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典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学文本,属于这篇小说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我认为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从悬念设置的角度看情节的波澜起伏
小说在介绍“我”的家境后,突然亮出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船上该有多好啊。”于勒是谁?为什么父亲对他如此期盼?接下来关于于勒的零星介绍,令人疑云更生:于勒怎样了?为什么十年没有音讯?作者好像并不急于让于勒出场,而是先写了由于勒的一封来信给二姐带来的婚姻。从而有了凡尔赛岛之旅。在吃牡蛎的特定环境中,穷苦的于勒终于出场了,这是真的于勒吗?他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更大的悬念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发生。
一次次的悬念将故事情节一步步推向顶峰,却又在大起大落间延伸着读者的阅读感受。
二、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小说的思想意义
莫泊桑精心选了于勒的侄子,以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视角感受来讲述故事,我们就要以“这个孩子眼里看到了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首先,他看到了怎样的父母。多变的称呼,见到于勒后恐慌、焦躁的言行,以具体的文字作为揣摩人物性格的抓手,字里行间可见钱和利在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份量。如果单以唯利是图来定性这对夫妇,未免有失偏颇。结合文章开头关于家境的介绍,第三段对于勒的介绍及“姐夫”这一形象所具有的深意,可知对父母以钱论人这一点,“我”不无嘲讽,但生活所迫、世风影响让“我”对二人也有理解、也有同情。
其次,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可谓点睛之笔,道出了“我”判断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亲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张伟忠老师认为这篇小说有一个不可删去的结尾,深有同感。拿五法郎给要饭的——这是成年后的若瑟夫由对一个人的爱和同情而扩展到对所有穷人的爱和同情的体现——爱一切不幸者是这文字背后的含义。
站到读者的角度看莫泊桑想借“我”表达什么?作家看似隐身,实际借叙述者的选择不动声色的传达这样一层含义:可鄙的小人物固然令人气愤,拜金主义世风固然要批判,但淳厚的亲情,爱一切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人性之本。
介于以上理解,我将教学过程做如下设计:
学习目标:1.学习悬念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小说主题。
学习重点:悬念作用,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难点:主题揣摩。
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你喜欢看电视吗?考考你,你印象最深的亲情电视剧是哪部?
二、梳理情节,了解悬念
许多优秀电视剧都是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今天我想将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有几个问题和各位编导商量一下:
1、首先,如果我们要把《我的叔叔于勒》拍成电视剧,拍几集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2、有经验丰富的导演提示我:拍电视剧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这个故事中有悬念吗?
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
1、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情节脉络。2、教师板画情节发展折线图,总结悬念在文中的作用。
三、改叙述者,探究主题
1、请大家看,文章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是以“我”的角度来讲的,于勒戏份太少,所以我想改编一下,改成由于勒来讲自己的故事行不行?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由于勒讲故事有哪些弊端?由“我”讲故事有哪些好处?
(2)“我”讲故事的好处需明白“我”看到了谁?
(3)看到了怎样的父母?
活动设计:菲利普夫妇是故事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拍摄效果,请以小组为单位,为年轻演员说戏。
学生研讨交流,教师重点点拨两方面:
从对于勒称呼体会菲利普夫妇的特点;
从课文22至23,25至29,34至38言语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特点。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式以语言赏析,分角色诵读相结合进行,体会我对父母嘲讽的一面。相机以菲利普夫妇只有唯利是图、无情的一面吗?引导学生学课文第6段,理解父母的包容、善良;学习1、2段,理解父母家境;学习17、18段借姐夫了解世风,进而理解“我”对父母同情、理解。)
(4)我看到了怎样的于勒。
请大家读出描写的语句,重点品读:“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句中饱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相机出示“删”结的开头结尾,学生读结尾部分,借谈疑问,理解文章中的人道主义主题。
四、巧设作业,拓展思维
电视剧播映后,观众要求改拍结尾,请编写改拍的剧本。
孙克霞,教师,现居山东淄博。