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蝶
(蚌埠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新时期创新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不仅需要着眼于德育工作的实施内容,还需要关注实施内容得以传递的途径。若是单纯依托思政课堂教学和常规班会活动,则难以与学生展开有效和深度的思想交流;而且,受到辅导员所管理学生数量规模的影响,也难以开展一对一的德育辅导工作。为此,在“互联网+”视阈下来探索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模式,则成为了当前突破现有德育内容传递壁垒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来界定本文的“互联网+”视阈这一范畴呢?“互联网+”首先作为一类技术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且其主要以信息传导为主要技术内容。因此,利用现成的“互联网+”技术来弥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短板(主要为德育工作的覆盖面),则成为本文“互联网+”视阈的主线。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体会,当前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
1.德育工作的差异化不突出。高校德育工作由党委统一领导,对德育工作目标实施整体管理。但辅导员在执行党委意图时,较少关注因专业背景差异、班级学生结构差异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专业背景决定学生的思维偏好,班级学生结构决定和谐班级构建的切入点。与此同时,即使辅导员在履行党委意图的同时试图设计“创新动作”,也无法充分把握所管理学生的整体信息。
2.德育工作的个体化不显著。辅导员德育工作内容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际交往意识。就目前“引导”的主要实施方法而言,主要以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学)和主题班会等环节着手,这些手段和方法较为突出知识传授和舆论引导,却无法适应学生的个体化需求。而且,在高校出现思想、行为问题的学生仍属少数。因此,德育工作个体化不显著也就难以紧紧抓住这些少数学生。
3.德育工作的交互性不完善。包括笔者在内的高校辅导员都或多或少习惯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然而这种姿态不仅使得辅导员德育工作陷入单项反馈的尴尬局面,也难免促使学生产生厌烦和腻烦情绪。随着目前大学生个性化特征日益突出,自主意识日益强烈,这种厌烦和腻烦情绪也将日益显著。
4.德育工作的实施面不连续。这里的“实施面”涉及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众所周知,辅导员不可能对大学生实施跟踪管理,这不仅不具有可行性,也不具有合理性。这一客观实际施决定了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常规管理之中,而难以向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正因如此,高校寝室文化才会百花齐放。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挑战,德育工作创新模式可定位于以下四个环节:
1.定位于差异化管理。前面已经指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其在涉及德育范畴的思维偏好具有差异性。如,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习惯于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思考,而较为忽略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反之,具有经管类专业背景的学生,习惯于在利益导向下进行思考,而较少关注个体在实施行动时所带来的负外部性。所有这些都指向一点,即辅导员应根据所在院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状,创新差异化管理模式。
2.定位于个体化管理。辅导员德育工作需要把握“大事件、小概率”这样的特点,即德育教育事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大事,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能优势。同时,在目前的学生管理现状下,出现德育问题的学生仍属少数。因此,创新德育工作模式便在于,对那些出现德育问题的学生实施精准发力。然而,学生个体的德育问题部分处于隐性状态,所以探析潜在的问题根源十分必要。
3.定位于交互性管理。笔者深刻感知到,80后、90后、00后大学生在个体特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如果说80后、90后能够通过权威威慑来抑制他们的失范行为,那么00后大学生则具有较强的“抵抗”意识。这就要求,在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时,还应突出建立思想交流的机制,这里的思想交流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这种定位于交互性管理的创新模式,符合当前大学德育工作的需要。
4.定位于连续性管理。连续性管理指辅导员在实施德育工作时,能够在交互性管理的基础上,在时间和空间等两个维度上进行延展。当然,依靠传统德育工作模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需要在“互联网+”视阈下进行德育工作传导机制的建立。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辅导员德育创新模式思考如下:
1.“互联网+”视阈下对差异化管理的思考。因专业背景不同会导致不同专业学生思想、行为方式的差异化,如何提炼出这种差异化,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在“互联网+”视阈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大数据分析手段下来精细化差异化的归纳工作,并能弥补线下有关信息收集和反馈的短板,而且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辅导员之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互联网+”视阈下对个体化管理的思考。从上文的论述中可知,实现辅导员个体化管理目标的关键在于,着力破解那些小概率事件。但这些小概率事件作用于“问题学生”身上,部分信息具有内隐性,所以就增大了辅导员识别的难度。在“互联网+”视阈下,可以借助在线问卷调查、舆情分析、个别访谈的方式,最大化地识别出这些小概率事件。同时,根据“问题学生”的性格特质,采取在线心理辅导。
3.“互联网+”视阈下对交互性管理的思考。“互联网+”视阈是建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的,目前所广泛宣传的互联网思维则可以用于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之中。互联网思维包括:平等、共享、互助等三个要件,依托这三大要件来丰富辅导员德育工作形态,不仅能极大的降低辅导员德育常规工作的压力,还能在共学、互助中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那么承载这项工作的平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基于移动互联形态的即时通讯平台最为合适。
4.“互联网+”视阈下对连续性管理的思考。实现连续性管理的关键在于,拓展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时空维度。通过对“交互性管理”的思考可知,移动即时通讯平台能够实现时空维度的拓展。那么,这里就剩下了如何去管理的问题。在互联网思维引导下,管理主体仍可以采取学生自治和教师管理相结合的办法。
根据以上所述,创新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践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构建:
1.问题导向下分专业群制订创新思路。由前面的论述可知,本文与相关文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提出了依照专业背景来实施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的想法。而且,高校辅导员一般定向分配到各院系,且在较长时间内岗位保持稳定,所以依照专业背景进行工作创新是可行的。为了降低分类实施创新的各项成本,笔者建议:可以根据专业群制订创新思路。具体的思路包括:第一,明确专业群的体系。辅导员岗位作为教学岗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其所实施的德育工作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形成了有机融合。为此,辅导员所在院系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部门,应一同以本校专业群划分为依据,并结合专业群学生职业发展要求为主线,整体把握该类学生在德育修养中的着力点。第二,分类制订调研计划。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仍需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来开展,学校党委扮演着目标管理的角色。因此,这里就需要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中来分类制订学生德育修养现状的调研计划。这里的重点在于,辅导员工作需要得到院系党支部的全力支持。
