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新时期要求开创学校体育新局面

2018-02-16 05:18肖建忠李华覃良军
体育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局面学校体育广东省

肖建忠 李华 覃良军

摘  要:为积极响应新时期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广东省分别从转变体育教师观念、提高体育教育科学化水平,立足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等几方面着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努力提升学生的体能、技能的同时,发挥体育立德树人的作用,提出今后的工作重点与设想。

关键词:广东省;学校体育;新局面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2-0024-03

近年来,广东省以“创强争先建高地”“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市、县(市、区)”为引领,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阵地,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关键性作用,使得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运动技能水平等全面提升,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立德树人”的作用。

廣东省充分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方式在改变,而人们的身体健康意识还没得到及时转变,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应以夯实课堂教学作为核心,发挥教学与课外活动联动作用,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目标。为此,广东省针对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着力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致力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提高体育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当前教育教学问题,往往是教师的观念问题。教师观念陈旧,未能跟上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妨碍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许多体育教师停留于过去的拿来主义(对作为学生时体育教师教学的简单复制)、经验主义(以个人感性为主的经验)、教材主义(照本宣科),缺乏个人理性科学的思考,严重影响了当前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广东省教育行政以及教研部门深深地意识到,当前体育教学根本问题就是要彻底改变体育教师的落实观念。为此,广东省通过一系列培训、研修和组织专题宣讲活动等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自2017年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连续两年组织各级教研员进行教研员专项研修、培训活动达10余批次,参加培训的体育教研员、骨干体育教师达到100余人;广东省每年举办1~2批青少年校园教研员以及3期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专项培训,参训人员达到2000多人;举办了“国家—省—市”三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训。通过研修、培训活动,拓宽了体育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

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广东省还采取走出去的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影响力。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组织国内、省内的校园足球专家在全省范围18个地级市的40余个县(市、区)举办青少年校园足球宣讲活动,全省超过1万名教师参加了宣讲活动。以校园足球为例,通过培训、宣讲活动让体育教师明白“为何而教”,让教师们明确校园足球的目标是以足球为抓手,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身体体质,培养会踢足球的科学家而不是将学生都培养成足球专业运动员;让教师们清楚“教什么”,如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定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特点及体能敏感,确定足球的教学内容;让教师们明白如何教,如何根据学情,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足球教学等,通过培训、研修、宣讲活动,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渐发生转变。“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成为广东省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研究的问题。目前,体育教学逐渐做到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与体能发展规律,体育教学在教师观念转变中逐步提高科学化水平,教学质量和效果正在显著提升。

二、立足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的保证。体育课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能否实现。当前,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运动强度不足、运动密度过小、没有起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作用等问题,运动技能培养、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效果也不明显。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程必须实现运动技能目标、健康行为目标和体育品德目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体育课必须突出“体能”和“技能”两个显性目标,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两个隐性目标。为此,通过教学展示、宣传培训等途径,帮助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将体育教师从管控、驾驭学生以及揪动作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体能目标、技能目标以及育人目标相统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经过10多年的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仅靠体育课堂,显然没法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正如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没有课外练习、作业,学业水平亦难以提高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体育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提高运动技术技能,从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解决大课间体育技能水平低、学生缺乏兴趣的问题),同时通过课外巩固体能、技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更有利于课内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小学体育课内联动机制”做法,将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一体化考虑,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实践证明,通过体育课内外联动,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在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2018年开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同一节课”教研活动,利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平台直播课堂教学,并通知地方教研部门组织体育教师观看课堂教学,任课教师、专家与现场、远程观看的观众,线上、线下互动,解答体育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课堂,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广东省以名师工作室为抓手,利用各级体育名师工作的辐射作用,将新的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等通过名师工作室影响一线名师,并通过名师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从两年来的实践来看,利用好名师工作室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面对省内足球教师专项缺乏、校园足球教学能力参差不齐、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组织省内足球教学水平较高的足球教学能手进行送教下基层活动。从2017年始,在全省范围已完成了40多个县(市、区)的送教活动任务,超过10000名体育教师参加了活动,在中小学引起非常大的影响,报纸、专业期刊都对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校园足球送教活动进行报道,各地纷纷要求开展活动。通过送教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带到其他地区,一方面树立教学标杆,统一教学思想,拓宽视野,另一方面让教师们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

