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琰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0)
中国画是先用墨笔勾线,然后再设色,所以画面看上去物象都好像是有骨头一样。所谓没骨就是纯用色块表现物象,墨骨画法的特点是颜色非常鲜艳,一般是用青绿色表现山石,用赭石色表现土地,用白粉来表现云彩,用朱砂渲染枫叶,这样就给人一种色彩浓艳明快的印象。
公元1585年,历史走到了明末万历年间,明王朝摇摇欲坠之时。这一年,连吴门祖师爷文征明的曾孙文震亨也辞世,“明四家”称霸江湖之事早已成为了一个传说,一个孩子降临在钱塘湖畔。面对黑暗腐化的政治,面对后继无人的画坛,他在心里默念:“我一定要出人头地,重新夺回属于家乡的荣耀。”那是的他还不知道,以后自己会成为一派掌门,而此派正是以自己念念不忘的家乡的为名。
他就是蓝瑛。玉有瑛华,玉彩即瑛。一个连名字都带有画面感的人,注定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画和他的名字一样,有着让人炫目的色彩。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白云红树图》。
蓝瑛年轻时在松江一带游学,中年后兼取宋元诸家之长,以落笔纵横恣肆、浑厚练达著称。晚年更是进入炉火纯青的化境,终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用笔顿挫、灵动跳宕、疏秀苍劲,与浙派的狂放刚猛迥然相异,说他是浙派而贬其画作“甜庸”,实在是天大的冤枉。蓝瑛的作品中,屡见“师”、“仿”、“法”等字样,这诚然与他年轻时大量模仿元代画家笔墨有关,但以摹古为追求画技进步之方法的蓝瑛,并没有将摹古作为绘画的终极目标。但在呈现自己的艺术世界时,蓝瑛的“仿作”却有着清晰的个人特征,与他所师法的前朝画家决然不同。
《白云红树图》,此图左上自识:“白云红树,张僧繇没骨画法,时顺治戊戌清和画于醉鹤轩,西湖外民蓝瑛。这幅《白云红树图》,已经是完全的没骨了,几乎看不出勾勒的痕迹,以石青、石绿罩色山石,是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常用手法。这时蓝瑛已经是74岁,画中没骨法加青绿重色作红树青山,白云缭绕,山下瀑布溪桥,景物幽胜。画法工整,树石皴点细密。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每种颜色晕染勾描,色彩鲜艳。云用白粉渲染,再加上朱砂、汁青、花青等亮眼的颜色甚至白粉直接画树叶,大胆的撞色,整个画面呈现出别致的装饰感。通幅气势雄峻、巍峨壮观。《白云红树图》的画法特点是没骨,色彩特点是浓艳。较之58岁在扬州的一套更为成熟、别致。同样因装饰感而深受西方人喜爱,甚至影响了著名印象派画家的日本浮世绘,也还要再过一个多世纪之后才出现。
蓝瑛一直自谓此法出于张僧繇,其实完全出于他自己的独创,他根本没有见过张僧繇的画,只不过为自己这种独创的新法寻找大来头而已。蓝瑛的这种没骨画法在他之前还不曾出现过。他自己独创而又那么完美,在画史上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他画的《白云红树图》在画坛上被认为既有职业画家娴熟的技巧又有着文人画的笔墨情趣。为什么蓝瑛的画作会有着文人画的风格呢,这跟他与明末大画家董其昌的交往有关。
蓝瑛是一位特别勤奋的画家,到了晚年其创作力仍然十分旺盛,《白云红树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没骨山水画,比如《华岳高秋图》、《仿张僧繇山水图》、《云壑高秋图》、《丹峰红树图》等,蓝瑛的门人山水画皆不恶。武林派应该在画史上有像样的地位。但在当时,他却到处受到攻击,其实蓝瑛及其武林派的画成就俱在,无可“抹倒”。但在当时受到很多所谓“正宗”人物的攻击,他的画不能像戴进一样波及全国成为一代画坛的主流。但是蓝瑛的没骨山水画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为以后的没骨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究竟蓝瑛是怎么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的,我们现在不得而知。画史上总有一些画家,并不像文人画家那样喜欢写事作文,没有诗文和著作存世,后人便无法从中勾画出他的生平事迹与交游,蓝瑛便是如此神秘的画家之一。他在画史中不辨面目,我们很难知道他出生的家庭如何,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他的性格如何,又在漫漫人生途中受到了哪些挫折。好在蓝瑛是一位高龄且勤奋的画家,他没有给我们留下风雅韵事传颂千年,却给我们留下了数百幅画作。这些博物馆中的蓝瑛的作品风格迥异,有些敷色浓艳,像装扮入时的摩登女郎,让人眼前一亮;有些却意味深长,像气质上等的幽兰佳人,让人流连忘返。站在画前,你完全不需要事先记下他的生平事迹,再对号入座去分析每幅画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缘由。因为我们对他知之甚少,你完全可以凭自己感觉去揣测,蓝瑛是个行事霸道的老夫子,蓝瑛是个立志要改变江浙画坛的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