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

2018-02-15 12:41胡长苏
读天下 2018年24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换言之就是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之所以学习,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但其个体目的则是在于提高个人的能力。学习数学的个体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能力

一、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分析

通过平常的课堂教学观察,以及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显示,当前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很低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何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不知道学习数学知识有何用,应该怎样用,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 知识经验基础不牢固

对实际问题的准确表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学生只有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辨别出不同性质的问题,否则分析梳理已知条件都是有难度的。因为当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知识的激活和重组不可避免,但实际问题是记忆中的绝大部分信息并未被激活调动起来。

(二) 认知策略缺乏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学习、回忆和思维的技能叫做认知策略。当前,很多学生普遍只是按照一般的常规思路去思考面对的几个新情境问题,而无法及时调节思维的技能,产生突破常规的不同寻常的新方法,或者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去摸清问题的要点。

(三) 问题解决的自信心不足

学生问题解决的效能直接受到学习态度、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会让学生养成追求成功和积极性,由此产生的对自己问题解决能力的较强自信心就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当这方面成为学生的短板时,大部分学生因为问题复杂就放弃作答,很明显就是解决新问题的自信心不足,积极性不强。

二、 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 改善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听不如看,看不如做,亲身经历的知识才会属于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把教材中出现的新知识点,以数学问题解决的形式进行教学,即新知识的传授与“问题解决”同时进行,相互交错。比如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教学”就可以采用如下兩种思路:

思路1:让学生把圆形纸片等分成16份后,把它们拼成不同的图形,一个学生只要求拼出一种,然后交流。在得出圆面积公式后,再练习。练习的主要类型是:分别已知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求圆的面积。

思路2: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推导的过程”上,即强调过程。在将问题展现给学生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做一做,把一个半径为r,周长为C的圆形纸片分成16等份,然后把这16份分别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再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设计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对上面每一种图形的推导过程,而不仅仅是看与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演示。只有当学生充分经历了上面的推导过程,才能对这样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 善于创设数学问题解决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开放式的教学,开放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根握问题需要自己去选择信息、检索已有知识并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特别是在问题创设时,应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个接近生活、真实、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内容或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面对这个问题,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从内心产生需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如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后,教师注意提供学生灵活多变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并能够在几类方法中作出恰当的合理选反择。“你能用合适的方法计算49+20=?27+38=?27+37=?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学生面对的这个问题具有足够大的思考空间,需要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首先,要作出判断、选择,如第1题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简便;第2题用凑整的方法简便;第3题与第2题联系起来思考,只需将第2题的结果65减去1即得到答案,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教学中的例题而产生思维模式而形成行为定式,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学生能从全局上把握问题要害及特点的整体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步骤和习惯,能够先观察问题特点,再作出判断、选择,最后解题并检验结果。这种教学方式能便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情境,认真表征问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与方法,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

(三) 加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除了以上方法之外,笔者还建议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科学划分小组,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原则,实现小组间的良性合作和竞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间开动脑筋共同解决数学难题。此外,还要深入各个合作小组中去,在学生互助学习过程中积极指导和参与,对于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答疑解惑,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在与学生的互动的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三、 总结

总言之,当下的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并不强,他们缺乏实际的教学体验和实践。尽管新课改已经深入到各学科,但很多传统模式下遗留下来的问题并非朝夕即可改变的,这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的付出和努力。笔者在后续的教学中也将会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成为“死读书”的“书呆子”。

参考文献:

[1]冷少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以YZ市YC校为例[D].扬州大学,2013.

[2]郑秋.浅谈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速读(上旬),2015(7):158.

作者简介:

胡长苏,重庆市,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借力“三度开放”探究设计,点燃课堂思维之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