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夏
(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沙埔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柳州 545203)
现代规模化猪场秋季常见高发病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较常见的是“混感型,代表症包括“感冒病毒+肺炎支原体或霉形体”、混感型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夏秋交、秋冬交的气候温差突变,以及饲养管理不善、养殖环境恶化、营养供应失衡等不良应激源导致猪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生理及代谢机能紊乱、内外源性感染加剧,于是出现相应的症候群。
临床上SI与猪普通感冒有较多外在相似症状,所以不宜采取症状鉴别方法来作为诊断依据,主要区别有:
SI的致病原是高致病性猪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临床上采取病原学鉴定还可能分离出H1N2、H3N1、H3N2、H2N3等亚型甲流感病毒。猪普通感冒多数属于物理性刺激导致呼吸黏膜损伤并产生继发感染,比如“粉尘、刺激性气体、高速冷空气”等刺激呼吸黏膜引起发炎,猪普通感冒的致病原以冠状病毒为主,继发感染常见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肺炎型链球杆菌、霉形体等。
SI显症主要有:排泄物异常,粪便燥结、呈球形,尿液黄赤;病畜关节和肌肉痛感明显,关节常伴炎性肿胀反应,具体表现为跛行或者卧地不起,肢体乏力;明显呼吸道症状,具体表现为腹式呼吸及咳嗽、喷嚏、呼吸极度困难等;明显上呼吸道症状,包括口鼻眼异常,具体表现为口鼻眼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带血的脓性分泌物,同时眼结膜角膜红肿发炎。猪普通感冒症状表现为:二便基本正常,偶见便秘现象;症状较SI轻,患感冒的猪虽然也会出现精神不振及食欲不良,但无明显疼痛及乏力症状,较少出现畏寒扎堆、卧地不起现象;感冒的猪体温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多止于40℃左右,伴较轻微的咳嗽症状;感冒猪的四肢末端和耳朵尖发凉,流出的鼻液较为清澈,与猪流感分泌的粘稠液体区别很大。
SIV的传染性更强、危害性更大,其糅合了人流感、禽流感,对人类也有极强致病性;SI致死原因和普通感冒大致相同,但感染力要强得多,所以致死率要高得多,可在人、畜间交叉传染(人畜共患),且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效果确切的免疫疫苗。
本病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呈季节性发病,以初春、秋冬季大幅降温时节最为高发,强冷风刺激、超低温应激、环境重度污染等是本病外在的重要致病诱因;所有猪均易感,但以妊娠母猪、低龄仔猪症状最为明显且病死率较高;传染性极强,一旦发病场迅速波及整群,呈地方性流行乃至大流行态势;综合发病率较高、几近100%,但病死率不高、约10%以内;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携带流感病毒的人(病人)也是潜在的传染源;康复猪带毒、排毒周期约为7~8周左右。
秋季常见猪病以“病毒+X”混感型综合征为主,治疗处方要群面兼顾“抗病毒、控制继发感染、强免疫力”。笔者结合近年临床实践总结推荐优势处方为:黄芪多糖注射液(抗病毒、强免疫,0.2mL/kg)+ 柴胡注射液(0.1mL/kg)+ 头孢噻呋钠(0.1g/kg),混合肌注,视具体情况,1~2 剂 /d,连用 2~3d。若病初高烧高热的病猪宜再添加安乃近或氨基比林注射5~10mL。上述处方具有广谱高效性,适用于秋冬季诸般不明原因引起的杂症,尤其对呼吸性疾病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