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平
【摘要】 “微专题”复习是相对“大专题”复习而言的.“微专题”复习没有“大专题”复习的枯燥冗余,避免了“大专题”复习中“前面太简单、后面太困难”的尴尬情况,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当前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梳理知识点和总结方法经验,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关键词】 微专题;大专题;三轮复习;设计途径
我们知道,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系统全面,重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二轮复习专题讲解,提升思维能力;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掌握应试策略.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三轮复习是比较混乱的过程,不仅各地模拟试卷要限时训练,还有市级区级组织联考,本来短暂的三轮复习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虽然大量地做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解题能力,但是学生出现的“反复错”“不知变通”等现象也暴露出学生复习的迷茫和教师教学的束缚.如何改善这种现象,是亟待教师解决的问题.
一、围绕学生易错、易混淆题型设计“微专题”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正是教师教学的立足点,了解学生认识上的缺陷,理解上的误区,有针对性地设计“微专题”,对于时间紧迫的三轮复习至关重要.
案例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式
(1) a+b 2 ≥ ab (a,b≥0); (2) a2+b2 2 ≥ a+b 2 2≥ab(a,b∈ R ).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
例1 (1)已知a>0,b>0,ab=1,则a+b的最小值为 ;
(2)已知a>0,b>0,a+b-ab=0,则a+b的最小值为 ;
(3)已知a>0,b>0,4a+b-ab=0,则a+b的最小值为 ;
(4)已知a>1,b>1,4a+b-ab=1,则a+b的最小值为 .
例2 (1)已知a,b∈ R ,a2+b2=1,则a+b的最大值为 ;
(2)已知a,b∈ R ,a2+b2-ab=1,则a+b的最大值为 ;
(3)已知a,b∈ R ,a2+ 1 2 b2-ab=1,則a+b的最大值为 .
设计意图:通过例1(2)(3)比较可知,第(3)问不能直接两次运用基本不等式,主要因为“和”的形式不同,造成取等号条件不一致,可以运用“1”的代换;(3)(4)比较可知,第(4)问条件需要改写成“b= 4a-1 a-1 ”,再配凑即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通过例2(1)(2)比较可知,第(2)问需要对条件配方“(a+b)2-3ab=1”,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第(3)问无法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反思,选择恰当的方法快速解题.
二、围绕高考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微专题”
高考数学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突破是高三三轮复习的着力点,也是学生复习期间最感兴趣、最投入的环节,有助于学生的实战经验提升.
案例2 解不等式问题
例1 (1)已知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x>0时,f(x)=x2-4x,则不等式f(x)>x的解集用区间表示为 ;
(2)若函数f(x)=ln(1+|x|)- 1 1+x2 ,则使得f(x)> f(2x- 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函数f(x)=x3-2x+ex- 1 ex ,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若f(a-1)+f(2a2)≤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函数f(x)= x2+1,x≥0,1,x<0, 则满足不等式 f(1- x2)>f(2x)的x的取值范围是 .
例2 (1)已知奇函数f(x)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且f(m-1)+f(1-2m)>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2)若函数f(x)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如果实数t满足f(lnt)+f ln 1 t ≤ 2f(1) ,那么t的取值范围是 .
设计意图:学生遇到不等式,更愿意代入函数表达式直接解不等式,当无法求解时才思考其他方法,这将导致考试时间白白浪费.例1中(1)问可以代入函数表达式解不等式,也可以画出函数图像解不等式;(2)(3)(4)代入函数表达式却显得烦琐,需要借助函数图像、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尤其第(4)问需要分类讨论,但借助函数图像就可以回避讨论.教师通过“微专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果题中函数是抽象函数,一定要利用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解题;如果题中函数是具体函数,能画出函数图像的要借助图像解不等式,否则利用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解题.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偶函数的性质f(-x)=f(x)=f(|x|),以及启发小题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可以通过取特殊值判断.
因此,笔者认为在忙碌的高三数学三轮复习中,不必追求事事完美,应当稳打稳扎,以解决学生问题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庄丰.高三数学“微专题”设计的有效途径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6(5):32-36.
[2]曾荣.“微专题”复习: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