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龙,金 海,刘永斌,荣威恒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草原戈壁短尾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包头市达茂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以及乌拉特前旗北部牧区的荒漠草原地带,为该地区牧民放牧养殖的当家地方品种,属于蒙古系绵羊的一个优良类群。目前普遍认为,戈壁羊又称苏尼特羊,是由蒙古苏尼特氏族部落自13世纪以来长期在戈壁游牧选育的结果[1]。但在笔者看来,戈壁羊不同于苏尼特羊,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尾型方面。戈壁羊的尾型有大有小,根据何小龙等[2]的测定,分布于四子王旗的戈壁羊成年羊尾长在3~20 cm,尾宽在3~19 cm,且差异显著。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养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大脂尾型戈壁羊已越来越不受消费者喜爱,而且过多的尾脂沉积也会加大饲养成本[3],因此在选育过程中大尾型的戈壁羊逐渐被淘汰,草原戈壁短尾羊成为今后重要的育种方向。该论文就草原戈壁短尾羊的起源与选育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下一步的选育及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据考证,绵羊是距今10 000年前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欧亚大陆的3种野生绵羊——原羊(Ovis vignei)、摩弗伦羊 (Ovis musimom 或 Ovis oritentalis)和盘羊(Ovis ammon),被认为是现代家绵羊的祖先[4]。绵羊在新月沃地被驯化后向东西2个方向扩散至欧洲与亚洲[5],绵羊向东迁移的主要路线是沿着中亚草原带扩散至蒙古高原,并以蒙古高原作为一个转运中心,进一步向南扩散,进入中国各地区,并进一步通过中国西南地区渗入至印度北部地区[6]。根据考古研究发现,中国家养绵羊在大概公元前36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期间主要分布在西北的甘肃和青海一带;而中原地区几乎没有发现公元前2500年前的绵羊骨骼化石,而公元前2500年以后绵羊骨骼化石的发掘变得相当普遍,暗示了绵羊在中国境内从西向东的扩散路线[7]。 谢成侠[8]也认为中国绵羊经历了西域羊种东移和北羊南迁的历史。
根据地理分布和遗传关系,中国家绵羊被划分为有三大谱系——藏系绵羊、蒙古系绵羊、哈萨克系绵羊[9],对应尾型分别为瘦尾型、脂尾型和肥臀型。另外,脂尾型绵羊和长尾型绵羊有本质区别,一般国外品种均属于长尾型;脂尾型绵羊又分为小脂尾型绵羊和大脂尾型绵羊,典型代表品种为蒙古羊和同羊。关于我国脂尾型绵羊的形成,从考古学角度来讲,在古代西域羊种东移及蒙古羊南下之前,我国中原广大地区所养殖的殷羊类似古代羌族养的长尾型绵羊,根据河南辉县出土的汉陶塑母绵羊考古学推测,近代的肥尾羊大多是经过杂交而成的[8]。另一方面,在唐五代时期通过畜种改良与畜牧技术的改进,引进和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的地方羊,如河西羊、河东羊、蹼固羊、沙苑羊、康居大尾羊、蛮羊等[10]。在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引入了脂尾羊。脂尾羊是一种体质结实、躯体高大的绵羊。通过与古羌羊杂交又培育了优良的寒羊;沙苑羊又名同羊、苦泉羊,为现在同羊的祖先,毛质柔软细长,肉肥嫩皮薄,羔皮洁白,羊毛具有自然的弯曲,并有硕大的扇尾[11]。由此可以确定,现存我国的脂尾羊主要育成于唐朝时期,主要由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引入的脂尾羊、蒙古羊南下与本地古羌羊杂交选育而成。
关于中国绵羊的起源,考古学、解剖形态学、古DNA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传统上认为与中国现有绵羊品种最有血缘关系的应为原羊和盘羊(亦称羱羊)及其若干亚种。有关蒙古系绵羊的起源,蒙古盘羊亚种(O.a.darwini)被认为是蒙古系绵羊的野生祖先,此外原羊对蒙古系绵羊的贡献也被广泛讨论[8,12-13]。 蒙古高原作为绵羊扩散的转运中心,从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遗址发现的河套人与羊骨化石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曾与野羊在该地区同时存在。据《三国志·魏志·乌桓鲜卑东夷转》称:鲜卑居住地区盛产野马、羱羊、端牛等珍奇动物;《后汉书·东夷列传》指出“鲜卑国有原羊”,按羱字原由“原羊”二字拼成,表示生长在原野或草原上的野绵羊。此外,所指鲜卑居住地区,即今内蒙古赤峰市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公元前5—3世纪,蒙古高原出现了一些氏族或部落,后来发展成古代的北方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长期“逐水草迁移”,羊群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迁移而迁移。历史上绵羊的迁移主要受成吉思汗远征[14]和丝绸之路贸易路线[15]的影响。蒙古羊一词大约在公元12世纪初,随着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北方各部落形成统一的蒙古民族以后,蒙古民族饲养的绵羊遂通称蒙古羊。我国现有的各地绵羊品种的形成,与2 000多年来中国古代战争、民族迁移、部落贸易及民族交往等历史事实密切关联,除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的藏羊外,几乎都与蒙古羊有关[16]。