2.线上线下同步把握专业群德育现状。随着分类制订调研计划的完成,此时就需要从线上和线下来把握专业群学生的德育现状。第一,线上专业群学生德育现状调研。线上现状调研便是依托“互联网+”技术来开展,此时就需要发挥在线信息发布及时、信息覆盖充分的优势。笔者建议,可以基于舆情分析手段来把握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如,根据班级群对特定利益问题的讨论,以及根据校园贴吧的信息反馈,从整体上获取当前大学生德育意识的新动向。第二,线下专业群学生德育现状调研。线下现状调研的优势在于,辅导员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深度交流,但劣势则是覆盖面较窄。为了更好的完成调研任务,以及尽可能的降低调研中的实施成本,辅导员可以抽取专业群中各专业的学生代表(如班级团支书),在小组座谈的基础上,结合德育工作重心来进行互动交流。为了使互动交流能具有实效性,辅导员应先期根据专业德育工作重点来拟订交流提纲。
3.分专业设计问卷识别德育问题学生。具体到线上调研和识别问题学生时,则需要分专业(专业群)设计问卷调查内容。这里将从问卷调查的设计入手,做以下两个方面的阐述:第一,依托心理测评手段来制订问卷调查表。在高校党委领导下、学工部牵头下,由辅导员与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会商,根据专业群下学生德育重点内容进行问卷设计,从而针对性的发现整体问题和识别问题学生。笔者建议,在问卷标准化条件下,应重点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在线问卷调查。第二,突出问卷调查中的职业思想问题导向。目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离职率高成为了常态,那么就可以将岗位忠诚度、职业经验积累等问题纳入问卷中,进而来把握学生的价值取向。当然,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职业思想所占问卷内容的权重也应逐步增大。
4.个体与整体相统一开展思想交流。我们在创新辅导员德育工作模式时应采取扬弃的态度,即发扬传统依托课堂教学和班级主题班会的形式来实施整体教育,更需要在新时期、新要求下深化对个体德育问题的破解。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建立学生在线平台自治管理模式。辅导员可以根据专业群或者针对自身所带班级设立微信交流群,微信交流群的管理职责可以交由院系社团负责人并随着负责人换届再依次更替,辅导员此时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关注微信舆情信息,并接受学生的个别沟通要求;第二,充分挖掘与学生相关的实证材料。这里涉及到整合德育交流资源的问题,而整合的关键在于使资源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并能贴近学生的关注点。在对学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调研时,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职业思想上存在着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状况。为此,辅导员便可以挖掘成功者的成长历程,设计主题在微信平台中进行讨论。
5.建立寝室室长负责制平台管理办法。面对拓展辅导员德育工作模式的时空维度,为了使德育工作更接地气,笔者建议建立寝室室长负责制平台管理办法。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室长负责制。室长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向辅导员传递寝室管理所出现的常规问题,并作为辅导员的助手代理一些日常事务;二是以评优为内容,重塑德育形态。党委、学工部可以设置优秀寝室奖和优秀寝室室长,评选的时间可以以4周为一个时间单位,若是一学期20周则可以评选5次。评选方式应采取线下跟踪考核和在线投票的方式来实现。参评主体包括:各院系、学工部、后勤集团、寝室成员(自评)。
在“互联网+”视阈下,还需要重视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引入到德育教育中来。为此,这里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望:
1.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调整德育教育的目标,意在于从整体上纠正当前忽视学生内心感受,以及忽略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局面。笔者建议,德育教育目标应分为常规目标和现实目标两类,常规目标以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为导向,而现实目标则植根于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范畴。
2.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关注学生群体的内心,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般要求,而真正去实现这一要求则存在着手段上的困境。毕竟,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被教师直接观察出来,而且德育教学受到时空维度的限制,也无法有足够的机会来进行观察。笔者建议,这里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来获取样本数据。从而,为传统优秀文化的引入提供第一手资料。
3.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在引入传统优秀文化时,需要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这就要求,需要促使学生参与到具体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来感悟传统优秀文化,并能自觉地调试自己的内心世界。另外,还需要挖掘高校人文教学资源,使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师资来为学生进行授课。
4.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要将传统优秀文化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还需要发挥校园社团的职能。校园社团所开展的活动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学生之间也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里教师所要发挥的作用在于,帮助组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现场指导。
本文认为,新时期创新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不仅需要着眼于德育工作的实施内容,还需要关注实施内容得以传递的途径。若是单纯依托思政课堂教学和常规班会活动,则难以与学生展开有效和深度的思想交流;而且,受到辅导员所管理学生数量规模的影响,也难以开展一对一的德育辅导工作。为此,在“互联网+”视阈下来探索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模式,则成为了当前突破现有德育内容传递壁垒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来界定本文的“互联网+”视阈这一范畴呢?“互联网+”首先作为一类技术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且其主要以信息传导为主要技术内容。因此,利用现成的“互联网+”技术来弥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短板,则成为本文“互联网+”视阈的主线。通过主题讨论,“互联网+”视阈下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模式定位包括:定位于差异化管理、定位于个体化管理、定位于交互性管理、定位于连续性管理。在定位基础上的实践路径可围绕着:问题导向下分专业群制订创新思路、线上线下同步把握专业群德育现状、分专业设计问卷识别德育问题学生、个体与整体相统一开展思想交流、建立寝室室长负责制平台管理办法等五个方面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