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吉利,王小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心部于表”记载于《素问·刺禁论篇》,经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此处主要阐释针刺禁忌的部位,并概括了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理特点及相互关系。对于“心部于表”的意义,后世医家的注释均较为简练,如王冰注曰:“阳气主外,心象火也。”杨上善注曰:“心者为火在夏,居于太阳,最上故为表。”张介宾谓:“心火主阳在上,故其气部于表。”张志聪注:“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马莳注:“心属阳,居于膈上,故心部于表。”历代注家多从心的阴阳五行属性上进行概括,但对其具体涵义的论述语言不详。笔者拟以前注为基础,对“心部于表”的理论意义及临床应用谈谈个人体会。
1.1 心 《说文·心部》曰:“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提示“心”字起源于解剖,而《明堂五藏论》曰:“心者,纤也……无事不贯心。”说明“心”的字义已由解剖向功能演变。《黄帝内经》称其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确立了心“主一身之血脉”及“神明出焉”的功能。对心的功能特点,《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及取象类比的方法说明之,如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属“火”等。
1.2 部 部,在此为动词,有两义:其一,是统率、统领之义。南北朝萧统《昭明太子文选·羽猎赋》注中有云:“部,犹领也。”《史记·项羽本纪》亦有:“汉王部五诸侯兵。”林亿《新校正》转引杨上善注云:“心为五脏部主,故得称部。”即心为君主,犹统率五脏之首领。其二,有布置、分布之义。《汉书·高帝纪》曰:“部署诸将。”注云:“分部而署置。”如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云:“部,分也。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即心为阳脏属火,其气分布于体表等阳位。
1.3 于 于,介词,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至”“到”等义。
1.4 表 表,在此有两义。其一,表,即体表。《说文解字》曰:“表,上衣也,从衣,从毛。”上衣,指加在上面的衣服,即外衣。《素问·厥论》亦云:“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此处可理解为身体的表层,即体表。包括皮肤、毛发、腠理等组织。其二,表与“里”相对。“心部于表”中的“表”是同“肾治于里”中的“里”相对应而言,即心肾气机所主的功能范围有表与里、外与内之分。表为阳,里为阴,表与里也可理解为阳与阴的代称。可见,“表”可作“阳”解。通过“心部于表”的字义分析,可知其涵义并不单一。因此,对“心部于表”的理论及临床意义亦当从多方面认识。
《黄帝内经》中“心部于表”与“肾治于里”是相对而言的。因“表”字有两义,故“心部于表”的涵义有两个方面:其一,“表”作体表讲,则“心部于表”可理解为心气的运动趋势是向上向外,故主体表;其二,表为“阳”意时,“心部于表”是指心的生理特性即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具体阐释如下:
2.1 心气向上向外主体表 心气推动着心的生理功能,相对于肾气的闭藏内守,心气的运动呈现出向上向外的趋势,如前所述,历代医家对心气运动的认识均指向“上”与“外”。因此,心的功能与在外的体表存在着密切关系,具体通过心神、心血、心阳、心液等作用对体表产生影响,具体阐释如下:
2.1.1 心神主宰体表 皮表作为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不仅有抵御外邪侵袭的防护功能,还具有感知外界的作用,如痛、痒、温、冷、触等感觉。而皮表的感知功能,虽属“魄”的范畴,但由心神所主导。《素问·宣明五气篇》曰:“心藏神。”张介宾曰:“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可见,人之皮表的感觉亦由心神主宰。心神功能正常,则皮表感觉功能正常,反之,若心神异常,则人的皮表感觉也会发生异常。同时,皮表的异常感觉也是心神异常的局部表现,也会出现心神不安的症状。因此,皮表发生病变,兼有心神异常的症状出现,如心烦、急躁易怒等,可采用安神宁心之法治疗皮肤病变。
例如黄霞等[1]采用安神法治疗皮肤瘙痒患者,因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全身瘙痒,入睡或洗浴后更甚,且难以入眠,自觉心烦,急躁易怒。但全身无丘疹、红斑、风团等皮损。则诊断为血热生风,热扰心神,即以清热凉血,宁心安神法治疗。选用酸枣仁、柏子仁、龙骨宁心安神;水牛角粉、生地黄、牡丹皮、女贞子、旱莲草清热凉血;僵蚕、紫荆皮、苦荞头祛风解毒止痒,以甘草调和,6剂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又添加合欢皮、茯神等安神药物,再服药后皮肤瘙痒症状基本消失。
