:佛说法普荫一切众生,如同云使得人清凉自在一样。

“慧日”,源域为“日”,目的域为“佛的智慧”。映射:佛的智慧能带来光亮,如同太阳一般,能照明一切黑暗。

3.网之喻。如:

例(6)弟曰:“昔羁爱网,心驰声色;今出危城,志悦山谷。愿弃人间,长从丘壑。”(《卷八》)

句中“爱网”是词语隐喻。源域为“网”,目的域为“爱”。映射:爱能使人受到束缚,像坠网中被捕捉。

4.田之喻。如:

例(7)大王情流佛法,广树福田,敢请纡驾,降临我宅。(《卷六》)

“福田”为词语隐喻。源域为“田”,目的域为“福”。“田”以生长为义。映射:佛教以为供养布施,行善修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亩,有秋收之利。“福田”在《大唐西域记》中多见。

(二)句子隐喻

即“形成隐喻的要素(本体、喻体、喻词、相似性)部分或全部出现在一个带有标点符号的语句中,形成一个典型的隐喻话语”②。《大唐西域就》中的句子隐喻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人物类。如:

例(8)法师籍庆诞生,含和降德,结根深而?茂,导源浚而灵长。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序》)

源域为“霞”、“月”,“兰”、“桂”,目的域为“年少时的玄奘”。映射:年少时玄奘风姿绰约、器宇轩昂,像朝霞升起时的灿烂绚丽,像明月升空时月光照耀大地;玄奘童幼之年才气如同兰花散香,桂树含馥。

例(9)时负座竖便即发难,深义泉涌,清辩响应。(《卷八》

源域为“泉水”,目的域为“深义”。映射:童仆才华横溢,对外道发难时,深刻的义理如同泉水般涌出,辩论清晰,对答敏捷。

例(10)如来尔时起菩提树,趣鹿野园,威仪寂静,神光晃曜,毫含玉彩,身真金色,安详前进,导彼五人。(《卷七》)

源域为“玉”,目的域为“眉间白毫”。映射:如来眉间的白色毫毛如同玉般光泽,通透、璀璨。

例(11)于是远近相趋,士女云集(《卷三》)

源域为“云”,目的域为“士女”。映射:远近的人竞相赶到佛寺,士女多如云彩般聚集。

例(12)是时千众万骑,云屯雾合(《卷十一》)

源域为“云”,目的域为“千众万骑”。映射:当时人马成千上万,像云雾般围住树林。

2.事物类。如:

例(13)我大唐之有天下也,辟寰宇而创帝图,扫搀抢而清天步,功侔造化,明等照临。(《序》)

源域为“自然创造万物、日月照亮万物”,目的域为“大唐保有天下的功勋”。映射:唐代开天辟地创立帝业、扫平战乱、稳定国运的功劳如同自然创造万物,等同日月照亮万物。

例(14)玄化滂流,祥风遐扇,同乾坤之覆载,齐风雨之鼓润。(《卷一》)

源域为“乾坤、风雨覆盖万物”,目的域为“大唐实行圣明的教化”。映射:大唐圣明的教化广泛流布,像乾坤覆盖承载万物,如风雨荡涤润泽天下。

例(15)师必博究精微,贯穷玄奥,示之大义,导以微言,提撕善诱,雕朽励薄。(《卷二》)

源域为“老师对学生的教导”,目的域为“雕朽励薄”。映射:老師必须广泛钻研精微义理,深入探讨玄妙的奥旨,向学生揭示佛教要义,用微妙的言语引导他们,提醒他们,循循善诱,如同把朽木雕琢成器,把薄片磨成利刃。

3.景物类。如:

例(16)形胜故墟,鱼鳞间峙。(《卷七》)

例(17)小窣堵波、诸大石室,鳞次相望,不详其数。(《卷四》)

例(18)大窣堵波左右,小窣堵波鱼鳞百数(《卷二》)。

例(19)又有诸窣堵波,鳞次相望,并过去四佛坐处也。(《卷十一》)

