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义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根据其通阳行痹之功,广泛用于胸痹、心悸、自汗、血痹、项痹、腰痛等疾病,疗效显著,现举医案几则,以供讨论。
1.1 胸痹 安某,女,71岁,2017年3月19日初诊。患者2016年三月初晨练慢跑时,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呈压迫状,遂至县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心肌缺血,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治疗半月,症状缓解出院。近1周又觉心前区闷痛,劳累后加重,自服改善心肌供血药物,效果不明显,遂求治于中医。目前患者症见:心前区闷痛,乏力,心悸,畏寒肢冷,无口干口苦,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心阳不振,血行不利,心脉痹阻。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0 g,甘草5 g。5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适寒温、调情志。5日后复诊,诸证缓解。后以初诊方加减服用15剂,诸证不显而停药。
按:胸痹之病,是由于心气心血不足,阴寒、痰浊、瘀血等邪气留踞胸中,脉络痹阻而出现胸痛、背痛,或者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等为特征的常见心胸病证。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云: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言本虚,阴弦言标实,阳微阴弦,即心之阴阳气血虚损,邪气郁阻脉络。患者为老年女性,畏寒肢冷而无口干口苦,阳气心血之不足可知。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益气,桂枝通阳祛邪,芍药养营,生姜、大枣温通卫阳,调和营卫,共奏通阳行痹之功。正如清·陈念祖 《金匮方歌括》所说:“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1]此外,若胸痹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又兼瘀血之象明显者,本方又可与桂枝茯苓丸合方。
1.2 自汗 张某,女,40岁,2017年2月15日初诊。病人2016年12月份因小腿骨折而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出现自汗,时发时止。自服止汗类中成药,效果不显,遂来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自汗,动则尤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畏寒,眠差,胃纳欠佳,大便时溏,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
辨证:表气不固,营卫不和。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0,浮小麦30 g。5剂,日1剂水煎服。服5剂,诸症减轻。又续服本方半月,自汗症状消失。嘱其自行配服玉屏风散,以巩固疗效。
按:汗证乃由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而致。其中时时汗出,动则尤甚,不受外界影响者为自汗。其临床常见证型有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该患因手术损伤气血,气虚失于固摄而出现自汗,血虚失养则面色无华。治当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二药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助桂、芍调和营卫,加浮小麦加强其敛汗之功。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而收止汗之效。1.3心悸 徐某,女,56岁,2017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近一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劳累及休息欠佳时加重。心电图检查示偶发室性早搏。住院用药后症状有所减轻。患者半月前因家事操劳,使心悸症状加重,遂来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心悸,乏力,气短,面色无华,身体消瘦,畏寒,肢冷,舌淡紫,苔薄白,脉结代。
辨证:心血亏虚,阳气不足,血行不利。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0 g。7剂,日1剂,水煎服。7日后复诊,心悸、乏力诸证缓解。续服7剂诸症消失而停药。
按: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虚衰、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本案患者乃气血两虚、心阳不振、血行不利所致。心阳不振,鼓动乏力,心脉不利故见心悸,气血不足,血虚失养故见乏力、气短、畏寒,舌淡紫、脉结代亦为血行不利之象。黄芪桂枝五物汤用黄芪补气生血,鼓舞卫气以畅血行,桂枝通阳,芍药和血,姜枣调和营卫,且生姜辛散,可增强桂枝温煦之力,又可增强桂枝通脉之力。诸药合用,通过补气方法来和血通脉,温助阳气,故服用14剂而诸证皆失。
1.4 痹证 刘某,女,35岁,2016年10月20日初诊。半月前秋收时汗后淋雨出现周身疼痛,当时未在意,之后疼痛渐重,化验类风湿因子、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血沉未见异常,自服天麻丸等中成药效果不显,遂求治于中医。患者症见:周身疼痛,畏寒,恶风,舌质淡暗,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风寒阻络,营卫失和。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0 g,防风10 g。6剂,日1剂水煎服。6日后复诊疼痛有所缓解,继续服用10剂,诸证消失而停药。
按: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往往以肌肉、关节的疼痛、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该患汗后肌疏,复又淋雨,风寒之邪外袭,痹阻经络而全身疼痛,畏寒、恶风乃营卫不和之象。黄芪桂枝五物汤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祛风散寒,畅行气血,去甘草之壅滞,倍生姜加黄芪,可以走表祛邪,益卫固表,加防风以增其祛风散寒之用。
1.5 中风后遗症 王某,男,65岁,2017年3月28日初诊。患者患高血压病10年余,3月前因过劳突然出现右侧肢体瘫痪,急于县医院行头部CT检查诊为脑梗死,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遗留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进一步治疗,求诊于中医。患者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上、下肢肌力2级,伴见右侧肢体麻木,乏力,言语不清,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涩
辨证:气虚血瘀,血脉痹阻。处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5 g,川芎10 g,牛膝10 g,天麻10 g。7剂,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功能锻炼。7剂后自觉右侧肢体麻木有所减轻。后以初诊方加减,连服15剂后,右侧肢体活动较前好转,麻木不显,言语较前清晰。又断续服30剂后,右侧肢体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上、下肢肌力4级,生活基本可以自理,言语较清。
按:中风后之半身不遂,多由于气虚不能运血,气不能行,血不能荣,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所致。该患年老体虚,复因劳倦因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痹阻而发为中风。方中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养血和血,温阳能脉,川芎、牛膝化瘀通络,天麻平肝熄风祛痰以治其言语不清。临床上,本方应与补阳还五汤相鉴别,前者治在温补、温通,而后者治在补气以行血。
通过以上几则医案,可见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中医临床中,只要辨证准确,灵活加减,疗效确切。
考《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记载:“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2]此条是论血痹之内因为筋骨脆弱,肌表不固,外因为疲劳汗出,感受风邪,血行不畅所致。故治以针法导引阳气,气行则血行,阳气通则邪自去。此为血痹之较轻者,故可刺而已。又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不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2]此条乃论血痹之较重者,所以必须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益气和营,通阳行痹,此即《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所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外,而调以甘药也”。[3]通过以上条文可见,血痹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乃营卫气血亏虚,感受外邪,血行不利之疾。而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黄芪补气生血,益卫固表,桂枝辛温解肌,温经通阳活血,白芍敛营和血,生姜、大枣调脾胃、和营卫。因此,黄芪桂枝五物汤除了益气养血、通阳行痹以治血痹外,凡辨证属气血亏虚、营卫不和、血行不利、血虚失养之病证,皆可据证用之,同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减,或者合方。如见瘀血阻滞,可合桂枝茯苓丸或加桃仁、红花、川芎,如见阳虚水泛,可合真武汤,如见肝血不足,可合酸枣仁汤,如见阳虚寒凝,血脉滞涩,可合当归四逆汤,如见阴寒内盛,可合四逆汤,总以切中病机为要。
[1]林慧光.陈修园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22.
[2]何任.金匮要略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1.
[3]灵枢经[M].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