2.1.2 心血濡养体表 心主血脉,一是主血生成,《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提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灵枢·决气》篇中亦有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脾运化精微,精微入心,“变化”为血。此处“变化”为心阳气化,促先天、后天之精,化赤成血;二是主血之运行,推动血在脉中运行于周身。外达皮表,濡润肌表毛皮肌腠,使皮肤红润、毛发润泽。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中所云:“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若心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表,则会出现血失濡养的现象,如《灵枢·决气》篇中所说:“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即血虚的特征性表现为面部、口唇、体表等淡白无华。《灵枢·热病》篇又说:“癫疾毛发去,索血于心。”即心血不足则毛发焦枯不荣,甚或脱落。
可见,心血充养皮表,皮表也可通过皮肤毛发等色泽的外观来反映心之气血盛衰。因此,若皮表发生病变,则可利用心血与皮表的关系来指导治疗临床相关的皮肤、毛发疾病。如《东垣十书》中有用黄芪建中汤、四物汤治疗因气血亏虚导致的发槁,“皮毛枯槁,发脱落,从黄芪建中汤。脉虚而血弱,于四物汤中摘一味或二味”。若心火及血,血热而不荣于毛发,则发脆脱落。刘渡舟[2]用三黄泻心汤来治疗因血热引起的脱发。因病例中患者头皮痒,为心有火之象;且头皮有溢出脂液,发臭,脉数舌绛则判为心火旺之征象。因此选用三黄泻心汤泻其心火,凉其血液,使毛发坚韧,脂液得以清除。
2.1.3 心阳温煦体表 心之阳气,向外达于肌表,心阳不亢不亏,则温煦皮表,维持肌表生理功能。若心之阳气失常则影响皮表,出现病变。若心火旺盛,阳气布达太过,火郁化热,则造成火热结聚之症,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提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火亢盛,热灼血脉,败血腐肉,形成痈肿疮疡。张介宾注曰:“热甚则疮痛,热微则疮痒。心属火,其化热,故疮疡皆属于心也。”可知,临床“痛、疡、疮”类病症,经过辨证可从心论治,如王磊[3]在临床诊治腰部皮肤带状刺痛时,摒弃先前医师以清肝热为主的治疗方法,通过结合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数、心烦等症状判断证属心经郁热。给予清心宣透之法,采用黄连、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紫草、炒栀子、淡竹叶、蝉蜕、桃仁、红花、甘草等药,另以全蝎30 g组方。黄连、赤芍、炒栀子、牡丹皮清心热而凉血,蝉蜕、竹叶宣透达表,发散郁火,以全蝎剔除毒邪。清热解毒,使心火得解,心火解则皮肤刺痛可消。5剂后效果显著:心火消,痛得解。
若心阳不足,阴寒内生,寒凝血脉,阳气不能布达于表,则可表现为皮肤暗淡无泽,出现皮肤病症。此时须辨证求因,采用温补心阳之药物。如王和平等[4]治疗皮表疾病猫眼疮,患者六十七岁,每至冬季,双手起水疱、红斑伴瘙痒疼痛,身有风团,皮疹色紫暗,平素有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因患者年老体弱,心阳不足,致血行不畅,经脉不利。加之外受寒邪,故脉道收紧,瘀血停滞阻络而致本病。患者虽有寒邪、瘀血等造成的明显病症表现,但究其根本,为心阳不足所致。因此,应采取温心阳,散经寒,活血络之法。采用桂枝、附子、干姜3者温通心阳,细辛祛寒,当归、鸡血藤、白芍、川芎、赤芍养血活络。5剂后红斑基本消失,寒邪所致畏寒肢冷等病症缓解,故去细辛、赤芍、川芎,加黄芪,则起到温一身上下表里之阳作用。再服5剂后患者病愈。
2.1.4 心液滋润体表 津液注于脉中,为血液重要组成部分,心阳蒸化津液布达于表为汗液。即张景岳说:“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故《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汗液由心阳心气输至体表,发挥滋润养护功能。若心火上炎,耗血伤阴,因“阳加于阴谓之汗”,阴阳不调,则汗出不畅甚或无汗。皮表失心液润泽,日久化燥生风,形成顽癣。治疗此类疾病,可采用清心泻火,祛风疏肝,活血软坚止痒之法。如司在和[5]用自创“斩痒汤”治疗无汗之神经性皮炎,用川连、灵磁石清心泻火、镇静安神;白蒺藜祛风疏肝;蕲蛇、全蝎、蜈蚣搜剔风邪止痒;红花、皂角刺、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昆布、生牡蛎软坚;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从而使心火清、肝气疏、风邪散,则无汗之症汗得以出,燥证可解。由以上论述可知,“心部于表”理论可为临床体表疾病提供从心论治的思路,对体表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脏 “表”字作“阳”意时,“心部于表”指心之阴阳属性为阳,即心为阳中之阳脏。《黄帝内经》中有多处心为阳中之阳脏的论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阳中之阳,心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心者……为阳中之太阳。”《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云:“心为阳中之太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云:“阳中之太阳,心也。”这些论述均是运用阴阳理论对心生理、病理特性的概括,同时也提示了心病的治疗规律。具体阐释如下:
