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胡兴 凌鹏国
重庆市云阳县处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和移民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强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把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该县以“提高农村特殊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提升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水平,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为办学目标,创新举措,多向度发展特殊教育,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创新教育体系,为特殊儿童提供服务
云阳县现有在校学生15.6万人,其中特殊学生1817人。如何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保证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是云阳县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
1.构建特教服务体系
云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出台了《云阳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办法》,多部门联合施策、齐抓共管,做新、做实、做细特殊教育工作。目前,云阳县特殊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以“轻中度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中重度特殊学生在特教学校就读,重度特殊学生送教上门”的特殊教育服务模式,保证了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推进了教育公平,提高了特殊家庭的幸福指数。
由县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县教委负责建构的“一个主体,六个基地,120个校点”的特殊教育资源供给网络新格局,有效地夯实了特殊教育的服务基础,增强了特殊教育的服务能力,为全面提升特殊教育的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个主体”指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发挥其领航导向的作用。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组建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开展针对普通学校教师的特教培训,指导全县各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为重度特殊儿童提供送教服务,为中度特殊儿童提供有效教育、个性化服务方案并提出康复建议,对特殊儿童家长和特殊人群进行生活自理、学习模式、工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六个基地”指在县域内6个区域中心学校建立特殊教育综合基地,发挥其功能辐射作用。重点建设特教资源教室,完善服务功能,为本地区的特教校点提供硬件支持,以满足各类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需要。
“120个校点”指在全县120所完全学校实施相应学段的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制,接受特殊儿童入学,并带动村小和教学点招收特殊儿童。特教校点的设立解决了农村地区特殊儿童“入学难,入学远”的问题。
2.加大特教服务投入
坚持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的机制,加强对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首先,提高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及特教专项经费,将特教学校学生生活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特殊儿童在校期间能吃上营养餐,以促进其身体机能的康复。其次,建成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个、特教教室8个,增配特教学校教师编制,配置送教上门巡回指导专用车,以保证特殊教育的硬件需求。然后,在相关政策的允许下,保证每年民政彩票公益金中用于特殊儿童和特殊人员的资金及时、全额地用于特殊教育。最后,积极向社会融资。近年来,特教学校利用社会融资新修了塑胶运动场,更新了各类功能室,配备了目前世界顶级的听觉语言训练系统、图文沟通训练系统、微电脑语音沟通板、感觉统合器材、情景教室等,提高了特教学校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3.精准确定特教服务对象
全县各小学在招生区域内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就读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和就读台账,精准掌握特殊儿童的入学情况。县教委联合卫计委、残联等部门成立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实施鉴定和定级,制订个性化特殊教育支援服务方案,精准确定实施特教服务的类型和模式。
二、创新教育载体,为特殊儿童提供技能服务
1.建设特殊教育资源库
开通了“云阳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网站,实现了特殊教育“主体与基地和校点”的资源共享;并将微课、讲座、电子图书等教育教学资源上传网站,通过网络实现县内不同区域的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对资源中心的功能提升起到了强大的辅助作用。
2.创新培智课程结构模式
针对特殊儿童坚持走“医教技”三结合培育方式,打造“10分钟康复训练+20分钟知识学习+10分钟技能培训”的“121阳光课堂”结构模式,并在低学段开设生活自理课程,中学段开设社会适应课程,高学段开设职业技能课程。
3.实行“特职结合+双边授课”模式
