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淡水养殖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8-02-12 18:39唐庆忠
乡村科技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淡水水产品

唐庆忠

(固始县水产局,河南 固始 465200)

新时期,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其中绿色食品与安全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部分养殖企业开始积极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为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概述

我国水产品以淡水养殖为主,传统人工水产品养殖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重视水产品养殖规模与数量,不重视养殖品质;传统人工养殖效率较低,水产品病害发生率高,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淡水养殖行业中开始应用新型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对野外生存环境进行模拟的基础上,为水产品健康生长创造条件,摒弃传统人工水产品养殖的束缚,尽可能降低水产品养殖病害的影响,以此推动淡水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2 我国淡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2.1 养殖技术

在淡水养殖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品种,亦或是名、特及优等新型养殖品种,要想实现高产与高效,养殖技术是关键。但当前很多养殖户不了解养殖技术,因而加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掌握基本的养殖知识、理论与技能。充分发挥渔民合作社职能,定期为渔民组织聚会,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对养殖户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组织其到高校培训学习或邀请专家到本地为养殖户培训,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2 鱼类疾病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其中鱼类暴发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业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此类疾病,短期内就会快速蔓延,治疗难度大;多种鱼类缺乏抵抗力,随着时间的蔓延,疾病抗药性增强,其危害性就会变大。因此,在淡水养殖业中,鱼类暴发性疾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时间短、蔓延范围大且治疗难度大。

2.3 销售与经营

如果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备风险承受能力,就可选择名特优新型养殖品种;经济基础不好、风险承受能力弱,就可选择投资少而资金周转快的品种养殖。市场供应量小、售价高的养殖品种,选养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养殖技术。如果养殖户技术发展不成熟,必须要选择大众化养殖品种,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转向名特优新养殖品种。

2.4 养殖品种

现阶段,淡水养殖业中传统养殖品种依然是主体,但此类养殖品种数量多、价格低,难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很多养殖户市场调查不充分,不能正确认识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养殖品种更加混乱。所以,各地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引入新养殖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为水产品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3.1 养殖环境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中,池塘是主要养殖场所,为了保障水产品质量,养殖人员应谨慎选择养殖环境,池塘周边不能出现污染源,且养殖点还要有便利的交通。因淡水鱼喜欢水草生活环境,因而养殖人员可在池塘中适当种植水草,但种植面积不能太大,原因在于其对水体含氧量会造成影响,从而威胁到鱼类生存。在水体处理过程中,水体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有益菌类与微生物,因水中浮游生物是部分鱼类食物的来源,要采用有效生物技术抑制水体微生物的繁殖,以此确保水体状态保持鲜活。

3.2 合理选择养殖品种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养殖环境,合理选择养殖品种。选择品种时,要注意比较水资源环境与水质,结合水质特点来科学选择养殖种类。此外,养殖人员要尽量养殖抗病能力强的鱼类品种,以此提升鱼类存活率,从而为养殖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3 科学选择养殖菌种种类

选择菌种时,首先,掌握鱼类养殖环境中菌类的生存特点,合理选择菌种,确保养殖环境与原有环境菌类相同。其次,养殖人员还要结合鱼类特点,适当地投放菌种,为鱼类生存创造条件。再次,必须要谨慎购买菌种,从正规渠道购买,还要有效检测所购买的菌种,质量达标后才能投放池塘[1]。

3.4 适当调节养殖水质

养殖人员应积极借助生物工程技术,有效调节养殖环境水质,如应用光合细菌、活性酵母生物制剂与沸石粉等改良剂,亦或是人工培育有益生物,更好地吸附有机物,对养殖环境水质进行净化,以防水体细菌快速繁殖,在此基础上,确保养殖环境水质与鱼类生存所需自然水质保持一致。

3.5 谨慎使用饲料

在淡水养殖业中,饲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对养殖质量与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在淡水养殖中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必须要采用绿色与环保型饲料,不能添加任何抗生素与激素,从根本上为淡水鱼类创造绿色生长环境。此外,为了保障淡水鱼品质,适当地投放甜菜碱、腐殖酸及肉毒碱虾青素等,增强肉质[2]。总体而言,必须要秉承天然绿色原则,选择并应用饲料。

3.6 水产品疾病预防

3.6.1 坚持共生性原则。在淡水养殖中,养殖户应用绿色生态化养殖技术,重视水产品疾病预防,秉承共生性原则,即水产品与植物共生。在自然界中,生物与植物是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因此,养殖户要坚持共生原则,提高水产品疾病防控能力,建立健全管理体系。通常水产品病害根源在于细菌感染。而细菌是食物残渣与粪便共同滋生的物质,植物则能够吸收细菌用于养分分解,为水产品创造清洁的生存环境,控制细菌滋生。另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释放的氧气较多,使得水体含氧量变大,从而为水产品提供充足的养分,促使其与植物协调生存。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将水产品粪便作为养料,能够促进植物更好地生长,以此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3.6.2 贯彻落实混养原则。分析传统养殖经验,鱼类发病率与品种之间呈反比关系,池塘中投入适当的养殖品种的天敌,养殖产量不会受到影响,使得鱼类存活率得到明显提升。基于竞争原理,品种单一或不存在天敌时,鱼类竞争意识差,优胜劣汰法则的作用消失殆尽,就会削弱鱼类抗病能力与活力,导致鱼类存活率降低。一旦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为了生存,鱼类就会增强抵抗力。这一混养原则是对自然环境进行模拟的基础,更是生态养殖技术的核心,利用自然方式有效清除疾病隐患,遏制病原体传播,实现自动防病[3]。准确掌握该原则,在提高鱼类存活率的同时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养殖质量。

3.6.3 鱼病无公害预防。在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中,抗菌素药物如磺胺脒、氯霉素与红霉素、呋喃西林、环丙沙星及痢特灵等被禁止使用,养殖水域中严谨直接泼洒抗菌素,水产饲料中不能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水产养殖中,应在健康养殖理念的引导下,尽可能选用免疫疫苗、抑菌肽与有益微生物等制剂。防治鱼病时,如若需要使用抗菌素,要根据病菌采用土霉素、磺胺嘧啶、新诺明及氟苯尼等安全环保类抗菌素[4]。此外,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鱼病,因地制宜地采用天然、高效且副作用小的中草药进行防治,以此节省治疗成本,安全与环保性好,无药物残留,对水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水产品必不可少,其质量安全尤为关键。绿色生态养殖理念的出现,为淡水养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全面掌握该技术理念,统筹兼顾养殖环境、种类及菌类选择等因素,以此促进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为淡水养殖产业创造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另外,关注鱼病的防治效果,贯彻落实共生与混养等原则,为鱼类创造生态竞争的生存环境,以此为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淡水水产品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绿色生态小镇,不可错过的投资圣地
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探索与实践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