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福泉,贾汝敏,高振华,吴 江,刘艳芬,张 丽,陈进军,安立龙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伴随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到从教者内心,并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推出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更是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高校开展教学改革主要载体和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1]。因此,如何在课程改革与建设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成效的关键环节。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作为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试点专业,近年来紧紧围绕课程建设这一核心要素,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从课程体系优化、精品资源课程建设、理论课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深入落实“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早在我国古代孔孟时期就开始实践,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是最为突出的表现,而近代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制的普及以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转型,客观上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淡漠[2]。其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主性不足,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为学生预留自主选择的空间不足,缺乏供学生选读的个性化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发展要求。教师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课为主,忽视研讨课开设,学生缺少自主表达机会的提供;教师习惯于纸质教学资源的构建,忽视网络资源和教学互动平台的构建;教师习惯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自主思维、判断、质疑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从学生角度讲,其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进而也影响到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其中有学生主观因素,也有受条件所限的现实因素。这就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形成优良学风和自主学习的氛围。从教师层面讲,要改变过去一讲到底的方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学生,努力创造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等条件,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将慕课和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敬业精神、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牧场设计、动物生产、畜产品加工、畜牧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动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具有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优秀品质和“一专多能”特色,能在畜牧业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以及技术推广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
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就要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促进学生自主性、多元化发展,做到人人成才,需要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为实现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以创新课程体系为切入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开设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和专题讲座。在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专业教育和专题讲座,介绍专业发展及大学学习特点,开设《动物科学专业导论》,介绍专业概论及产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和目标,熟悉大学学习方法。开设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与方法;开设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科研与论文写作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4]。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程资源平台。在已有省级《动物繁殖学》《家禽生产学》《配合饲料生产学》《家畜育种学》等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支持相关教师新建8~10门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如《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猪生产学》等,形成包含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内的课程群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网络共享资源。
3.3.1 理论教学:构建“线上自主学习+课堂讲授(听讲)+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领会理解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以《动物繁殖学》课程为例,构建课前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学习了解本门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指导学生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阅读课件、教材及教师指定参考文献,课上教师主要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指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等形式探讨难点和重点问题。建立根据课前作业反馈信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精讲,再通过开展针对性小讨论、教师讲评、课后教师布置思考题、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提升。
开发研讨课,专题讨论学科生产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以《动物科学专业导论》和《动物繁殖学》课程为例,教师第1节课公布20个左右专题研讨题目,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小组3~4人),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围绕专题进行文献调研,进行小组讨论,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课程结束前,举行专题讨论会,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与体会,并由其他小组同学提问,最后由教师点评。建立选题—成立小组—小组查阅资料组织学习讨论—撰写读书报告—分组交流—学生教师提问—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专题研讨和交流能力。
3.3.2 实践教学:着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课前成立实验小组,借助网络资源进行预习指导,课上由老师讲解、演示,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操作流程,学生自行操作、观察、比较并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老师评阅后进行点评。实习课程同样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老师讲授、演示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操,学生撰写报告,老师召开交流会交流体会并进行讲评。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调整为从群体到个体水平、到解剖形态水平、到组织细胞水平、再到分子水平,逐渐递进,从宏观到微观、从单纯技能培养到系统综合能力训练,增加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比例[2]。
创新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组织形式。组建导师组,形成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实验师在内的导师组,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聘请研究生担任助理导师。形成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本科生相结合的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团队和学习团队,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帮助和引领作用。学生科研创新团队通过申报和承担科研创新性实验项目,参加教师科研活动。科研团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选题、开题报告、实验研究和数据整理分析,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和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这样的训练,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加强通识核心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和素质提升的课程模块。根据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根据学校通识教育总体要求,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通识教育核心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军事理论、青年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体育、大学英语和数学类;二是跨学科基础课,包含有物理类、化学类、海洋学类、生物学类、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类、社会学类、艺术类、管理学、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化类等,要求学生在该模块部分必须至少选择4类、12学分;三是通识教育拓展课,包含有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科技文明与海洋科学发展、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道德法律与经济管理、外语拓展、信息技术及应用、科研与创新教育,要求学生修满20学分。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个性化选择提供了空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明确核心课程育人目标与课程设置之间的逻辑关系,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目前,专业核心课程中为省、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有《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营养学》《家禽生产学》《配合饲料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等。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提高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水平。首先,重点严把主讲教师资格,从学科专业背景、职称、学历、教学业绩等方面考虑遴选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资格,由主讲教师负责组建课程组。由课程组共同研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其次,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优质的网络资源。完善教学相关文件,如教学课件、视频、重点难点指导等基本资源,拓展答疑互动、试题库、案例、专题讲座、科研创新、文献阅读、虚拟仿真等外延资源,为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奠定基础;再次是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将基于问题导向的探究式、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基于案例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实现学生人人成长、成才的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入学就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新生配备学业导师,为学生解读培养方案,指导学生选课,规划学生发展路径,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5]。实施学业预警,重点帮扶特殊学生,专业上由系主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成立帮扶小组,重点关注学习上有阻力、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惑的特殊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不让每个学生掉队,使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全面提高[6]。
通过一系列基于“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显著提高。2016年动物科学专业学生代表队参加由教育部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于2017年参加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特等奖,同时获得单项一等奖1次。2015—2017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10余项。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2015—2017年,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0多篇,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7篇;主持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项目15项。连续5年,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动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与社会招聘岗位需求之比为1∶6,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许多毕业生快速成长为企业技术或管理岗位骨干[7]。学生的学业成绩逐年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75%,学生报考研究生的比例和录取人数逐年提高,2018年考取研究生上线人数达到21人。
围绕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综合改革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其中,“实验能力培养——生产实际认知——专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培育——专业综合实践”的“五阶递进式”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8],获得第六届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具有三能品质一专多能应用型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四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动物繁殖原理与生物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于2016年获得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六平台、六模块”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于2016年获得广东海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