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上项目,守护“粮袋子”要坚守耕地红线,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
民权县的做法是,开源节流,通过节约集约用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地保障。如今,这一做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2017年,民权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好,该县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我们用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指导经济发展,在土地利用上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政策,对全县各类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实现了坚守耕地红线的目标。同时,通过盘活存量,优化用地结构,也为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民权县委书记姬脉常告诉记者。
节约集约用地,规划控地是关键。该县紧紧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核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供应总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双重价值,建设用地地均GDP有效增长,确保“地尽其用”。
工业项目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也是土地利用大户。该县坚持“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原则,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积极倡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在项目选择上,坚持“五个坚决不上”,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环境的、破坏经济秩序的、低效重复建设的以及达不到投资强度要求的五类项目坚决不上,有效避免了粗放利用和“广种薄收”等浪费现象发生。
在全县推行了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的耕地保护机制,坚守耕地红线。在县乡村组间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2万余份。通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实行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项目挂钩管理,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了全县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持续稳定。
实施旧城改造、“空心村”治理,盘活存量挖潜力。近年来,该县分别对40多宗低效闲置土地进行了盘活,通过招拍挂出让方式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对原项目建设用地进行重新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存量土地的合理高效利用,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率。
该县还发挥土地规划的引领作用,优先保障扶贫用地,科学规划和建设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配置贫困地区种植、养殖、加工业等特色支柱产业用地,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