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萱, 张洪明, 宇克莉, 魏 榆, 郑连斌
(1.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7)
人体成分是指人体各组成成分以及分布规律,是衡量人体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和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体成分测量主要有水下称重法、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和核磁共振扫描法(MRT)[1]等。近年来,欧美国家已有较多的对体成分研究的报道[2],国内关于人体成分的研究主要以老年人或个别地区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于少数民族体成分研究的报道较少[3]。因此,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类体质研究有重要意义。
白马人在建国初期被划分为藏族,所以又称之白马藏人。白马族的族源归属大致分为三种,羌源说、藏源说和氐源说。白马人主要聚居在川、甘交界处,位于长江上游流域海拔较高地带,具体分布在平武、九寨沟、文县和盘曲4县境内[4]。目前多见白马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5-6],生物人类学研究仅见董文静等[7]白马人的舌运动类型研究和张兴华等[8]白马人的体质特征研究,关于白马人的身体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的是生物电阻抗法,对四川省平武县白马人16项身体成分进行测量,BMI虽然不属于人体组成成分,但其在人体成分研究中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此次对白马人的体成分研究中,我们也考虑BMI指标[9-10],同时将白马人与其他族群体成分数据比较,分析白马人体成分特点,进而为我国少数民族人体成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其中部分羌族数据为本实验室待发表数据。
本文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平武县测量了白马人233例(男性93例,女性140例)身体成分及相关指标。将白马人按年龄分成3个组,分别是18~44岁年龄组(分别为白马人男性40人,女性51人),45~59岁年龄组(分别为白马人男性34人,女性58人),60~75岁年龄组(分别为白马人男性19人,女性31人)。其中包括体部指标4项(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身体成分指标16项(体脂率、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右上肢脂肪率、右上肢肌肉量、左上肢脂肪率、左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脂肪率、右下肢肌肉量、左下肢脂肪率、左下肢肌肉量、躯干脂肪率和躯干肌肉量)。间接计算指标2项(腰臀比和身体质量指数)。
被测量者均为世居当地3代以上的白马人,无残疾,年龄在18~75岁。男、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6.54±14.71和48.26±18.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和学术界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规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测量。使用马丁尺测量身高;卷尺测量围度;Tanita 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601)仪器测量身体成分。严格按照《人体测量方法》[11]、人体成分测量仪的使用说明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应用Excel2016和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ANOVA)、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和同性别间、族群间u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白马人男、女性身体成分指标及年龄变化见表1、表2,白马人与其他族群脂肪率和肌肉率比较见表3。
表1 白马人男性身体成分指标(均数±标准差)
r表示与年龄相关分析;F表示年龄组间方差分析:*P<0.05,**P<0.01。多重比较中:a为18~44岁组与45~49岁组;b为18~44岁组与60~75岁组;c为45~59岁组与60~75岁组
表1中,白马人男性合计结果显示:躯干脂肪率>总体脂率>下肢的脂肪率>上肢脂肪率。男性全身脂肪分布特征是:躯干、下肢脂肪率>上肢脂肪率;四肢脂肪分布特征是:两侧上、下肢脂肪率均接近(u=0.18,u=1.43,P>0.05)。全身肌肉分布特征是:躯干>下肢>上肢肌肉量;四肢肌肉分布特点是:左右下肢肌肉量接近,左上肢肌肉量明显低于右上肢肌肉量。推定骨量均值为2.7kg。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马人男性除总体脂率、BMI、左右上肢脂肪率、左右下肢肌肉量、躯干脂肪率与年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上肢及躯干肌肉量、下肢脂肪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内脏脂肪等级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成人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内脏脂肪等级、上肢及躯干肌肉量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主要表现在60岁以上各项指标出现变化。全身各部位脂肪率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白马人女性身体成分指标(均数±标准差)