2.2.1 心的生理特性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指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阳中之太阳”的前一个“阳”字为功能部位,因心居膈上,故为阳位;“太”者,大也,“太阳”即阳气充盛。古人运用天人相应思维与取象比类方法,以“夏气”的特征类比心的生理特性,《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也说:“心为牡脏,其色赤,其时夏。”指出心主血脉、主藏神,为生命之根本。心脉得温则行、得阳则动,心主血脉,必以阳气为用;心藏神,神宜昌明,故赖阳气以温养,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所云:“阳气者,精则养神。”唯赖阳气温养,心神才能灵动明达。故心主血脉、藏神,皆赖阳气为用,尤“夏气”之火热,一方面供给心脉以充足的动力,鼓动血脉不断搏动,源源不断行血于全身;另一方面以和煦的阳气化育心神,使精神振奋、思维敏达、感觉灵敏。可见,心为阳中之阳脏,被喻为火脏,其意义是说明心以阳气为用[6]。故曰心为阳中之阳脏而主通明[7]。
2.2.2 心的病机特性 心为火脏,以阳气为用,心之阳气和煦则血脉通畅、心神昌明,如《灵枢·脉度》篇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以舌之味觉说明心阳之和煦对其功能的影响。而心既以阳气为用,其病理变化多与阳气的太过、不及有关。所以,心的阳气既易亢盛为邪火,又易亏虚不足而失用。心阳的过盛或不足均会影响心主血脉与主神明的功能。《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云:“心恶热。”意即心病以化火生热居多。如心火炽盛,血流加速则见脉数、舌红、面赤,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便血、发斑等;心火妄动,炽盛于内,扰乱心神,则见神昏谵语、喜笑不休;心火亢盛,火热郁炽血脉,则局部血败肉腐则为痈肿疮疡等。若心阳不足,温运无能,无以推动血行于脉中则脉迟无力、面色淡白、心悸胸闷等;甚者心阳暴脱,见四肢厥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若心神失于心阳温煦与心血濡养而不得用,则见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甚者神昏不清等症状。可见,心的病机往往表现为心阳的太过与不及。
2.2.3 心病的用药规律 心主血脉,血脉宜温通,若血脉瘀滞不通,则需采用活血化瘀药物;心主藏神,神机宜昌明,若神不明,则需调理神机。但由心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性可知,心阳对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因此,心阳太过或不足均可致血脉与心神异常。因此在治疗时,需注重心火的调整。从心的生理特点可知:心之火,为柔和之火,不可燥烈[8],亦不可不足。因此,《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结合五味提出了心病的用药规律,曰:“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这里的“补”为顺其性,“泻”为逆其性。即心火宜柔和,心的阳气不亢不亏则温养形神,维持血脉通畅、精神昌明;反之,如高世栻注云:“心病则火炎,故心欲软。治之之法,当食咸味以软之,咸能软坚也。”即心属火,其性刚燥而为坚,咸秉水性,其性柔顺,故能软坚;火性炎上而心火易亢,故以潜降为顺。而咸属水,咸味之品既能潜降心火,又能化水以济火,水火既济,则过亢之心火得以潜降而柔和,故曰“补”;甘能益气,易助火势不利其潜降,故为“泻”。咸味中佐以甘味,用其性缓防咸味下泻太过伤及君火,甘味助火,甘咸相伍,使君火旺而不亢。临证时针对心火亢盛之证,可用芒硝、龟甲、泽泻之咸以化水降火为补,继以人参、黄芪、甘草等甘温助火,逆其性则为泻。如此,咸甘相伍,相反相成,使心火温和,保持其通、明的生理特点。
综上所述,“心部于表”理论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为临床诸多疾病的论治提供了从心入手、重视心阳的思路。
[1]黄霞,黄奎麟,艾儒棣.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谈中医安神法治疗皮肤病[J].四川中医,2008,26(3):30-31.
[2]刘渡舟.漫谈三黄泻心汤及其临床应用[J].中医杂志,1987,33(3):19-20.
[3]王磊.“心部于表”的临床意义初探[J].四川中医,1997,15(4):14.
[4]王和平,王闯,闫景东,等.浅谈从“温心阳”论治皮肤病[J].中医药学报,2014,42(4):136-137.
[5]司在和.斩痒汤治疗神经性皮炎[J].四川中医,1990,8(7):41-42.
[6]沈雪勇.心、肝俱为“牡脏”小议[J].江苏中医,1999,31(7):45.
[7]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6.
[8]禄颖.从五脏功能特性论《内经》五味用药规律[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