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毅
(福建泛易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城市生态建设是近代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森林城市,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规划实施城市生态景观林就是创造金山银山,并让群众共享金山银山。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市”和“美丽龙岩”建设,把龙岩中心城市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工程建设纳入到生态环保攻坚战中。生态景观林以环城一重山低效林分改造和彩化美化作为造林绿化的工作重点,致力于将环城可视范围的一重山建设成为多树种、多林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和多效益的集景观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景观林系统。本文结合近年来龙岩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生态景观林工程建设实践,就生态景观林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关键措施、施工技术要点、设计、质量监督等进行探讨总结。
施工单位与业主单位签订生态景观林工程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根据生态景观林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并参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以生态景观林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组建以项目经理为主的项目经理部,根据生态景观林工程特点配备管理人员。从组织机构、人力、物力、技术及施工条件等方面,确保施工项目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以合同为依据,制订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以指导施工项目管理活动,在项目施工中应努力做好动态控制工作,保证进度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的实现。科学组织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管好施工现场,严格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协调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及相关单位的关系,处理好合同变更和索赔,从而完成生态景观林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验收交工标准。
进度控制目标包括方案的科学决策、计划的优化编制和实施有效控制三方面的任务。一是针对生态景观林项目,组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二是项目经理部根据合同科学决策出优化合理的施工方案;三是以施工方案为基础,编制出优化施工进度计划,包括科学确定项目的工序及其衔接关系、持续时间、优化编制网络计划和实施措施。四是施工计划编制后即可落实劳动资源的配置,合理配备施工人员,认真做好材料、机械进场计划与准备,防止因苗木、肥料等不及时到位延误工期。实施有效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按时完成各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有效控制包括对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是否按时完成及同步跟踪,根据各工序的实时完成情况进行劳动力、材料、机械等资源配置的动态调整和优化控制,确保实现进度控制目标。
项目经理部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应在施工单位项目部内部推行责任制,在计划、生产、服务、技术、劳动、物资及财务等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同时要把经济效果的好坏与职工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做到赏罚分明。在生态景观林施工项目中,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材料费的控制,在生态景观林施工项目中,肥料、农药、苗木等材料在施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直接决定了施工成本的高低,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材料采购应以价格低、运输储存方便为原则,严格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把材料的损耗率降到最低,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二是人工费控制,生态景观林工程施工中人工费占的比重较大,应制订符合生态景观林项目施工特点的用工计划,合理适时安排进场施工人员,尽量采用计量计件合同施工,少用计时工,严格按照劳务合同进行施工管理,从而达到控制人工费成本的目标[1]。
首先,应做好正式施工作业活动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和编号,细化施工技术方案及施工人员、机具的配置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方案,技术负责人应做好项目经理、施工员、施工队班组长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各级人员明确即将施工的各工程部位和施工工序的施工工艺、施工要求、技术规范、质量要求、关键部位的特点及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和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要做好施工过程各项施工资料的保存、归档等工作。其次,施工作业应实行分地块、分工序的管理制度,项目部直接管理各地块负责人,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并对林地清理、定点放线、整地挖穴、回表土、施基肥、种植、浇定根水(须加生根壮苗剂)、覆杂草保湿、支撑及抚育追肥等景观林造林工序进行严格把关,实行“自检”“互检”“专检”三结合的质量检验制度。其中,特别是挖穴、回表土、施基肥等隐蔽验收项目,经监理、业主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为了安全生产,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生态景观林施工中,首先应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坚持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须向施工班组和作业人员进行有关工程安全施工的详细说明,且安全技术交底由双方签字确认,并在施工中贯彻执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施工安全。生态景观林施工的职业健康问题没有其他行业突出,应主要注意虫、蛇、兽夹等对施工人员的伤害和一些过敏性植物对皮肤的刺激,以及暴雨、雷击、山体滑坡等极端气候、地质灾害[2]。另因生态景观林工程大多是在山地陡坡施工,严禁使用“老、弱、病、残”上山作业施工。
合同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合同订立前,施工企业应全面认真审核合同内容和条款的完整性、公平合理性。项目经理应认真阅读理解合同的全部内容,掌握工期、主材价格、质量要求、结算方式、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并定期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
