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J波

2018-02-14 18:30杨海林综述何泉审校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外膜动作电位病理性

杨海林 综述 何泉 审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16)

J波在心电图上定义为QRS波与ST段连接处J点抬高≥0.1 mV(1 mm)、持续时间≥20 ms(0.5 mm),可表现为QRS波末端顿挫样或切迹样改变。1936年,J波首次被提出[1]。1956年,Osborn[2]在低体温动物实验中发现了J波并将其描述为损伤性电流,而后,高钙血症[3]、Takotsubo心肌病[4]、缺血性心肌病[5]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心电图变异。各种病理因素致心外膜及心内膜产生跨壁电压梯度、J点抬高或J波振幅增加,即为病理性J波。已有研究证明,病理性J波与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关系密切[6],但尚无文献对病理性J波特点进行详细论述,故现对生理性J波与病理性J波的特点、病理性J波的危险分层及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1 常见J波类型

1.1 运动员J波

在大规模人群调查[7-9]中,J波的发生率为1%~5%,常见于青年男性、黑人及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运动员中J波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为14%~64.3%[10-13]。窦性心动过缓、早复极改变(J波合并ST段凹面向下型抬高)、左室肥厚高电压为运动员心电图的主要特征[10]。Noseworthy等[14]通过队列研究展现了训练对运动员心电活动及心脏结构的影响,在90 d高强度训练后,运动员中J波的发生率由37.2%增加至52.7%(P=0.003),且部分运动员出现了左室向心性肥厚;但在随后的长期随访[(21±13)个月]中,无心源性猝死及严重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运动员早复极改变被认为是一种良性、与训练及高度迷走神经兴奋相关的心电图变异[15]。

1.2 低温性J波

在体温逐渐下降的过程中,体表心电图常可记录到原有的J波明显增高增宽,考虑为低温性J波。有病例报道[16]一例患者在低温治疗中反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随着体温下降,心室颤动性心脏骤停次数随之增多(体温34℃时,患者出现了2次心室颤动,体温降至31℃时,心室颤动再次发生了5次),在体温下降过程中,心电图出现了下壁J波,且J波随着体温下降出现了振幅明显抬高。Gurabi等[17]在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电流激动剂(NS5806)制成的早复极动物模型犬中,将体温降至32℃时,心外膜动作电位加强致心电图上可见明显的J波,低温导致局部动作电位圆顶丢失,与其他无电位变化区域形成跨膜电位差,促使了2相折返及心室颤动发生。低温通过激活Ito通道和抑制内向钙电流(ICa)通道发挥作用[17],实验证明奎尼丁(Ito通道阻滞剂)阻止了所有低温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西洛他唑和米力农(ICa通道激动剂)抑制了大部分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

1.3 缺血性J波

2 J波的危险分层

近20年,病理性J波的概念被提出,其中ST段形态、J波位置导联及遗传性基因突变作为病理性J波的特征鉴别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传统定义中,J波伴随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被认为是早复极的典型表现。Uberoi等[24]对29 281例健康成人(其中黑人占13%,白人占87%)进行了(7.6±3.8)年的长期心电图随访发现,下壁或侧壁的早复极发生率为2.3%(664/29 281),早复极组与对照组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早复极组合并Q波或T波倒置(T波振幅<0.05 mV)的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笔者认为传统的早复极改变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

2.1 ST段形态

在大规模人群心电图随访研究中[25],早复极类型中大部分人群表现为J波伴随快速上升的ST段,此类预后均较好,其中仅有少部分J波伴随水平或下斜型ST段者心源性猝死风险增加。水平或下斜型ST段定义为J点后100 ms内ST段抬高<0.1 mV[25]。Rosso等[26]分别对心室颤动患者、健康成人、运动员三组人群的心电图进行回顾研究,心室颤动在35~45岁人群中发病率为3.4/100 000,合并心电图J波人群心室颤动发生率提升至11/100 000,而J波合并水平型ST段人群心室颤动发生率明显增加为30.4/10 000。除上述心电图改变,在另一些研究中也报道了T波形态对于病理性J波鉴别的意义。有学者发现心室颤动患者组的低振幅T波(Ⅰ、Ⅱ或V4~V6导联,T波振幅<0.1 mV且<1/10 R波振幅)发生率为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发生率3%,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27]。高振幅T波通常伴随快速上升的ST段,心室颤动患者组T波振幅与R波振幅比值(T/R)明显低于对照组,低T/R比值从另一方面证实了J波合并低平ST段预示不良预后。

2.2 J波导联

不同导联J波的临床意义及临床预测价值不同。根据J波的导联位置将早复极综合征分为三类[28],并根据其不同导联进行了危险分层:(1)类型一:J波位于侧壁导联,常见于健康成人,极少发生恶性心律失常;(2)类型二:J波位于下壁及下侧壁导联,此类型与不良预后有明显关系;(3)类型三:J波位于广泛导联,包括下壁、侧壁及右胸导联,此类危险系数最高,极易发生致死性电风暴。

2.3 离子通道遗传性基因突变

Haissaguerre等[29]在特发性心室颤动导致心脏停搏的存活者中发现,31%(64/206)的患者心电图有早复极改变,其中10例患者有心源性猝死的家族史。一过性外向Ito电流增加是心电图J波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此机制,许多学者运用动物模型对编码Ito电流的基因与心源性猝死的相关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09年,KCNJ8基因首次在病例报道中被提出[30],一例14岁女性反复发作与早复极相关的多形性心室颤动,运用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美西律、维拉帕米治疗无效,而异丙肾上腺素、奎尼丁可有效抑制电风暴的发生。在其编码三磷酸腺苷酶敏感性钾电流(IK-ATP)通道基因组DNA测序中发现KCNJ8基因中exon3(NC_000012)错义突变,并相继证实KCNJ8基因突变导致IK-ATP通道异常,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31-32]。L型钙通道基因突变,包括CACNA1C、CACNB2B和CACNA2D1及编码钠通道α亚基的SCN5A也相继被证实与心源性猝死相关。

3 J波的离子流机制

心脏正常的心电活动周期包括心脏除极与心脏复极,包括0期除极相及1~4期复极相,心电图主要由P波、QRS波、J点、T波和U波构成,其中J点代表复极的开始。在早期复极1相期,钾离子负载的Ito通道激活,大量钾离子外流,心外膜与内膜的不均一性形成了跨壁电压差,在心电图上形成了生理性J波。

不同部位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密度不同,具有组织分布性,这种心脏异质性保证了心肌复极按先后顺序进行。在各种病理(如缺血、缺氧、低温、高钙血症)情况及药物作用下Ito电流明显增强(右室心外膜心肌细胞显著),心外膜动作电位切迹加深,使2相复极平台期延迟,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增加,进一步心外膜动作电位圆顶状丢失,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呈现全或无的2相复极。不同部位心肌细胞形成了显著电位差,跨壁离散度增加,若合并内向电流(主要包括内向钠电流和ICa)减少或外向电流(主要包括IK-ATP)增加,可使2相复极离散度进一步增强,心电图上表现为J点及ST段进一步抬高。病理损伤区域与正常区域动作电位时程形成了差异,导致2相折返,心电图上表现为R-on-T期前收缩,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4 小结

J波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及心源性猝死已被大量文献证实,心电图J波改变往往无任何症状和体征,识别病理性J波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减少心源性猝死、降低死亡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心外膜动作电位病理性
双相电位不对称性原因探析
——从一道浙江选考生物学试题谈起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股骨中上段慢性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中顽固性低血压1例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Hg2+、Pb2+对牛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值及传导速度的影响
肉豆蔻挥发油对缺血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及L型钙离子通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