三、构筑体育教育交流展示成长平台,实现体育教师共同发展

由于广东省珠三角腹地与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体育教师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教学能力都差距较大,因此不同地区之间必须加强交流合作,才能做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就体育教育而言,“闭门造车,自我封闭”靠个人摸索不仅是事倍功半,而且教学水平总是有所限制的,因而体育教师必须相互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做到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体育教师的核心能力。为提高体育教师的两大能力,广东省将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纳入每三年一届的省运动会学校体育比赛,还与省总工会联合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师职业能力(体育学科)大赛。到2018年为止,基本功比赛已连续举办三届(共举办四届,第一届没有纳入省运会学校体育组比赛),职业能力大赛已举办了一届(2019年比赛已纳入日程)。通过比赛交流,让体育教师们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尽管生活条件、方式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是两大能力并不因此有所下降,而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广东省教育厅连续举办了九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每两年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层层选拔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代表性强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公开展示,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通过活动一方面让广大体育教师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另一方面为广大教师们交流学习提供平台,减少区域、教师之间的差距。

针对体育的教科研短板,广东省致力于打造体育教师教科研交流平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2010年开始,广东省就将科学论文报告会作为广东省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的一个项目,一方面通过科报会引导体育教师进行思考、研究问题,一方面将个人教科研成果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科研实践成果,从而做到共同成长。

四、提高体育教育教科研能力,以教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不少学校领导、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如果将教学与教科研工作割裂开来,所做的教科研不是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是其他与日常教学工作关系不大的问题,将教学与教科研割裂开成为“两张皮”,或许会给教学带来一些影响,但如果教师的教科研是研究解决日常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成了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这样教科研不仅不会影响到教学,而且能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必须通过教科研活动促使教师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去了解前沿知识,才能促进其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为引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开展2017年度青少年校园足球专项课题立项申报工作,超过1000名教师申报了课题,最终117项课题被立项。通过课题申报、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的科学性,形成了“校园足球运动会(单项足球运动技能、综合足球运动技能以及足球比赛等的综合性足球比赛)”“丛林足球(利用树木作为障碍,在丛林中开展足球运动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通过课题研究,突破惯性思维的枷锁,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体育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专业从中得到发展和提升。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还通过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建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内外联动机制”项目研究带领一批学校、教师去研究如何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共同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技能;通过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课题“初中体育半选项教学研究”“校园足球支持体系研究”等探索,如何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动技能水平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性地提出了初中体育“行政班+选项”教学的概念和组织方法等,该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础教育)。通过研究活动,许多体育教师从中培养了科研意识、掌握了科研方法,从而也带动了一批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往往热衷组织各种活动、比赛,停留于“做”的感性知识层面,缺乏科学思维,导致体育教学出现一定随意性、盲目性。为此,广东省通过一系列教科研活动,使得体育教师的科学思维不断加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凝炼成果能力不断提升,为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设计及近期重点

1.以教育现代化为引领,建立广东省“构建德智体美劳体系”为主线,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力。通过抽查等方式督促学校体育制度的落实,调研查摆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优点与短板,实现“补短扬长”,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效果。

2.继续以提高体育教学实效为核心,以促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为关键点,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教学基础性和兜底作用。继续举办体育教研员专项培訓,充分发挥教研的科学引领作用。同时,组织专家、名师进行送教下基层、理论宣讲等活动,提高一线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继续以教科研为抓手,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提高体育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发现规律、提炼经验的能力,从源头上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

4.发挥“广东省体育教师能力大赛”“体育同一堂课”等系列活动的作用,通过比赛、活动的引擎和引导作用,促进体育教师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为体育教师提供标准和为发展提供方向。

5.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通过校园足球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通过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校园足球推广学校等,提高校园足球水平,培养体育氛围,发挥体育的全面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弼.制度创新 改革引领 不断提升——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工作概述[J].体育教学,2010.10.

[2]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5.

猜你喜欢
新局面学校体育广东省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聚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开辟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