特教学校与职教学校联合办学,探索特殊儿童学会生存、适应社会的发展路径。一是让特教学校在校的特殊儿童定期到职业学校参加技能培训,或让职教学校教师到特教学校为特殊儿童送课。二是让特教学校毕业的特殊儿童到职教学校学习专业技术,或让特教学校教师到职教学校为特殊儿童送课。
4.开设“生活·艺术”拓展课程
特教学校针对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自县内农村地区的情况,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开设由“生活种植课、艺术烹饪课、陶艺制作课”构成的拓展课程,让特殊儿童体悟到生活与艺术之美,促进培智成果的生成。
(1)生活种植课。学校在校园内为每个培智班“划拨”一块土地,开发成“心灵”种植园。由邀请的农民教师和任课教师一起带领学生们种植时令蔬菜,在翻地、培土、下种、锄草等过程中,锻炼学生们的身体,训练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2)艺术烹饪课。学校为每个培智年级配置一间艺术厨房,里面配有厨具、炊具、餐具和电视等。师生在厨房可以看一段美食视频,炒一盘生态蔬菜,聽一曲悠扬乐音,享一餐家庭晚宴。通过对特殊儿童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和生活美感的培养,丰富了特殊教育的内涵,提升了特殊教育的现实意义。
(3)陶艺制作课。学校建立了一间陶艺加工坊,以土陶制作为主,请县内“陶艺与绿植”特色项目学校的教师来校教授制作技艺。陶艺制作课渐渐地提高了特殊儿童的动手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智力水平。
三、创新随班就读,为特殊儿童提供教学服务
目前,云阳县域内6~15周岁的适龄特殊儿童基本实现了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
一是培训——普通教师接受特殊训练。借助重庆师范大学和云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资源,对全县随班就读的专任教师进行特教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把优质、前沿的特殊教育服务理念、技能、技巧传授给他们,以提高随班就读师资的专业水平。
二是施教——实行同班不同“学”。全县普通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均招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并将其编入学校行政班,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学生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同的是,各班为每名特殊儿童配备了专职生活管理教师,并根据其特点设立相应的学习目标,为其开设特别的课程,制定特别的教案,建立特殊成长档案。在班级内实行差异化培养,满足了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三是试点——“两端”延伸入学范围。在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入学的同时,将特殊教育服务向学前和中职阶段延伸。一是在特教学校开办特殊儿童幼儿班,探索3~5岁特殊儿童受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推广模式,解决学前特殊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二是在县职教中心开办特殊学生职高班,让其学会一项技术,谋得一份工作。将特殊教育教学服务向“两端”延伸,旨在关注特殊群体受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终点,为其提供全程教育服务,提高他们的生命成长质量。
四、创新送教上门,为特殊儿童提供辅导服务
目前,全县送教累计超过4000人次,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特殊儿童“一个都没少”“一个都没有掉队”的特教目标。
一张特教订单。在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带领下,全县普通中小学校为不能到校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同时还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各学校组织相关教师每周送教1次,每次2~3个课时,每学年保证40个课时。实行“三定一档”管理办法,即为送教上门的特殊儿童定教师、定教学内容、定教学方式,为每一名特殊儿童建立完整的成长档案。订单式教育确保了特殊儿童享受“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
一个远程视频。在“上门”送教的基础上,增加“远程送教”服务。通过微信、QQ视频平台,将特教教师的示范性教学、康复训练技法演示“面对面”地送给特殊家庭,让特殊儿童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技法,并坚持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康复训练。“远程送教”作为送教上门的辅助模式,对特殊儿童的康复进行现场跟踪和时刻关注,有利于不断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康复水平。
一本温情故事。县教委将基层教师精彩、温暖的送教故事、送教经验、送教花絮汇编成特教工作集《一个都没少》。通过送教教师记录的一条条送教山路、一个个送教场景、一份份送教深情,向全社会表达出特殊儿童的迫切需要,宣传送教上门的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带动社会各界人士用心、用情、用智呵护特殊儿童,营造全社会积极关注特殊儿童的良好氛围。
两套保障措施。一是将送教上门的课时数及往返时间计入送教教师的工作量,并将送教的相关资料定期送到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存档。各学校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保证送教工作的有效性。二是县教委组建巡回指导专家团队,对全县各中小学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巡回指导和评估。县教委将送教上门工作纳入对学校的年度考核,作为“评优选好”的重要依据,保证送教工作的持续推进。
为了继续把三峡库区县域内特殊教育做真、做实,云陽县把特殊教育的有效性作为衡量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多向度推动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