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龙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提倡教师利用语言或者图片以及视频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能够思考并学到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效率
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育要摒弃传统的“老师教,学习记”的老旧模式,而主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法,一方面满足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激发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一、创设提问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知道,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它不仅包括我们常见的逻辑思维能力,它还包括了感知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以及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利用特定的情境,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授完七年级下册“几何图形”之后,我直接拿起讲桌上的粉笔盒,对学生说道:“你们能够根据学到的数学知识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么?”听到我的要求,学生最初一脸的迷茫,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他们提议将这个粉笔盒拆开,做成一个平面图形,接着在通过测量和计算等各种手段确定盒子个方面的数据,最后在根据数据进行制作……我对他们的想法进行了肯定,接着便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做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最后一步,一个崭新的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对他们进行了鼓励,接着便开始了后续的教学。这样的情境设计,不仅激发了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了他们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了他们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情境是指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本质含义,进而能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授学生“直线、射线、线段”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初,直接为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学校有两个校舍,分别在主教学楼的两侧,为了方便两个校舍的学生进行采买,学校打算在两个校舍之间建立一个小型的超市,那么该如何设计才能让两个校舍之间到超市的距离是相等的?”学生听到我的话,纷纷开始思考起来,但是始终得不到答案。看到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等着我讲解,于是我打开书,开始为大家讲解关于线段的数学知识。
三、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从最初的教授学生数学知识,逐步转换为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阶段,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历史中优秀的人物的经历为大家创设一个特定的故事情境,让那些严谨的数学定理变得“有温度”起来。
例如,在教授初中数学中的“勾股定理”的时候,我在上课之初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勾股定理是谁发现的吗?是我国先发现,还是国外先发现?”学生都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知道,看着大家用求知的眼神看着我,我开始讲述《周髀算经》中关于勾股定理的记录,在讲述完毕后,我又为大家讲述了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经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活泼生动起来,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核心素养,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很喜欢在游戏中找到快乐,并且分享这些快乐,因此教师不妨利用游戏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和练习中,比如那些枯燥的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些计算不仅枯燥乏味,且在短期内看不到任何的效果,学生往往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失去了兴趣,变得懈怠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大家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大家在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里进行练习,有所收获。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巨大的别墅,别墅里有很多的房间,房间的门上都有3道数学题,学生答对其中的两道,则大门打开,学生获得相应的礼物,到最后看谁用的时间最短,得到的礼物最多……这样情境的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计算练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计算水平,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判断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之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促进了他们的主动思考,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了教学品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汉亮.数学情境教学法在中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16).
[2]张静.初中数学问题情境需要高效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