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伟涛,李 君,李 庆,黄燕娟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州 510642)
随着我国汽车的普及,大家对汽车的制造、维修、服务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对汽车类大学生实践环节的培养,我们进行了课程改进[1]。通过对汽车相关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已从业学生和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现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相关分析,大家普遍认为性能试验和检测仪器的使用是比较重要的[2]。
美国汽车类大学生需要通过由ASE(美国卓越汽车维修服务研究院)制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识别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ASE认证都是考察实用技能,与工作内容紧密联系。ASE认证由与汽车维修行业和服务行业密切相关的专家共同探讨考试内容、撰写考试大纲、提交考试题目,最后确定考试题目来考核从业人员技能和知识的能力。所有美国的汽车类大学生都以ASE认证为标准来培养实践技能,如表1所示[3]。
表1 ASE认证系列与对应的测试项目
ASE认证除了汽车(轻型车)维修技师系列外,还有汽车服务顾问系列、双燃料汽车维修技师系列、碰撞修复及整形技师系列、车损评估师系列、卡车装备维修系列、公共巴士维修技师系列、发动机性能调试专业技师系列、电控柴油机诊断专业技师系列、部件专业营销师系列、校车维修技师系列、中重型卡车维修技师认证系列、车下及尾气专业技师系列和发动机机械维修师系列等[3]。
参考ASE专项认证项目的考核内容,结合目前我国汽车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将实践能力培养分为4大类:机械基础类技能、调整类技能、仪表仪器使用类技能、综合诊断类技能。
动作分析理论是探索在进行操作时,如何优化人的操作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从而实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为此,利用此理论来设计合适的操作流程。
行为分析理论主要是将目标(如:知识、技能等)分解,运用一定的方法强化目标完成的效率。根据目标的分解,可确定每个步骤需要完成的内容,然后逐步确定操作顺序,制定操作流程。
汽车类实践技能分为:机械基础类技能、调整类技能、仪表仪器使用技能、综合诊断技能,再细分出每一类应掌握的具体技能。
按照行为分析理论设计实践技能的培养规程,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来掌握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强化手段,如:基础类技能在后续各类技能训练中反复使用,从而增加熟练程度;调整类技能通过反复调整,从而强化熟练程度;到汽车类企业实习和参观,强化学生的认知熟练程度。
人体肌肉具有记忆效应。根据行为分析理论,对某个动作进行反复训练,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实践操作才能形成稳定的记忆效应,才能称之为技能。
为此,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每项操作至少需要进行2次以上的训练。对于简单的操作,需要重复2次;对于复杂的操作,需要3次甚至多次重复训练。至于机械基础类和综合诊断技能,这两类技能的训练无法用操作次数来计算,所以用学时来计算。按6学时/d来计算,对于简单类操作,至少需要1学时的训练;对于复杂的操作,至少需要2学时的训练。
这类技能的主要项目包括:发动机拆装、机械变速器拆装、自动变速器拆装、主减速器拆装、制动器拆装、离合器拆装等。
机械基础技能的培养包括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操训练两部分。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的拆装各需2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机械变速箱、主减速器、制动器和离合器的拆装各需1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共计需要8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机械基础技能的操作训练,发动机拆装需9学时,机械变速箱拆装需6学时,自动变速箱拆装需6学时,主减速器拆装、制动器拆装和离合器拆装各需3学时,实操训练部分共需要30学时,如表2所示。
表2 机械基础技能培养时间
机械基础技能的培养重点在于:学生对工具的使用和零部件构造的认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汽车部件的拆装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这类技能的主要项目包括:气门间隙调整、点火正时调整、供油提前角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制动器间隙的调整等。
气门间隙调整、点火正时调整、供油提前角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制动器间隙调整这5项各需要1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气门间隙调整和液压操纵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调整需实操2次,点火正时需调整3次,多缸机供油提前角调整需4次(调整花盘法2次、转动泵体法2次),制动器间隙调整包括:转动调整凸轮和带偏心轴颈的支承销、转动调整螺母、调整可调顶杆长度,各需1次。调整类技能的培养规程如表3所示。
表3 调整类技能培养时间
调整类技能的培养要5学时理论知识学习,5项调整训练共计14次实操训练(每次1学时)。完成实践操作后,对每一项进行评分,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
汽车调整类技能项目非常多,在培养汽车类人才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项目都让学生实操训练一遍,而且汽车技术更新很快,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按照典型的项目类别,进行调整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该项目的实操技能,也学会了解决同类问题和将来类似问题的技能。
这类技能的主要项目包括:废气分析仪、烟度计、电脑解码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车轮动平衡机、汽车四轮定位仪、汽车内窥镜等。仪表仪器的技能培养时间如表4所示。
在实操训练前,废气分析仪、烟度计、车轮动平衡机这3项各需1学时理论知识学习;电脑解码器和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的理论学习各需1.5学时,重点掌握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实操训练环节,废气分析仪、烟度计、车轮动平衡机各重复2次(每次2学时),电脑解码器和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则各需重复操作3次(每次2学时),以巩固仪器的使用技能。
表4 检测设备使用技能培养时间
这类技能的主要项目包括:柴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汽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电路故障综合诊断等。
柴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和汽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各需6学时理论知识学习,电路故障综合诊断需9学时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掌握出现故障的原因。然后进行综合诊断实操训练,柴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和汽油机油路故障综合诊断各需要18学时,电路故障综合诊断需要24学时,运用综合诊断技能逐步诊断出故障原因。综合诊断技能的培养时间如表5所示。
表5 综合诊断技能培养时间
汽车综合诊断技能的要求较多,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更长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为此,综合诊断技能的培养需进行21学时的理论知识学习和60学时的综合诊断实操训练。
1)参考美国ASE认证汽车类专业技术能力和识别标准,依据动作分析理论和行为分析理论,把汽车类实践技能分为:机械基础类技能、调整类技能、仪表仪器使用技能、综合诊断技能。
2)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4大类实践技能的具体项目,并设计了项目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的时间。
3)机械基础类需进行5 d实操训练;调整类需进行14次(每次1学时)实操练习;仪表仪器使用类需进行12次(每次2学时)实操训练;综合诊断类需进行60学时实操训练。
4)汽车类实践技能培养需要40学时理论知识学习,不少于128学时的实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