由于草原戈壁短尾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以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北部牧区的荒漠草原地带,因此,草原戈壁短尾羊的形成与四子、乌拉特、茂明安3个蒙古部落的形成及迁移密切相关。据考证,现今分布在我国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是蒙古族历史中最为悠久的一支,均起源于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古真(津)河”一带[17-18]。 从 17 世纪中叶(1631 年开始),布里亚特人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地区的布里亚特人主要从事游牧业,开始饲养绵羊、马和骆驼;另外随着民族冲突的不断,部分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族迁往呼伦贝尔地区,由于呼伦贝尔的自然环境与贝加尔湖的自然环境不同,难以实施农业,到后来主要是以从事草原畜牧业为主,并将先进的草原游牧业技术和定居游牧的方式带到了呼伦贝尔[19]。另一方面,四子、乌拉特、茂明安三部源自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后裔统治下的科尔沁万户,系属“阿鲁蒙古诸部”,16—17世纪初,游牧于大兴安岭北麓、呼伦贝尔草原、鄂嫩河中下游之尼布楚一带。1628年因受到察哈尔国林丹汗征讨阿鲁部的影响及爱新国的招抚等原因影响,阿鲁蒙古诸部于17世纪30年代逐渐南移,相继归附爱新国[20-21],并定居于现大青山北麓荒漠草原一带。由于蒙古族自古为游牧民族,由此可以推测在整个部落迁徙过程中也一同将所饲养的蒙古羊带入迁徙地,通过逐渐选育形成呼伦贝尔地区的锡尼河短尾羊[19]和荒漠草原地区的草原戈壁短尾羊。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生活在荒漠草原地区的草原戈壁短尾羊是当地农牧民通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属于蒙古羊的一个优良类群,它的形成和当地蒙古族的民族迁移息息相关。目前普遍认为脂尾型绵羊是在极端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从瘦尾型绵羊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22]。绵羊脂尾对于其存储能量以满足食物短缺时期的生存需求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23],加之我国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所以人们对绵羊尾型的选育也不重视。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及草原畜牧业养殖水平的提高,由于蒙古羊的大脂尾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造成养殖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大脂尾的蒙古羊显然已不适应当前育种方向和产业化生产需求,人们开始注重小尾型蒙古羊的选育。
根据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家禽品种资源调查报告汇编》记录(1981年),成年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戈壁羊羯羊的尾重分别为3.90、3.09、1.25 kg, 周岁羊尾重分别为 2.40、2.23、0.95 kg,6~7 月龄羔羊尾重分别为1.50、1.40、0.87 kg,由此也可以看出,戈壁羊的尾重明显小于苏尼特羊,戈壁羊在尾型方面是不同于苏尼特羊的蒙古羊一个优良类群。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后期,乌兰察布市大力提倡半细毛羊品种的培育,而未给予戈壁羊应有的重视,由于杂交导致部分戈壁羊的遗传性状遭到破坏。1994年,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注意到戈壁羊杂交后优良性状丢失的问题,甚至面临品种灭绝的威胁,重启了戈壁羊的选育工作,开始在达茂旗和四子王旗开展戈壁羊品种特征、养殖数量、生产性能、体质外貌的调查工作,记录达标的戈壁羊约30万只。1999—2009年自治区家畜改良站提倡筛选体型外貌较好、生产性能高的戈壁羊,选留基础母羊群体,最大程度保留优秀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指导牧户进行良种选育,提纯复壮,该工作于2009年底完成,对达茂旗和四子王旗戈壁羊调查统计显示性状表现良好的戈壁羊约有18万只。
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联合梅力更养殖有限公司、内蒙古家畜改良站、包头市家畜改良站、达茂旗家畜改良站共同组织开展戈壁羊的种质资源普查登记工作,在达茂旗、四子王旗和乌拉特中旗筛选体型外貌较好、生产性能较高、尾型小的戈壁羊,最大程度保留优秀种质资源。2016年,“草原戈壁短尾羊”育种项目得到包头市的大力支持,通过本品种选育,目前草原戈壁短尾羊的成年、周岁、6~7月龄尾重分别为0.78、0.71、0.50 kg,已成为当地农牧民饲养的当家品种。
蒙古羊属于短脂尾羊,其尾型变异较大,特别是臀部及尾部的脂肪含量非常高,每只羊臀部及尾部脂肪少则3~4 kg,多则7~8 kg,这就造成了羊尾油脂的大量堆积及浪费,因此,选育短尾型的蒙古羊已经成为主要的选育方向,包括呼伦贝尔羊短尾羊、草原戈壁短尾羊的选育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立项。这些项目主要是采用传统育种方法,遗传进展缓慢,选育效果不理想,而利用科学有效的选育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蒙古羊尾型性状的分子机理,加快遗传选育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草原戈壁短尾羊是蒙古羊的一个优良类群,存在短尾性状的优良基因,但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系统的选育,其群体尾型还存在较大差异、尾型性状遗传不稳定等现象,因此,下一步要重点针对尾型这一性状,在传统选育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利用先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和基因组学技术,加快遗传进展,提高草原戈壁短尾羊的尾型的整体度。根据何小龙[2]等制定的短尾羊选育标准,力争通过选育成年羊尾长和尾宽均在12.0 cm以下,5~6月龄羔羊尾长和尾宽均在11.0 cm以下的优质草原戈壁短尾羊新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当地农牧民养殖草原戈壁短尾羊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