性别间t检验:**(P<0.01)
表3 白马人与其他族群体脂率、总肌肉率和内脏脂肪等级的比较
白马人与其他族群比较(u检验):*P<0.05,**P<0.01;羌族数据取自本研究组数据
白马人女性身体成分测量结果显示(表2),躯干脂肪率与总体脂率接近(u=0.36,P>0.05)。身体脂肪分布特征是:躯干及下肢脂肪率接近(u=1.11和u=0.80,P>0.05),上肢脂肪率最低,从表2可知身体两侧下肢脂肪分布均衡,左、右上肢脂肪率接近(u=1.19,P>0.05)。身体肌肉分布特点是:躯干肌肉量>下肢肌肉量>上肢肌肉量,身体两侧下肢肌肉量接近(P>0.05)左上肢肌肉量明显低于右上肢肌肉量有明显的差异(u=4.18,P<0.01)。水分率为48.6%,推定骨量为1.9kg,占体重的3.6%。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身高、肌肉量、水分率、上肢肌肉量、下肢肌肉量、下肢脂肪量与年龄无相关性外,总体脂率、BMI、内脏脂肪等级、上肢脂肪率、躯干脂肪率与年龄呈线性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上肢脂肪率、躯干脂肪率呈线性增加(P<0.01),而体重、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率、躯干肌肉量等均为下降趋势(P<0.05或P<0.0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白马人女性除总肌肉量和下肢肌肉量外,其余指标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或P<0.01)。
性别间比较表明,白马人男性的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内脏脂肪等级均大于女性,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体脂率、BMI小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慢性病关系密切[16]。体脂率反映身体的总脂肪量,国际卫生组织体脂率对肥胖的判断标准:男性PBF≥25%,女性PBF≥35%[17]。身体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腹部脂肪堆积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更为密切,关于中心性肥胖的研究已成为研究肥胖问题的热点[18-19]。内脏脂肪可以直接反映腹部脂肪状况,对中心性肥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据报道内脏脂肪等级10相当于内脏脂肪面积100cm2,内脏脂肪等级10以上为内脏肥胖型[20,21]。
白马人男性体脂率均值为正常值上限,肥胖率占46%;女性体脂率均值已超过正常值,其中45~59岁组体脂率最高,女性肥胖率占76%。从体脂率看,白马人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白马人男性内脏脂肪等级均数超过正常值,其中内脏型肥胖率占75.3%;女性内脏脂肪等级正常,但45岁以上组内脏脂肪等级接近正常值最上限,女性内脏型肥胖率占30%。为了更好地了解白马人肥胖的特点,我们分别对白马人体脂率、内脏脂肪过高人群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白马人体脂率过高人群中,男性内脏脂肪过高率100%,但女性内脏脂肪过高率只有39.6%;反之,白马人内脏脂肪过高人群中,女性体脂率都高,但男性体脂率过高者占58%。说明男性脂肪更容易在内脏堆积,女性则皮下脂肪增高更明显。由此表明,白马人男性内脏型肥胖的患病风险大于女性。相同的研究结论在对辽宁汉族和海南临高人的体成分研究中也有体现,总脂肪含量男性略低于女性,而内脏等级却大于女性[20,22]。
身体成分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劳动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种族间,人体成分存在差异,遗传因素在各种影响因素中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白马人的身体成分特点,我们将白马人与羌族(四川)、木雅人(四川)、尔苏人(四川)、布朗族(云南)、基诺族(云南)、黎族(海南)的体脂率和肌肉率进行比较。在6个族群中,白马人男、女性都表现出总体脂率和内脏脂肪等级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6个族群(P<0.01),总肌肉率最低,且明显低于其他族群(P<0.01)。其余5个族群中,男、女性的总体脂率和内脏脂肪等级都是羌族>木雅人>尔苏人>布朗族>基诺族>黎族,总肌肉率都表现出黎族最大,羌族最小的现象。四川平武县白马地区地处高寒地区,全乡海拔最低2000米,最高4800米。白马人的主食主要为小麦、燕麦和玉米,牦牛多用于宰杀食用。白马人虽然与其他5个族群一样,生活在山区,但随着国家现代化发展,平武白马地区因地制宜,旅游业逐渐代替农业成为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因此白马人较其他5个族群劳动强度低,且白马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且喜食肉类,造成四川平武白马人体质更倾向于囤积更多的脂肪,而肌肉量较低的现状[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