生态景观林施工项目的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确定合理的肥料、苗木进场时间,采用符合项目施工特点的灵活用工方法,确保不因气候变化或苗木、肥料的不到位造成误工。
鉴于生态景观林项目施工地段的土地使用权大多是村委会的集体用地或村民承包林地,且生态景观林使用面积一般较大,地形和坡度变化大,现有林木、坟地的分布存在不确定因素,致使设计图纸无法详细到点、到位。因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林地占用问题及施工中设计不到位的技术协调问题。
生态景观林项目施工工序主要包括林地清理—定点放线—整地挖穴—回表土(或客土),施基肥—选苗—运苗—种植苗木—回填土—踩实—浇定根水(加生根壮苗剂)—覆土,覆杂草保湿—支撑—养护浇水—幼林抚育,以及追肥、管护等[3]。
根据造林作业区植被盖度和林分状况,采用全面劈杂清理,种植带沿等高线水平清理,带宽1.5 m以上,将劈伐剩余物(灌木、藤本、杂草等)带状平铺于种植带之间。砍伐作业时保留林地上现有林木(包括针叶树、阔叶树、大树、幼树及幼苗),所有茬头高度≤10 cm。如五节芒为主的作业区全面劈杂后,在劈过的五节芒重新长出新叶30~40 cm时,应全面喷施灭芒剂;桉树采伐迹地在桉树头长出萌芽条30 cm左右时,应全面喷施灭萌剂处理。
3.2.1 尺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3.2.2 标杆放线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应用该方法。
3.2.3 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于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照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记,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应重新放线标定。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各相邻栽植点误差应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在保护原有林木(桉树除外)的情况下采用块状整地,要求在穴周围1.2 m3内锄草,沿等高线水平挖明穴,上下行穴位呈“品”字形排列,以防止水土流失。遇到坚硬岩石、坟墓或稀疏林地中的现有林木时,树穴可适当移位。为确保总体设计以株树种植为主,可在宜植地段适当密植,挖穴规格应根据苗木土球大小情况而定。挖穴时,表土、心土应分开堆放,穴周围的表土(腐殖土)应堆放在穴中心的上方,心土堆放在穴的左右两侧,各作业区整地挖穴以各作业区设计为准。
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挖穴后且规格达到要求后进行。回土时,首先将穴上方的表土(腐殖土)打碎至颗粒,不大于2 cm再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其次在回表土时捡出石头和枝丫、草根等杂物,尤其是芒萁根,以防遭受白蚁危害;最后按设计要求施放有机肥,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上面再回一层5 cm表土等待种植。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效,对立地条件较差的无土作业区采用回填客土措施,每个树穴均需新进客土,以保证每穴土壤营养及树木生长环境,提高树木成活率和生长力。
选择苗木时应优先选用本地区苗木,且应选择苗木移栽1 a以上的移栽苗或容器苗,苗茎通直,树叶茁壮,须根发达,无病虫害、无检疫对象,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要求。苗木出圃或上山造林前需适当修剪侧枝及去除叶片,保持原有苗木树冠骨架和冠幅,严禁采用截干苗。苗木在装卸车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伤苗木和造成土球开裂、松散。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应及时栽植,如当日不能种植,应紧密排码整齐,用遮阴网保护苗木,雨天用薄膜遮盖土球,晴天应对树干、树叶洒水保湿,不得将水直接喷到土球上,以防土球过湿后松散。
苗木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剪、整形,主要是将劈裂根、病虫害根、过长根剪除,并对树冠、树叶进行适当修剪,保持苗木地上、地下平衡。苗木种植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树种、规格及种植位置。规则式种植应保持对称平衡,沿等高线种植树木应在水平线上,相邻植树应合理搭配,苗高、杆径、树形相似,种植的树木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应注意观赏的合理朝向。种植时要适当回土,使苗木土球表面低于穴面3~5 cm,苗木放置在穴中央,填土应分层踩实打紧,做到苗正、土实、深浅适当,复土与穴面齐平后开好围堰,浇透定根水(须加生根壮苗剂),定根水浇后要加复松土保墒,最好加盖一些杂草(芒萁骨除外)保湿。容器苗栽植时须割除容器袋,移植土球苗的遮阴网等包扎物栽植时应剥除。
新栽植苗木应在当日浇透第一遍含有生根剂的定根水,浇水后如出现土壤沉陷,致使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鉴于在山上大面积栽植浇水的施工难度较大,项目经理应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选择在下雨前1 d种植。定根水浇透后,每个作业区后期应根据天气情况至少连续浇3次水,以确保成活[4]。
生态景观林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后期的养护管理,幼林需连续抚育追肥管护3 a,每年应进行全面抚育和施肥。幼林抚育要适时,抚育时应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每年第1次在4—5月全面劈草(茬头≤10 cm)、块状锄草(1.2 m3)、修剪、除萌、打穴(1.2 m3)、扶正、施肥(采用在苗木坡上部根系处外开挖施肥沟施肥、施后覆土踩实)及培土;第2次在9月再次进行与第1次相同的抚育工作;第二三年的抚育工作与第一年相同。抚育时若发现死苗缺株情况,应及时补植相同品种的苗木,在抚育施肥时还应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
生态景观林不是简单的绿化造林,也不同于一般的园林绿化美化工程,是营建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具有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多功能及多效益的景观林,是林相改造与绿化美化相结合的工程,既突出一个地区的森林景观文化,又起到美化效果,是城市环城一重山、高速及铁路两侧绿化美化与林相改造的有效办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目前,参与生态景观林设计的部门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园林绿化设计公司及有园林绿化设计资质的设计院等。其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部门是以林业系统的设计要求为标准来设计生态景观林项目,而园林设计部门是以城市园林绿化的设计要求为标准来设计生态景观林项目,二者的设计标准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为生态景观林工程设计制定一个规范标准[5]。
目前,进行生态景观林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有林业、高速公路、铁路和园林等,但没有统一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生态景观林施工规范。生态景观林的施工规范应该是介于林业标准与园林施工之间,因此,应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根据不同的生态景观林类型制定其相应的施工规范,以便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更好地操作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