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特色目标的实现

2018-02-11 03:39吴文娟
中学语文 2018年13期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瑟夫于勒

吴文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字词的学习、语法的理解、篇章的布局等,在绝大多数文章中都会有所体现,这是一般性目标。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还有其特色目标存在,比如对于古典诗词,要求对其特殊的韵律之美进行体会,对于小说,要求对其中写到的人物进行深度观察等。《我的叔叔于勒》在情节上悬念迭起、趣味横生,学生易于发生兴趣,理解起来难度也不是特别大,而对于本文特色目标的实现需要引起教师的关注。

一、从故事中初识人物

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其最大的魅力在于故事,而学习者对于故事的关注度,也明显优先于其他知识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便应当把故事率先提供出来,和学生共同分享,让大家体会到故事阅读与故事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在此,人物的初次感知也便能够顺其自然的得以实现。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而言,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可是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从故事中进入,由此探讨里面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二法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基于故事研究人物,会发现一些更深更有价值的内涵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讲解本文时,可从传统的一般性的文本解读思维中解脱出来,和学生站在情节推动的角度重新认识于勒、认识菲利普夫妇等,保证学生在良好的心理体验环境氛围中,对人物进行个性的审视,而非以一元化的方式去评判一个人物、一种人生。为此,在进行导入时,教师即需要帮助学生明确一个问题:《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在写作中有两个基本特点,其一是故事的悬念安排很精彩,其二是故事里面的人物很吸引人。接下来向学生提出问题:那么,故事里的这些人物,他们在心理与行为上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些独特之处的呢?这便涉及到一个讲述《我的叔叔于勒》的方法问题,涉及到人物欣赏角度的问题。因为有了教师的提示,学生进行阅读时,便可以和故事里面的“我”,也就是若瑟夫共同走向故事,贴近人物。在学生对故事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也就是若瑟夫父母视角看于勒、若瑟夫视角看父母、若瑟夫视角看于勒,最后回归到读者视角看若瑟夫,几种视角分别进入,从浅到深,对人物进行全面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因此产生切实的见解,获得更加真实的人生体验。

二、从背景认清人物

当学生对故事以及故事下的人物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对故事所发生的时代背景,乃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进行了解,这种了解仍然要以人物的认知为指向,以保证此特色目标自始至终的贯彻。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站在不同视角对各个人物进行了初步了解以后,教师便需要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资料知识,使之意识到人物的呈现、故事的讲述,均与当时法国时代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也只有这样,对人物的深化理解也才能够真正实现,事实上,这也非常符合一些教育专家所提出的:理解一篇文章,最终还是要从历史动态的角度给予再度审视,这种审视会让文章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这种色彩是一种“历史的还原”,是对学生学习心理习惯的真正尊重。比如当学习到《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时候,学生的初步阅读,尤其是基于不同人物视角的阅读,会看到菲利普夫妇的想法,在他们的眼里,于勒可以是一个坏蛋和流氓,也可以是一个有良心、有办法的好人,而如果学生回到自身视角,又会看到于勒的另一种品质,即其在责任心方面的良好表现,他的责任心使其愿意让哥哥一家有更好的生活,这种希望却和当时的环境背景不相协调,使其处在可怜的境遇。而其在美洲发财,有过一段阔绰的时光,然后又穷愁潦倒,可以发现其在守财与理财方面的弱势,这又是人性中的另一面了。如果再回到菲利普夫妇的视角,他们对于勒进行评价只以“钱”为标准,这看起来很不近人情,可如果学生能够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便也会理解他们之所以这样想和这样做的原因所在。教师为学生提供当时的一些社会资料:在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思想大行其道,金钱至上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人与人之间所展现出的是单纯的金钱纽带,所以,很多穷人都不惜远离故土,踏上险途,希冀能够在异地他乡闯出一条发财之路,希冀可以有朝一日以富贵之身回到故乡。在这样的时代与社会大背景下,于勒的所作所为便是可以理解的了,而其他人对于勒的看法,即各个人物的心理与行为,也便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学生可以明白这些人的无奈,明白人物关系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大,使得小说教学中特色目标的实现更近一层。

三、以情感审视人物

对于人物的理解,应当以其对行为的考察始,以对其生活背景的分析深入,而最终,则需要归结到情感审视的角度,站在情感的视角分析人物的喜怒哀乐,这也可以说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集中展现。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人文性的命题实际上是颇不易于理解与实践的,因为它并不容易找到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正如俗语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学生对于人文性内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的自我体悟,要靠教师的随时观察,特别是对于小说教学来讲,后期的以情感审视人物环节更是如此。比如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学生了解了情节与背景之后,教师需要提示学生:若瑟夫知道父母生活的不易,在心里也认了叔叔,给了于勒十个铜子,这便是一种重视亲情、充满同情心的表示,再联系故事情节,可以认为若瑟夫无论是少年还是成年时,都是善良和博爱的。读过这篇小说以后,学生可以了解到,作者通过若瑟夫的视角,寄托了美好的愿望,寄托了他对人世间的脉脉温情。教师将这种情感作为小说阅读的最终结点,让学生理解作者站在孩子视角切入的原因,会使课堂教学更具人文的味道,由此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对于生活的认知,凸显出这类小说文本学习的独特目标,以及其教学价值方面的闪光点,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一个道理,即万勿将小说这类文学体裁的教学演变为枯燥的道德说教。文学是人学,是以浓厚的人文情怀使得在不影响说理效果的情况下,淡化说理的乏味性,以保证学习者得到心灵的滋润。在这种认知之下,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便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主题先行型的框架中脱离出来,直接进入到作品的字行中进行品味,站在语言和文字本真的视角,分析人物外在与内心,将人物的心境与行为做一细致的品味。而从教师角度来讲,只有站在这样的角度去构建小说课堂教学,才会让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相长效果,实现特定文本的特色目标。

猜你喜欢
我的叔叔于勒瑟夫于勒
优雅的秘密
优雅的秘密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库丘瑟夫:公益不只是捐钱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再探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
《我的叔叔于勒》三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