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举科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畜牧兽医局,白银 730600)
生态猪养殖是“三农”政策的一种体现方式,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流行的养殖模式,提高猪肉口感和肉质档次,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类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养猪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兽药、食品加工等相关工业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城乡建设的进程。该项养殖技术更加科学、绿色、生态,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饲养过程也极大地避免了环境污染,是一项益处颇多的养殖技术。
生态猪养殖技术引入发酵床,猪舍的垫料有消化猪粪便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消灭粪便中的一些细菌,避免污染环境。通过垫料的作用可以将猪粪尿中的菌群进行转化,生成可供猪使用的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垫料在发酵中能产生热量,在气温较低时提高猪舍温度,为猪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随着猪肉需求量的增加,猪养殖早已发展为批量养殖,为提高经济效益,通常会选择饲料喂养的方式加快猪的成长速度,饲料中会添加很多维生素,极大增加饲养成本。此外,饲料中还含有铜、锌等金属元素和部分抗生素,对猪肉的品质影响很大,添加物过量会直接影响猪的健康,进而威胁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生态猪的饲料源于有机农田,在养殖中需要提高相应的配套设施,使用绿色生态有机饲料的猪,排出的粪便也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实现良性循环。为提高生态猪的肉质,可以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生态猪养殖摒弃以往流程化的养殖方式,更加注重猪的健康,极大地减少猪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猪肉品质。
目前环境污染情况严峻,作为重要污染源的养殖行业越来越受关注,养殖环境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引起疫病,造成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生态猪的养殖对环境卫生要求严格,猪舍需采用有机材料制作,营造出干燥的生存环境,因此地面对水分的渗透十分重要。另外,还要注意保持猪舍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降低养殖密度,避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沼气池处理猪的排泄物,将处理后的沼液作为农田肥料加以利用。这样既处理了猪的粪便,又避免农作物的化肥使用量,有助于减少农田和猪养殖的成本,还可以适当在猪舍附近增加植物的覆盖面积。因此,生态猪养殖技术十分有益于生态环境[1]。
生态猪的健康性和养殖地污染性,符合目前市场发展的需求,销售优势突出,有助于市场推广和开拓发展。生态养殖模式极大地推动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
生态猪养殖中的发酵床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满足环保要求,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发酵床将粪便进行处理,作为有机肥料应用到农作物生长中,形成完整的循环链条。发酵过程可以适当添加农作物秸秆,发酵的产物还能作为饲料。发酵床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当生态发酵床使用一段时间后垫料会被消耗一部分,需要及时补充,由于猪的日常踩踏使垫料越来越密实,根据发酵床上垫料情况进行适当翻倒,增加其透气性,保持垫料对粪便的分解能力,长期有效地使用。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生产的猪抗病毒能力强,患病概率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了猪肉品质[2]。
生态猪养殖技术和传统猪养殖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猪采用散养形式,目前流行林下养殖,不仅能减少占地面积,还能避免环境污染,是十分理想的养殖环境,为猪肉的良好品质提供保障。养殖选址应保证通风好、阳光充足、植物充足,还应保证水源充足、洁净、无污染,将养殖区域进行围挡。生态猪养殖应选用小猪,猪过大很难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引发疫病。如果选用适当的猪苗进行养殖,可以在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培养抗病毒能力,在初期注重饲养,避免因小猪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害,保证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在不同的饲养阶段应注意位置更换,注重食物充足和营养均衡,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还应定期进行疫情防治,提早进行预防,增强抵抗力[3]。
在生态猪的养殖中要注意养殖方式和生存空间的有效利用,形成一定范围的生态循环模式。将猪粪便作为农作物肥料,避免猪粪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作物种植成本。将农作物作为猪的食物,养殖和农作物种植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两者和谐持续发展。生态猪以白菜等植物为食更有助于有机猪的养成,能极大提高猪肉质量,在循环生态圈内合理配置动植物资源,尽可能充分利用所有资源,使养殖业更为生态。
杂交技术在养殖业的发展也得到充分应用,通过杂交充分改良品种,人们对猪瘦肉的需求量大于肥肉,一些普通品种的猪通常生长速度较慢,肥肉较多。外国一些瘦肉多的猪品种口感与中国人的习惯口感不太一致,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引进优质品种进行品种杂交,改良基因,结合2种猪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生长速度和瘦肉量,提高猪肉质量[4]。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能促进生态猪的成长,因此应该选择通风好、空气干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生态猪养殖需要对仔猪和母猪进行必要的隔离,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结合生长习性和生长周期,有针对性地创造饲养环境,进行科学、适当的养殖。生态猪虽然为散养,但是需要保证养殖区域的卫生情况,严格把控水源质量,可以适量添加食用盐杀菌,控制饲料质量,提高生态猪的抗病免疫力,保证猪的饲养质量,进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打造公司统筹规划养殖目标和管理方案、养殖户独立饲养的模式,养殖基地提供技术支持,公司运用专业系统的管理模式制定养殖目标并对养殖个体户进行管理,养殖基地对个体户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将各个环节流程化。通过三方协作共同提高生态猪养殖的质量,实现商业合作,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生态猪的放牧式散养模式,活动范围较为宽广,可以自由食用养殖范围内的各种食物,与大自然紧密相连,可以打造出简单的生态链。这种养殖方式的猪活动量大,身体素质好,出栏率较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猪肉肉质,极大地增加了生态猪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生态猪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猪肉价格也得到有效保障,增强了养殖经济效益。
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内尽量发挥空间优势,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拓展该区域内可利用的资源。根据养殖地的实际条件,可以考虑种植农作物、开发鱼塘,实现立体化的养殖模式,对生物链进行优化,全方面地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猪养殖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养殖方式,使猪肉更加绿色、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传统养猪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生态猪养殖的发展前景好,符合当今社会提倡的发展方向,应进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