这四句中源域为“鱼鳞”,目的域为“佛寺”。这些地方佛寺密集,数量多,如鱼鳞那样依次排列。

例(20)崖龛石室,棋布岩林。(《卷十二》)

此句源域为“棋子”,目的域为“石室”。映射:龛室密集,像棋子般错落在岩石间。

例(21)花林池沼,光鲜澄镜。(《卷二》)

此句源域为“镜”,目的域为“池沼”。映射:池沼水流清澈如同明镜。

《大唐西域记》中很多隐以“镜”为源域,池水、泉水为目的域的隐喻很多,此不一一列举。

例(22)“……呾叉始罗国之襟带,吾今命尔作镇彼国。……”(《卷三》)

句中源域为“襟带”,目的域为“呾叉始罗国”。映射:呾叉始罗国是要害之地,地理形势险要,如同衣襟和腰带。

三、《大唐西域记》中隐喻的特点

(一)从形式结构上看,主要有词语隐喻和句子隐喻两种。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多对应”和“多一对应”的关系。

“一多对应”如词语隐喻中目的域“法”对应的始源域为“桥”、“流”、“海”等。

“多一对应”如始源域“海”对应的目标域可以是“法”、“性”等。

句子隐喻中,体现“一多对应”关系的如例(8)“玄奘”为目标域,始源域为“霞”、“月”、“兰”、“桂”;体现“多一对应”关系的如例(11)、(12)中始源域为“云”,目标域为“士女”、“千众万骑”。

(二)有的隐喻在使用中,不将源域的全部内涵投射到目的域上,而是有选择地部分投射。如例(8)只投射了上升过程中的朝霞、升空过程中的明月,以此比喻年少时的玄奘如同朝霞升起时那样灿烂绚丽,像明月升空时那样照耀大地;完全升起的朝霞和明月没有被投射。

(三)句子隐喻中,有不少以歌颂大唐开国之不朽功勋、清明政治等意义抽象的词语为目标域的用例。玄奘西行归国后,受到太宗和高宗的钦重,供养于大殿内,赐号“三藏法师”。《大唐西域记》是玄奘在唐太宗的勉励敦促下撰写,后经弟子辩机编次润饰而成的。在这种背景下,其作品中当然不能缺少对唐朝社会的讴歌与赞扬。

(四)句子隐喻中有多处以沿途景物为目标域,如“佛寺”、“泉池”等。《大唐西域记》是描述玄奘历经十七年西行求法之所见所闻,行程五万余里,自长安经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到达天竺,途经多个国家、地区,自然少不了对各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山川河流等的描写。

四、《大唐西域记》中隐喻的认知机制

《大唐西域记》虽是传记、游记名著,但涉及不少与佛教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深奥难懂,要真正理解并不容易,只有采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作比喻才能起到映射作用,才会便于理解,才能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大唐西域记》还涉及西行求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并不为常人熟知的人、事、物等,都需要借助隐喻将复杂的概念简单化。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现实主义。经验现实主义注重隐喻对人类认知体系和语言形成的作用”③。“隐喻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以熟悉的事物来认知抽象陌生事物的过程和方式”④。其工作机制是将源域中我们较为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或者模糊的思想、情绪,从而加深我们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进而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隐喻的产生和理解在于源域和目的域之间存在关联,二者对应关系的纽带是二者之间的相似点和共同点。

注释:

①董志翘,译注.大唐西域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②张全生.敦煌讲经文中的隐喻[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4.

③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J].外国语,2000(1).

④Lakoff,G.&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视角看佛经《宝积经》中的比喻[J].学术探索,2012(4).

[2]高文成,汪凯.以《孟子》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林丽.禅宗语言中的比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4]明宏.语言哲学视野下的认知隐喻探讨[J].文教资料,2009(11).

猜你喜欢
认知隐喻特点
《活的隐喻》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